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村背后的喜与忧:扶贫新实践,转型面临多痛点
新华网杭州11月3日新媒体专电题:“信息时代的小岗村”?——透视淘宝村背后的喜与忧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张璇马剑
日前,阿里研究院等发布的《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6)》显示,中国淘宝村数量达到1311个,并创造了超过84万个就业岗位。报告称,淘宝村已经成为中国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新引擎。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共有行政村约60多万个。两组数据对比之下,淘宝村能否像“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而这一被喻为“信息时代的小岗村”的时代产物,到底给我国农村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它的发展还遇到哪些问题?
从无到有淘宝村燃起“星星之火”
淘宝村,顾名思义就是“网店村”,是近年来在中国农村自然形成的新经济现象。阿里研究院对淘宝村的界定是,大量网商聚集,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村活跃网店数量达到100家以上,或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的10%以上。
位于浙江义乌的青岩刘村是淘宝村的典型。这个被誉为“中国网店第一村”的地方,已不再是传统印象中农村的模样:走在创业大街上,两旁是各种与电商有关的门店,孵化中心、创业咖啡馆、体验馆……年轻人走进走出,交谈的关键词总是三句话离不开“电商”“创业”“互联网”。据介绍,这里几乎每一栋5层高的新式农民房里都能找到淘宝店。
青岩刘村现有居民1700多人,但从事电商行业的人口超过1万余人。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聚集在这里,经营着2800多家网店,年成交额达数十亿元。但是,随着淘宝网等电子商务逐步走向规范、成熟,卖家流动性越来越大,当年“网店开一家赚一家”的情形一去不复返。
“淘宝村是一个创业、就业的平台。”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金建杭说,我们看到有更多的外地人、外乡人、城里人加入到淘宝村,淘宝村依托原有产业,基于乡村企业,发挥产业联合作用。
不少人将淘宝村比喻为“信息时代的小岗村”。有专家认为,电子商务的营销模式真正解决了束缚农产品、手工产品的桎梏,是对第一产业更深层次的“解放”。不过,也有专家认为电子商务是一个全新的农村振兴模式,而这种模式能否走远,还需进一步观察。
带动致富电商扶贫的新实践
淘宝村在消除贫困方面的价值越发显著。在全国国家级贫困县发现的淘宝村数量,由去年的10个增至今年的18个,其中平乡10个、曲阳和镇平各2个、安图、鹤庆、南康和郧西各1个。一大批网商通过电商创业,增加收入,摆脱贫困。
山东菏泽市曹县是省级贫困县,由于缺少支柱性产业,当地扶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2009年以来,以曹县大集镇为源头,当地兴起了演出服饰网销产业,在互联网上找到了巨大的市场。2016年,曹县网商开通网店2万余个,电商销售额近25亿元,直接带动4000多名贫困人口脱贫。
“在未来五年里,我们通过‘互联网+’可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增收致富、推动农村社会转型、推动农村改革创新。”国家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说,在对农民增收和脱贫方面,‘互联网+’可以有一些主体作用。而且通过大数据手段可以更准确找出扶贫对象,进行精准扶贫,对农业的创业项目选择也可以分析。
淘宝村的发展也引发了一些国际上的关注。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郝福满说:“数字技术确实改变了生活,我们看到一些弱势群体也纳入了数字体系。中国淘宝村给其他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消贫减贫,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经验借鉴。”
宋洪远说,要促进农村社会的转型,就是要把农村与城市的发展融合起来,互联网有融合性、包容性,这样我们就能够形成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良好新格局。
转型路口淘宝村仍面临多个痛点
不过,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淘宝村的发展在经历简单的形式复制与大规模扩张后,已到了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多位专家认为,同质化严重、质量标准认证难、人才匮乏、供应链体系不成熟等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主要因素。
对此,浙江省桐庐县陇西村的村淘服务站的店长王明强有深刻的感受,“做村淘三年了,在这过程中不断遇到新问题,有时候销量一高,货源难保证,还会遇到帮村民卖鸡蛋、大米等农产品时因没有认证遭到消费者投诉。而且农货就那么几种,同质化多,竞争就更大了。”
正如王明强所言,店铺在数量上的增多对于淘宝村的发展并不一定是好事。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教授刘鹰认为,淘宝村不应该为卖东西而卖东西,如果一味地打价格战,不求创新,不可能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淘宝村生态体系。
人才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乡村事业部总经理孙利军表示,农村要提高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就需要提升创业环境,包括基础设施、金融环境、物流环境等,有了这些基础设施,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回来。
- 晋江举办精准扶贫专场招聘会 71家企业提供2820个岗位2016/10/22
- 转型有戏 泉企有为——泉州企业家座谈会侧记2016/10/31
- 扶贫,别忘了“涵养水源”(一线视角)2016/11/01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