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主流媒体看晋江 >>正文

刘文儒: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

www.ijjnews.com   人民网  2016-10-21 07:51
  

  晋江市市委书记刘文儒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邹家骅 摄

  人民网福建10月20日电 日前,人民网“小城故事多”报道团队来到福建晋江市采访,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接受了人民网记者的专访。

  人民网:晋江参加了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之后又成功承办了第六届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论坛和国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晋江的风采在全国乃至世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您能否谈一下您眼中的晋江这座城市是怎样的?

  刘书记:首先谢谢人民网,谢谢主持人。晋江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近些年来取得比较好的发展,这是晋江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所取得的,是全晋江人努力拼搏所取得的成果。晋江历史比较悠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唐开元六年也就是公元718年的时候就置县了,有接近1300年的历史,同时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是海丝核心区、先行区,在一带一路当中,晋江应该说也是走在前面的,是一个前沿的城市。晋江也是著名的侨乡,我们海内外有500万晋江人,其中100万是本地户籍人口,100万是外来创业务工人员,还有300万是在海外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一些侨亲,所以有“十户人家九户侨”这么一个说法。晋江也是经济强市,经济实力连续22年居福建省县域首位,持续十几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排名前十,这几年还跻身到第五位。晋江的区位优势比较独特,我们对面就是台湾,跟台湾管辖的金门是一水之隔,也是大陆离金门本岛最近的地方,只有5.3海里,所以金门跟我们晋江的金井历来就有种很深厚的渊源。同时,晋江处在泉州中心城区的边上,又处在厦门的边上,是东南沿海一个重要的节点城市。还有我们交通非常发达,海陆空齐全,有机场,有港口,有高铁,有动车,有高速,是东南沿海一座交通发达便捷的城市。晋江也是一座生态宜居城市,在给各位朋友介绍的时候,我经常讲,我们晋江的空气质量很好,全年有97%以上的时间空气质量指数都在70以下;第二,晋江交通非常通畅,特别是中心市区上班不堵车;还有,晋江房价不高,市区的平均房价不到一万元,因此我们的创业成本比较低,最近也出现一些很可喜的现象,比如厦门有一些居民就来到晋江买房子,所以晋江既是一个生态宜居的城市,同时又是一座充满活力、适宜创业的城市。另外,晋江的人文特质特别地明显,比如说爱拼敢赢,敢为天下先,热情好客,善于拼搏,善于吃苦,这些都是晋江人的特质。

  如果让我描述晋江,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字,叫做“本地人留恋,外地人向往”,在党代会工作报告当中,我们提出要让晋江成为更多人可托付终身的“人生选择”。就像林徽因女士曾经讲过的那样,“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或许,仅仅为这座城”,晋江就是这么一座住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是一座充满魅力、充满活力、值得留恋的城市。我在任晋江市委书记之前,在这里担任市长有一段时间了,我觉得确实这几年我们真正做到了“让本地人留恋、让外地人向往”。

  人民网: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推创新驱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直以来,晋江都是走在改革开放浪潮前面的,能否介绍一下晋江在这方面的思路和做法有哪些?

  刘书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我觉得不单单是产业方面,而是全方位的。

  我先谈谈创新。经济需要创新,城市需要创新,社会治理也需要创新,尤其是经济、城市、社会治理、政府公共服务都面临转型的情况下,创新就将成为这座城市所必须的核心动能。最近福建尤权书记指出要建设创新型省份,于伟国省长也讲过,创新是发展的永动机,这就是很好的指导方针。而且我觉得,创新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联动在一起,必须通过创新来驱动,才能达到“三去一降一补”的目标。那么怎么创新呢?针对企业,我们提出了“五个创新”,就是引导企业做好产品、技术、品牌、管理、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创新;针对政府来讲,就是服务方式创新,以前我们是管理式的,现在首先是服务型政府,是服务+管理,而且必须在治理方式上、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才能解决其他方面的创新。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结合晋江的一些实际,我想有这么几方面。

  第一个是去产能的问题。对传统产业,我们的思路就是进行产业升级,把产业集群做大,然后实现跨界融合。比如晋江的鞋服产业比较发达,但多是比较传统型的、比较粗放的一些制造业,怎么来进行产业升级?我想就是结合中央提出的发展体育产业战略,还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健康中国”,来推动我们体育制造业向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实际上我们晋江很多体育用品产业和鞋服产业是重叠的,这里面就有很大的空间。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就要解决我们产业升级的问题,这样也能够达到去产能的目的,因为我们现在的产能过剩是相对过剩,只是我们的需求端和供给端矛盾了,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用户未必喜欢,那一些产品就过剩了,但是用户喜欢或者有需求的东西,我们反而没有生产,关键就是要找到供需两端的结合点,以市场的需求来反推我们的产能,反推我们的产品,进行产品的创新。在产业升级以后,我们开始做产业集群,原来可能大家都在做鞋子,都在做衣服,产业集群上来以后,有的做鞋子的全链条,有的做配件,有的做配套,有的可能就从体育制造业延伸到体育服务业去了,做赛事、文化、传媒、刊物、培训、教育等,整个体育产业特别是体育服务业的链条就拉长了,这样一来,去产能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我们的产业集群自然就做大了,产业自然就实现了升级。总的,针对传统产业,特别是占了晋江半壁江山的鞋服产业,就是要往体育产业走,这样我们的路子就能越走越宽。对于新兴产业,最近我们引进了晋华集成电路存储器的项目,被列入国家集成电路重大产业布局,通过这个集成电路项目,发展高新技术,改变我们整个产业结构,把整个集成电路的产业链条做起来,做成一个集成电路的产业集群。还有就是汽车,我们引进了英国莲花汽车,把原来零散的几百家汽车零配件的生产商拧成一起,形成汽车制造的产业集群,这样改变了我们整个传统产业,改变了我们整个产业结构,改变了我们以前二产都是做鞋子、做衣服、做食品的局面。另外还有食品,现在和体育产业也有挂钩,将往休闲食品、健康食品发展,跟我们整个产业链条结合起来。所以,我们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着需求端来的,对着产业结构端来的,对着产业升级来的,这样我们的去产能就能够实现,不是简单像压钢铁、压水泥那样,说压了多少产能,而是综合来考虑产业集群怎么构建,怎么实现产业升级,然后产业结构怎么调整,产业怎么实现跨界融合,怎么向新的经济形态、新的业态发展。对服务业,晋江这几年按照中央的要求,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认可,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给我们做了一个批示。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了,城乡面貌改善了,城市的品质提升了以后,城市的业态就上来了,新的经济业态也就产生了。对现代服务业来说,不管是生活性服务业还是生产性服务业,它的提质升级、它的服务内容都迎来了更多发展机会。所以,我们这几年服务业持续增长,三产增速一直高于二产增速,而且服务业发展了以后,会反过来促进产业的升级,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去产能、去库存的问题,可能就会迎刃而解了。

  第二是去库存的问题。实际上对晋江来说,除了房地产去库存以外,还有制造业、鞋服产业简单重复再生产的去库存。城市提质、产业调整、产品创新以后,就是要走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通过市场细分,将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市场需求分类出来。比如我们的房地产,从今年1月开始到9月底,去库存是很成功的,基本降到合理区间,就是采取了一些综合的措施。

  第三是去杠杆的问题。不可否认现在随着经济转型、全球经济的下行、经济形势的复杂,会有一些中小企业遇到困难,甚至有一些信贷的风险,但是我相信我们是可以克服的。在推动整个去杠杆过程中,我们只有占百分之十几的中小企业遇到了信贷困难,我想,经济发展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每一轮的上上下下,或者是整合,或者是经济环境的变化,其实都是新一轮的大浪淘沙,谁是金子,谁是沙子,自然就分出来了,好的企业和不好的企业在经济下行的过程更容易体现出来。我们做了一个统计,晋江有将近百分七十的企业是良性的,只有百分三十的企业有一定的困难,这百分三十的企业当中,只有百分十几的中小企业遇到了大的困难,在这种经济运行下,自然淘汰是市场的法则,即使这百分之十几的企业倒闭了,我们还有百分之八十几的企业仍然是健康的,而且倒闭洗牌的这些企业,可以进入到其他的适合它的领域,原有的企业没了,也可能在市场上找到新的空间,所以我们有信心应对整个经济下行。

  第四是补短板的问题。目前我们主要是城市有些短板,高新产业、服务业有些短板,还有最近我们许多企业已经走向国际化了,世界各地的人才都将来到晋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顺应形势的发展,顺应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有国际化的思维、国际化的战略。这块对以前的晋江来说,也是短板,你有国际学校吗?你有国际社区吗?你有国际酒店吗?你有国际化标准的医疗吗?这些没有,我们就要去补,补上了以后,就可以助推经济发展,助推城市发展,助推民生发展,使我们的老百姓能够真正获得实惠。我经常讲说,经济发展也好,或者是社会发展也好,各方面的发展,围绕的都是一个最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得实惠,我们老祖宗曾经讲过“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这两句古语就是说任何的行动、任何的思路、任何的措施,最终就是要让老百姓得实惠,让老百姓有真正的获得感。我们城市发展干吗?让老百姓获得好生活。经济发展干吗?让老百姓有好收入。所以要把我们这些短板补齐了,这样才能真正让老百姓得实惠。

  第五就是降成本的问题。降成本有地方的事,也有中央的事,首先中央的力度非常大,比如税费这块,这次营改增,企业就获得了一些实惠,作为我们地方,也要跟上去,要千方百计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生活成本,特别是生活成本这块,地方政府是大有可为的。就像很多人讲的那样,晋江是专门出产老板的地方,想当老板就来晋江,这跟我们创业成本、生活成本是有关系的,为什么很多外来人员会在晋江买房子,就是因为我们房价不高,生活成本和创业成本都不高,所以我们成为了一个创业的乐园、成为了一片创业的乐土。现在国内也有一些城市,一夜之间房价涨了一万多,继续这样下去,可能过段时间很多年轻人就会外流,因为它的创业成本高了,生活成本高了,而且这样他的生产产品综合成本就会相应提高,但反过来如果生活成本一降,整个生产和产品的成本自然就会下降,所以关于降成本这块,我们主要就是从这个方面来考虑的。

  在创新方面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晋江的这些做法和措施,是在中央、在省上、在上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这个路子,探索出来的一些晋江经验、晋江措施、晋江办法。从目前来看,我们觉得效果还是挺好的,1-8月份GDP增长达到了8%,比全国的GDP增长多了一点几个百分点,许多指标还是比较正常的,所以我们也很有信心,会按照中央的要求,沿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的路子一直走下去。

  人民网:晋江第十三届党代会上提出要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这样一个目标,谈到国际化,很多人会想到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晋江作为一个县级市,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目标,如何实现?我们的优势又在哪里呢?

  刘书记:我个人理解,国际化和国际城市、国际大都市可能不太一样,更多的是要站在全球化的角度,用国际化的思维、国际化的战略,去顺应整个全球化、国际化的趋势,国际化的程度并不在于城市的大小,而是在于城市的个性和魅力。就像现在世界上很多跨国公司,甚至是世界500强企业,总部不在国际大都市里,而是在一些中小城市,他们关注的就是这个城市的个性、魅力、优势,适宜不适宜国际化的企业成长。当前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了,以前我们跟世界上很多地方的联系,要依靠传统手段,很不容易,要很长的时间,现在指尖一点,在美国、在欧洲的东西可能明天就可以到你身边,时空条件、时空距离发生巨大的改变,这个时刻,全球经济的融合度在不断增加,我们的企业、项目是在全球化、国际化的情况下参与竞争的。就拿安踏来说,它现在不是在和国内的体育用品企业竞争,而是在和耐克、阿迪达斯这些世界著名品牌、著名企业竞争,如果不走国际化行吗?我想是不行的,没有及时提出国际化的问题,没有实现国际化的战略、思维和标准,项目就引不进来,企业就走不出去。曾经有个企业老板就这么问我,他说晋江企业很早就进行国际化了,但晋江这座城市什么时候可以实现国际化,来助推企业、助推项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适时提出了“国际化”战略。

  说到实现国际化的优势,我想,晋江尽管是一个中小城市,但它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有许多国际化企业、国际化项目,是企业创业的好地方,是企业发展的好地方,不然一个小小的晋江,不会有46家海内外上市企业、上市公司,不会有这么多的全国著名品牌、商标,这就说明晋江有这个条件,有这个基础,有这个优势,更何况我们的人文本身就是国际化的,有海外300万侨亲,遍布台湾、菲律宾、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这些是很大的资源。所以,推出“国际化”战略,是比较符合晋江实际的,我们自己很有信心,上级对我们也是高度认可,认为我们确实应该这样子做,要有新的一些措施,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

  这次党代会我们除了提国际化以外,还提了创新型和品质,我们的目标是把晋江建设成为“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这三个关键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将通过创新来解决一系列问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达到国际化标准、国际化水平,最终实现品质城市这一目标。我们把城市的目标定完以后,同时提出三大战略:第一个是“人才强市”战略,讲了那么多,如果没有人才是实现不了的,所以我们把“人才强市”战略作为第一战略来考虑。第二个是“新型城镇化”战略,这几年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应该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效,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按照中央要求,当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的典范,为我们的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提供更大、更好的城市平台。第三个才是“国际化”战略,就是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顺应全球化时代,顺应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走国际化的路子。

  总之,对于提出这些战略,我们觉得还是比较符合晋江实际的,我们也相信在全体500万晋江人的努力下,在上级党委领导下,我们应该是能实现的。

  人民网:很赞同您“一个城市的国际化的程度不在于城市的大小,而是在于城市的魅力和个性”这一观点。晋江是品牌之都,361°、安踏这些知名品牌也纷纷亮相本届奥运会。我们了解到晋江这几年致力于打造体育城市,想问一下刘书记,晋江在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这方面接下来有什么样的动作?

  刘书记:这次里约奥运会,如果单单从人的角度来讲,我想可能大家知道有一个叫傅园慧的运动员,虽然她不是金牌获得者,但真正的网红应该是她;如果从一个地方来看,我们晋江应该也可以成为网红,为什么呢?因为晋江的品牌在里约奥运会当中是无处不在的。冠军龙服,就是晋江企业安踏提供的;奥运会官方的服装,是我们晋江企业361°提供的;运动设备,是我们晋江企业舒华提供的;还有很多国家的代表团服装,也是我们晋江企业提供的。所以你们在电视转播中经常可以看到安踏、361°、舒华的logo,也就是我想说的,晋江这次在里约奥运会上,真的是变成网红了。

  晋江这些体育运动品牌之所以能够这么集中在世界舞台亮相,跟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来,我们一直致力发展体育制造业是分不开的。晋江一路发展起来,体育产业积累了一定基础,是继深圳和成都之后的第三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也是最有条件发展体育产业的,今后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发展体育产业、建设体育城市。但体育产业整个概念是比较宽广的,包含了很多内容,像这次奥运会,这个竞技赛事就属于体育产业的一部分,体育赛事延伸出来的广告,还有全民健身、休闲娱乐、运动康复、体育教育、体育培训、体育文化、体育传媒,这些也都属于体育产业,“健康中国”跟体育产业也有直接挂钩,甚至休闲食品,它也是体育产业的一种关联产品。我们在里约的一位侨亲,就提供了这么一个数字,当然这个数字没有经过官方确认,他说在奥运会期间,整个里约的休闲食品消费增长了10倍。我想,除了人多了以外,从中也可以看出观赏体验赛事跟休闲食品之间是存在某种联系的。面对这么广阔的体育产业发展空间,我们要从体育制造业到体育产业,还需要有一个过程,我们也在不断努力。比如,我们承办、开展了一系列赛事,有国际沙滩排球赛,有自行车赛,有国际旅游小姐选拔赛、全国健美比赛决赛,在12月初还将举办一个马拉松赛;比如,我们也在积极跟国家体育总局谈合作,争取把国家体育总局的一些训练的基地、一些赛事,尽可能放到晋江来,一起来推动;还有,9月19日我们刚刚跟新西兰的奥克兰市签订了战略协作协议,其中一条就是体育产业的对接,大家知道奥克兰是世界著名的体育城市,我们就是要准备通过战略互补,来助推我们的体育产业发展。目前,我们的体育产业已经有1100个亿了,我们完全有信心,能在5年内做出3000个亿规模的体育产业。

  人民网:晋江在传统文化保护性开发方面也做了非常多的实践,五店市传统街区还被评为国家4A级的旅游景区,请您分享一下晋江在传统文化保护和开发方面的经验。

  刘书记:当前,国内外不少人对晋江的认识可能停留在鞋子、衣服上,觉得晋江就是生产鞋子和衣服的地方,晋江人很有钱、老板特别多,是出产老板的摇篮。其实远不止这些,晋江的文化底蕴也非常深厚,就像刚刚我介绍时说的,它在公元718年就置县了,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出过11个状元、16个宰相,是全国千人进士县之一,这也就注定了晋江的大地上,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积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9处,在全国县级市当中是最多的。正是因为晋江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么深厚,所以在经济文化建设过程当中,特别是近几年的大规模城市更新改造中,我们更加注意文化的沿袭,不管是固态的,还是活态的,都非常注意去保留、去传承。原福建省委宣传部长李书磊同志就给了我们很多指导,我们也确实做了一些事情,刚才您讲到的五店市,就是一个例子,我们把整个街区划出来,然后原汁原味的把闽南传统文化,把闽南建筑文化,把闽南民俗文化通过这个传统街区,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下来。不是一切推倒重来,不是把真古董毁了再造一些假古董,也不是像建博物馆一样把整个街区保留下来放在那里,我们对五店市的保护性开发,总的就是围绕三句话:固态要保护好,活态要传承好,业态要提升好。就是要有活的东西在里面,通过合理的一些业态提升,让现代人可以生活在这个传统街区中,从而更好地实现固态保护、活态传承。

  现在的五店市,可以用这么四句话来形容:老人看了觉得很怀旧,特别是很多老闽南,台湾、东南亚走出去的侨亲,会觉得这就是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年轻人看了觉得很时尚,看多了高楼大厦,看到这样很传统的建筑、街区,就觉得很时尚。外地人看了觉得很闽南,觉得这就是闽南地区,这就是泉州,这就是晋江,闽南的建筑就是这样。我们的侨亲看了觉得很乡土,觉得我们的祖地就是这样的建筑。记得有菲律宾的侨亲回来看了以后流眼泪,他在11岁还是小孩的时候就走出去了,以前就住在这个地方,回来看了,那种怀旧、那种乡土感、那种根的感觉特别强烈。还有台湾的一些朋友来看,跟我们说以前他们也是住这种地方,特别是台南的人,说你们的房子怎么跟我们的房子是一样的,我就告诉他们,因为我们的根是一样的。实际上,台湾很多文化都是从这里走出去,晋江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是闽南建筑的发源地,五店市自然而然成了海峡两岸的交流基地,同时,它也是中国电影家协会的拍摄基地,很多台湾电影公司都来这里拍摄。我也曾和原台北市副市长、文化局长李永萍女士在五店市合作,围绕怎么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产业合作,怎么弘扬我们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专门做了一个节目。所以,五店市现在不单单是一个传统的街区,是海峡两岸交流的一个非常好的地方,是海外侨乡寻根问祖的一个好地方,是老东西、真古董。我相信这个街区,对全国其他地方的城市改造、传统文化保护性开发,会是一个好的经验可供借鉴,我们也很乐于把五店市的一些建设经验分享给大家。

  人民网:确实,文化延续是传统文化保护和开发中重之又重的课题,相信晋江的探索经验也将对大家有所启迪。最后一个问题,您讲到晋江要让本地人更加留恋,外地人更加向往,成为更多人可以托付终身的城市,能否介绍一下新型城镇化的晋江经验?

  刘书记:以前我们多是讲城镇化或者城市化,这次中央提出新型城镇化,我觉得“新型”两字意义深远。按照中央提出来的这些要求,结合我们晋江的实际,我想,之所以在城镇化前面加“新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前我们是以城为中心的,是“为城管人”,围绕着城来管人,就像以前很多绿地,是可看不可用,很多规矩是限制人的,虽然城市看上去很漂亮,但是让人很不方便,现在不行了,倒过来了,是以人为核心的,是“为人管城”,围绕人的需求来管城市。这几年,我们按照中央的要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当中,始终注意以人为核心,这方面,中央对晋江也非常肯定,把我们列为全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示范试点。2014年9月16日,国务院召开座谈会,我有幸在常务会上,面对面地向李克强总理汇报了晋江实施新型城镇化的一些做法,总的,我们的新型城镇化,主要是围绕三个字展开的,

  首先,是围绕人。怎么把农民变为市民,让本地的农民市民化;怎么让一百万外来人口本地化,让他们融入到这个城市当中;怎么让城市与农村、与乡村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这些都是我们围绕人,重点要写好的三个“化”,也就是市民化、本地化、一体化。

  第二,是围绕城。人的核心问题解决以后,就要在人的基础上解决城的问题,要怎么做呢?首要的就是让人能够进得了城,解决人进城的问题;再来,人到城里面来了,怎么把这个城市建好,也就是解决建好城的问题;当人进到城市,城市也建好了,就要思考怎么把这个城市管好,解决管好城的问题,也就是整个城市的综合管理要上去。我们讲的“功能重于形象”,城市规模到一定的程度,就要考虑怎么去完善功能配套,怎么去繁荣城市业态,怎么提升城市品质的问题,所以我们党代会提出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如果没有品质,管理跟不上,城市同样没有吸引力,要把产业、城市、文化、生态、民生,包括政府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整体上做一个综合提升。

  第三,所谓新型城镇化,还要围绕“新”。怎么“新”呢?大家都知道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当中,肯定会碰到许多问题,有些地方推进得好、成为试点,而有些地方则推进不下去,就是因为没有解决好创新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所遇到一些要素瓶颈问题,所以我们要围绕的这个“新”,就是创新。我们讲新型城镇化,不可避免会动到地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地从哪里来的问题。是简单的扩张,还是重新占据大片耕地和农田,又或者是把乡村灭了,来轰轰烈烈的实施一个“造城运动”?我想,这些都不是,要解决新增的用地问题,关键就是盘活利用低效土地,这点,国土部对我们也是高度肯定,而且这样既提升了土地的利用率,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的防灾抗灾能力,所以这次17级台风来,我们中心城区基本没有受损,只是树是倒了一些。其次,就是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还是要创新,不能全部靠政府投入,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要做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滚动发展、自求平衡”,通过市场化运作,企业化、项目化管理,来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最后,就是要解决人从哪里来的问题。人怎么来呢?是不是简单的让农民洗脚进城,请他们从农村上楼?还有人来了以后,就业怎么办?以前他住在农村,宅基地、种的地怎么办?这些就会延伸出一系列问题,我们也要有一系列的配套出来。比如针对宅基地,作为中央宅基地改革的试点城市,我们就是进行宅基地流转,对农民之前承包的那些地进行规模化流转,走规模化经营的路子。比如针对农民进城以后的收入问题,我们全力发展服务业,让他有就业的地方,这样才能让这些人真正住得下来,否则就算把他们请进楼房了,最终还会离开。比如我们还鼓励外地的创业务工人员,来我们晋江生根落地,成为“新晋江人”,他们跟本地人的待遇大部分是一样的,只要办了居住证,就能享有30项市民化待遇。

  我相信经过我们这样一步一步走下去,晋江肯定会是一个非常漂亮的、非常有品质的城市,会是中国东南沿海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也欢迎你们到晋江来,因为晋江真的是可以让更多人托付终身的“人生选择”!

(黄丹妮 张晓赫)

标签:刘文儒|国际化|品质城市
稿源: 人民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