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今年推出22个投资工程包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国庆前夕,漳平市和平镇和平新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完成“三通一平”,正式动工建设。该镇下乾、安靖两个贫困村的首批31户96个国定贫困人口,将一改以往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状况,住进新居,开始新生活。
“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福建省将其列入首批补短板工程包,通过实施差别化补助政策、适当调整集中安置区补助标准等,加快推进。至8月底,全省已落实搬迁人数16.55万人,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省农业厅扶贫开发处负责人说。
为增强补短板的系统性、惠民生的针对性、扩投资的实效性,今年初,省政府针对契合国家投向、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的薄弱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全省性或区域性投资工程包。8月底,在加快实施第一批12个投资工程包的同时,又组织实施第二批10个投资工程包,同时,更注重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1-9月,第一批工程包共完成投资397.46亿元,第二批工程包共完成投资224.58亿元。
“在投资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工程包成为我省稳投资的重要抓手,在创新投融资体制、吸引社会投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省发改委投资处负责人表示。
“老大难”不再难
投资工程包将点多、面广、项目较为分散的短板领域,通过区域性、行业性的捆绑打包,规模效应和政策效应凸显。
以往,我省大部分乡镇污水处理项目规模偏小、运营成本高、管理难度大、企业投资意愿低,有的建成后甚至长期没投入运营,村庄污水简易处理率不到30%。工程包以市、县(区)为单元,对100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1300个村庄污水处理设施以及一批城镇供水设施捆绑打包,由中闽水务、省水投等龙头企业牵头推进,有力推动项目顺利开展。
福鼎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将全市9个乡镇、双岳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收集管网项目进行整合,统一打包,采取PPP方式运营。项目近期污水处理规模1.83万吨/日、总投资近2亿元,远期规模可达5.83万吨/日。建设运营单位中闽水务副总经理刘文忠说:“工程包可有效针对地方水务设施投资管理的薄弱领域精准发力,推进城乡供排水一体化,盘活地方政府存量资产,增加企业投资意愿。”
停车难是城市“老大难”。为突破这一短板,省政府提出在确保新建项目按规定配套建设的停车泊位外,全年新增城市建成区路外公共停车泊位2.2万个,鼓励省投资集团、建工集团等国有企业牵头参与,配合各地以直接投资建设、组建合资公司、PPP、资金转贷等形式投资建设。相关部门全面简化审批手续,将公共停车场建设视作机械设备安装管理,只需经当地联席会议审批通过即可。
“原来城市公共停车场业主分散,工程包确定地方政府、牵头单位统一组织,投资进度大大加快。至9月底,全省已建成停车泊位10836个,在建14000多个,全年目标任务将超额完成。”省住建厅城建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机制活渠道宽
工程包实施一包一策,分领域探索建立差异化实施推进机制,不断创新运营模式、商业模式、融资模式,吸引和撬动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包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
省民政厅、财政厅和省能源集团共同出资发起设立的福建养老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30亿元,目前政府引导资金6亿元已到位,将吸引银行、保险等各类资金参与。
“1-9月,养老服务工程包已完成投资17.99亿元,占年计划的90%,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养老综合基地以及农村幸福院等加快建设。基金的设立,将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办养老服务机构。”省民政厅养老事业处负责人说。
捆绑打包,也争取了更多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和省内各类资金支持,筹资渠道全面拓宽。新成立的省扶贫开发投资公司,统筹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投融资和业务指导,目前8.3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全部到位,确保国定建档立卡贫困户5.92万人扶持资金的落实。国家专项建设基金以及相关的专项贷款即将注入。
工程包还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目前,中闽水务已牵头组织福鼎、邵武、屏南、尤溪等地7个工程包项目,总投资近20亿元,其中今年计划投资6亿元,银行贷款占60%-70%。”刘文忠说。
各牵头推进单位充分发挥牵头作用,通过扩大自主投资、参股、并购、PPP合作等模式,加快项目建设。
国网福建省电力公司今年已开建108座高速公路汽车充电站,还牵头组成充电设施联盟,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工程包建设,吸引特来电、百城、科华等社会资本投资3亿元,全年充电基础设施工程包力争完成投资10亿元。
(记者 王永珍 戴艳梅 通讯员 林庚)
- 泉州-省物流园区提升工程包实施方案 泉州三物流园将重点推进2016/09/30
- 福建再推10个投资工程包 年度投资209亿元2016/09/02
- 泉州-今年首批18个工程包确定 将释放近千亿投资2016/06/06
- 漳州-将实施投资工程包 个人创业可申请政府贴息创业担保贷款2016/05/17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