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正文

新理念 新风尚 吹起文明风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6-11-29 08:03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注重提升人的素质

  在过去,晋江民间“嫁娶”,人们问得最多的是“宴请了多少桌”;现如今,人们说得最多的是“捐了多少钱”“,简办婚宴、捐助慈善”已成为主旋律……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晋江不断推动移风易俗,让旧观念、旧习俗转变成新理念、新风尚。

  文明公约编成歌

   携手相约大家唱

  在深化移风易俗的长期坚守中,晋江注重建章立制,尤其是完善地方行政规章,相继出台规范主城区出殡管理通告等规章制度。特别是今年,又制定了《晋江市民文明公约》和《晋江市民行为规范》,大力引导广大市民守公约、遵规范,养成与城市生活接轨的公共行为习惯。

  “文明和谐的晋江,是我那美丽的家园,团结拼搏的晋江人,文明公约记心上……”周末,敏月公园的“激情广场大家唱”,不少市民聚集在此,齐唱《晋江市文明公约歌》。

  《晋江市文明公约歌》是晋江市老年大学曲艺系主任、敏月公园“激情广场大家唱”乐队指挥张黎明根据《晋江市民文明公约》进行编曲创作的,“文明城市的创建,需要每一个晋江人的共同参与,无论是本地人,还是新晋江人,都要一起携手努力。”

  敏月公园“激情广场大家唱”的负责人庄铭团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歌唱形式,让大家反复学习,将《公约》落实在行动中,共同争做文明晋江人。

  近30年来,晋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外来建设者日益融入,成为“新市民”,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市民素质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是新型城镇化的灵魂。《晋江市民文明公约》和《晋江市民行为规范》的出台,最大程度凝聚了社会共识,形成了共同意志,把晋江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法治化进程向前推进一步。

   互不通婚是陋习

   破除禁锢促和谐

  不论是城市发展,还是新农村建设,晋江都十分注重村社自治。在引导村规民约制定时,不是简单粗暴的令行禁止,而是充分尊重传统,科学引导,让村民、群众成为自治的主体。

  2007年9月20日,东石镇萧下与井林两村率先打破坚冰,破除了150多年互不通婚的历史禁锢。次年于两村交界处落成的“和谐亭”便是最好的见证。

  去年,安海龙山寺内,庵前村、佳坂村与星塔村的50多名村民代表经过一个简单的破除誓言仪式后,正式宣布解除三村近百年来互不通婚的陋习。

  今年6月,一场破除旧规仪式在内坑镇白垵村福灵殿举行,晋江市内坑镇湖内村社仔自然村,深圳村井上自然村、内林自然村,以及南安市官桥镇内厝村山后自然村不通婚的历史宣告破除。

  近年来,晋江部分村庄“互不通婚”的禁锢正逐步破除。晋江市委文明办曾专门组织相关村的村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共同推动破除坚冰,促进双方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建设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据有关专家介绍,由于历史原因,晋江过去宗族之间经常产生封建械斗,如争土田、水利;争码头、港湾;争风水、坟地及迎神赛会等。一次宗族械斗足以使两族变成世仇,代代相传难以平息“。互不通婚”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立下的“毒誓”。

  随着社会进步,田地纠纷少了,人的素质和文明程度提高了,相互之间的仇恨也淡化了,和解就有了基础。为此,晋江发起倡议,牵线搭桥,不少村(社)也自发进行和解,逐步破除了这些村庄百年互不嫁娶的禁锢。

  集体婚礼最炫酷慈善公益成风尚早在2003年,晋江就向全市企业界发出“简办俗事,多行善事”的倡议,去年又发出“最炫公益、不炫嫁妆”的倡议,号召全市人民丧事简办、喜事新办、神事不办,把节约下来的礼俗开支捐赠给公益事业,得到了社会的积极响应。十多年来,晋江市慈善总会共募集慈善款26.58亿元,位居全国县域前列。

  “比聘礼炫嫁妆让人反感,既有损爱情的纯洁,也玷污了这座城市的美好!”在去年11月举行的2015年晋江市集体文明婚礼上,第四届“十佳美丽晋江人”、晋江青年志愿者协会五星级志愿者黄小芳宣读了《最炫公益勿炫嫁妆》倡议书,号召广大晋江青年一代勇敢地挑起社会责任,向比拼聘礼、炫耀嫁妆的不良习俗说“不”,为破旧立新、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点“赞”。参加这次集体文明婚礼的30对新人中,既有土生土长的晋江人,也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新晋江人。在婚礼现场,新人们还特别集体筹资了1.5万元,捐助给西园街道身患白血病的赖馨悦小朋友,让集体婚礼变得更加有意义。

  在晋江,慈善公益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形成一种新风尚和主旋律。比如,龙湖镇老党员施宣阔简办八十寿宴捐资20万元修村路、安海镇吕天送免办孙子满月席捐给老人会5万元、陈埭镇丁振灿简办儿子成人礼捐给公益事业14万元……

  既然风俗习惯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那么,文化问题最终还是要依靠文化的办法和力量来解决。晋江注重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习俗中优良、合理和有益的成分,并努力以新的文化成分来剥离,取代其糟粕。比如,闽南传统的“普渡日”,晋江在禁止大操大办的基础上,引入文体、科普、环保等元素,把“普渡日”变成“文体活动日”“志愿服务日”“扶贫济困日”,引导群众用健康的文化取代腐朽的文化,在破除旧俗陋习的同时促进文明新风的树立。

  (记者_董瑞婷 齐玉波)

标签:文明|文明城市|新型城镇化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李云华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