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深圳6平方米公寓项目涉多项违法 营销乱象何时休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6-09-27 09:10
  

  新华社深圳9月26日新媒体专电 题:深圳6平方米公寓项目涉多项违法营销乱象何时休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26日通报,近日引起社会关注的深圳市南山区“6平米售卖88万元”的侨城尚寓项目,涉嫌违法改建销售,有关房地产中介机构涉嫌违法违规经营等行为。事实上,在今年火爆楼市行情中,一些房地产企业、中介机构的违规行为屡见不鲜,房地产营销乱象几时休?

   “6平米88万公寓”涉多项违法行为

  “中国空前!深圳绝版!6平米精装极小户型驾到!”近期,深圳侨城尚寓项目打出广告,“6平米售卖88万元”的公寓项目引发关注。

  记者近期来到这一项目实地了解到,整个侨城尚寓共有169套精装公寓。而引起关注的6平方米的小户型位于6层到15层,一共有11套。房间虽小,但“五脏俱全”,能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设计了收纳式家具和可折叠床。这种小户型全部朝东南方向,每一户都有两至三个窗户。

  据销售人员介绍,这些极小户型售出的均价达到每平方米约15万元,总价88万元。根据2012年8月正式生效的新版《住宅设计规范》规定,由兼起居的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等组成的最小套型住宅,使用面积不应小于22平方米。但记者了解到,“侨城尚寓”1999年规划获批,6平方米“鸽子笼”户型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深圳市规土委通报显示,这些房源实际上是二手房交易,也不是住宅户型。侨城尚寓法定名称为沙河观景阁,1999年取得《深圳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006年取得《深圳市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2007年办理房地产初始登记,其中6到15层共169套公寓转让给陈某某等个人业主,同年办理二级转移登记。

  深圳市规土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经查,今年6月,深圳市中执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和吴某某等4个自然人受陈某某等人委托销售上述公寓,但中执公司称与陈某某等人的关系名为委托实为转让,并提供了部分银行转账凭据。中执公司在对该169套公寓重新装修后再向社会销售。

  吴某某于今年7月分别与链家、美联、中原、Q房网4家中介公司签订了委托销售协议。经向中执公司核实,11套6㎡左右户型房产截至目前共售出4套,半天售罄的传闻不实。

  同时,经核查,11套6㎡左右的房产户型与规划验收竣工图不符,实际在售面积12㎡左右(其中1套20㎡左右),超过部分占用了建筑公摊面积,涉嫌违法改建销售。4家房地产中介机构在代理销售中,存在夸大事实、占道经营、为涉嫌违法改建行为的房产提供销售代理等情形。

  房地产营销乱象屡见不鲜

  记者了解到,深圳市规土部门已于9月26日对侨城尚寓项目占用公摊面积部分采取强制措施、恢复原状,并约谈中执公司,责令其全面整改。中执公司已主动暂停销售,承诺与已售出4套6㎡左右房产买受人解除买卖协议,自行理顺相应经济关系。

  同时,深圳市规土委对所涉房地产中介机构进行严肃查处,对其经营活动进一步深入调查、全链条梳理、全流程稽查、全方位整顿。

  事实上,在今年火爆的楼市行情中,一些房地产项目使用夸张、不实的营销方式,对火爆的楼市起了推波助澜作用,加重了公众对高房价的焦虑情绪。

  如深圳侨城尚寓项目广告中称,“华侨城6平米精装极小户”“以绝版空间、绝版生活、绝版低价,助力轻松安家深圳”等字眼,使用华侨城为项目做背书的同时,利用夸张的表述包装这一项目,刺激潜在买房者的购房冲动。

  而华侨城相关负责人随后对记者表示,该项目并不是华侨城的项目,是有人在假借华侨城的名义。

  在上海,8月底,一则“上海购房信贷新政呼之欲出”的假消息让上海购房恐慌情绪急剧蔓延。随后,多家存在诱骗消费者交易、虚拟网签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有关中介企业被相关部门查处。

  “近期,火热的房地产市场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有的销售商违背诚信销售原则,有个别企业编造所谓的内部消息增加市场的火爆,这些行为实际上对行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王峰表示。

  亟待加强监管规范行业运营

  不少专家认为,当前火爆的楼市与一些房地产开发商、营销机构、中介机构的不实甚至虚假营销不无关系,亟须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强房地产营销、中介行业的规范管理,稳定楼市预期。

  “侨城尚寓是二手房,但销售广告像是新房预售,并推出样板间,存在夸大宣传现象。”总部位于深圳的家家顺控股集团一位高管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二手房销售应该按照二手房销售规范进行,防止误导消费者”。

  王峰认为,当前房地产营销行业、中介行业门槛较低,在迅速扩张、野蛮生长的背景下,一些营销机构、中介为寻求利益最大化,不惜违法操作、误导公众对于楼市的正常预期,行业运营规范程度亟待加强。

  在加强对房地产营销乱象监管的同时,不少专家也认为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工具,针对不同的购房需求,采取差别化措施,保护刚需和改善性购房,打击投机购房。

  (记者 孙飞 白瑜)

标签:违法|营销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