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党史大事记(下)
峥嵘岁月,如歌情怀,在95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书写了壮丽多彩的历史画卷,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迎着中国梦的瑰丽前景,晋江经济报、晋江新闻网推出“‘学党史跟党走’——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专题,由中共晋江市委党史研究室与我们共同回首与盘点发生在晋江这片热土上的“党史大事记”。
讲述人:陈文敬(中共晋江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
大事记6
塔头万人反“清乡”斗争
时间:1949年5月1日~5月2日
地点:晋江东石塔头
1949年5月1日(农历四月初四),是塔头村民间传说中的“皇后妈生日”,按照当时的风俗习惯,每逢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酬神”、设宴请客,邻近乡村的许多亲戚朋友也来做客看热闹。而这一天,本村外出工作的地下党干部几乎全部回来,邻近的石菌、英林、柯坑、伍堡、龙园等地一些地下党的同志也来了,所以显得特别热闹。
运伙区委委员刘基固和塔头支部书记刘维长及武工队长刘丕鸿等面对这一“热闹”场面,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为了防备敌人“围剿”,保护群众安全,支部研究决定组织党员及群众武装50多人,负责站岗放哨、夜间巡逻和分散观察进村可疑的人,并由刘丕鸿负责组织一支武工队待命,同时向外村借用部分武器,以增强防卫实力。
不出所料,敌人果然来犯。5月2日,晋江县自卫大队第一中队中队长朱文良率100多人从安海出发进犯塔头。支部获悉敌人来“清乡”的消息,迅速集中党员和群众武装撤出村外,一面掩护群众撤退,一面占据有利地形,准备阻击敌人。
5月3日,泉州中心县委下达紧急指示,要求各区武装全面出击,支援塔头反“清乡”斗争。运伙区委委员洪肇服、陈煖漂及林萱等人在埔顶寮得知国民党自卫队到塔头村“清乡”,经紧急研究后,决定发动全区群众武装起来,支援塔头开展反“清乡”斗争。于是,分头通知东石、英林片各支部及其所联系的村,公开组织群众到指定的地点集合;一面通知港塔、柯坑、伍堡等支部密切监视金井驻军的动向,伺机截击敌援军。衙口、锡里(锡坑)、烧灰、可慕等地的地下党组织也掀起群众性的反“清乡”斗争,数以千计的群众武装投入支援反“清乡”斗争。
上午10点左右,各乡村的群众从四面八方奔向塔头,他们有的携带手提机枪、汤姆逊、卡宾枪、大曲七等武器,但多数人手持土枪、锄头、长矛、鱼叉、斧头、扁担等各种器械,斗志昂扬,浩浩荡荡前来塔头参加反“清乡”斗争。
支援的群众武装越聚越多,达一万多人,以排山倒海之势,把敌军据守的整座印山团团围住。下午,被困在印山的敌军抢占孙厝孙天化楼房,固守顽抗。我方群众武装又把孙天化的楼房包围起来。敌军几次妄想逃脱,都被我方击退,龟缩在楼上。据此,刘基固等决定采取政治攻势,给敌军喊话,讲明政策,责令其缴械投降。但敌人在拖延时间,等待援兵。于是我方准备放火烧楼,逼敌缴械投降。但由于我方缺乏指挥协调大规模群众性武装斗争的经验,让敌人钻了空子,敌方派人化装成水泥匠混入群众队伍,前往安海报讯。
当晚,晋江县和安海、东石的刑警队40人左右,由刑警队长带队,连夜赶往塔头救援。他们诡称是“西路游击队”,骗得口令顺利进村,直奔孙天化家,说是来接受投降的。这样两支敌军配合在一起往外冲,而我们的群众武装开始以为敌军缴械投降,毫无防备,直到发现上当时为时已晚。
塔头反“清乡”斗争是在党的领导下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武装斗争,充分显示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虽然斗争中有牺牲,但群众情绪仍然很高,我们党的工作更加活跃,形势发展更快。
大事记7
泉州团队的成立和整编
时间:1949年5月~8月
地点:南安岭兜
1949年5月下旬,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根据闽中工委关于武装力量统一名称、体制和级别的指示,正式成立“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泉州团队”,许集美任指挥员兼政委、朱义斌任副指挥员、郑种植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郭席排任参谋长。
泉州团队拥有晋南永大队、晋南同大队、晋江大队和团队部直属队,成为泉州人民武装斗争的主力部队之一,并在广泛开展的游击战争中迅速发展壮大,为泉州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9年7月下旬,泉州团队集中在岭兜进行整编。参加整编的有武装人员400多人,政工人员100人左右。武装人员以团队直属大队为基础,再以晋江游击大队抽调230多人,晋南同大队抽调40多人,晋南永大队80多人,南同边游击队10多人。政工人员以队部宣教部所属人员为基础,从各县区工委抽调一些干部及从厦门、泉州、安海、石狮等城镇来的青年学生编入原有与新设立的机构。
8月1日,由团队副政委郑种植宣布团队部机关机构及人员名单,团队部参谋长郭席排宣布游击队编队及各中队领导人名单。
- 晋江党史大事记(上)2016/07/26
- 灵源:庆祝建党95周年 重温党史葆本色2016/07/05
- 《中国共产党晋江历史第二卷(1949年~1978年)》获省委党史研究室表彰2015/12/25
- 网信办:关闭133个传播歪曲党史国史信息公众账号2015/01/20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