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晋江时政 >>正文

专家为晋江未来五年发展献计献策:对接国际资源 发展“海丝文化”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6-07-22 08:27
  

  晋江新闻网7月22日讯昨日,晋江市委宣传部邀请多位对晋江发展长期密切关注的专家代表召开座谈会。与会人员集思广益,从不同角度对晋江未来五年发展献计献策。

  郭为桂 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建设城市轻轨 发展再教育

  “晋江是一个全方位发展的城市,发展态势很好,接下来,要从质量和工作的实际效益等方面多下功夫,提质增效,促进工作各方面水平有更大的提升。”郭为桂建议,要夯实晋江各方面的发展,一些配套的举措要跟进。“例如交通方面要有大格局。目前晋江在疏导物流人流方面相对有限,建设城市的轻轨一方面可以对接城镇,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品质。”

  谈及教育发展,郭为桂认为要留住高端人才得从教育入手。“目前晋江的教育还是基础教育,在职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等方面的发展还大有空间。”郭为桂看来,创新需要底蕴的支持,需要营造浓厚的教育再教育、学习再学习的氛围。“我觉得可以依托社区,举办各种各样业余、职业方面的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市民。”

  张灿荣 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做强“海丝文化” 发挥文创力量

  “晋江是一个敢想、有活力、有冲劲的城市,同时也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张灿荣认为,“海丝文化”是晋江的瑰宝,“海丝文化”体现晋江的历史和现实,把“海丝文化”继续做大做强更能体现晋江的特性。“另一方面,做好‘海丝文化’品牌定位后,要从保护、规划、整合、推广等方面对其进行发展推动。”

  “文创产业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驱动,是必要的支撑。”张灿荣认为,文化产业的特点通常是规模不大,比较小、比较散。“我建议,未来五年要将文化产业做强,把文化与制造业的发展相结合。”此外,张灿荣还鼓励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化,在地理空间上聚集相关产业,形成行业贯通,吸纳更多的创业资金、人才资源等。

  何雷 厦门大学博士

  有的放矢 培育社工组织

  何雷将目光聚焦在民生工程方面。他认为,住房、医疗、养老是民生工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外,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也值得重点关注。

  “政府向社工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同时,要考虑社工组织有没有能力承接相关项目。”何雷认为,一方面要对社工人员进行培养,另一方面要在制度上对社工组织进行培育,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去承担政府所要购买的服务项目。

  尤成德 集美大学讲师

  促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调发展

  “与其他城市相比,晋江的特色体现在具有一批与全球接轨的企业,能够全球化运营,与众多国际资源对接。”尤成德认为这是晋江的亮点和特色。“我觉得,企业是晋江强而有力的推力,要通过企业发展推动晋江的不断前行。”

  怎么做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更好地协同、互补?尤成德谈了自己的见解。“每个城市要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发展,不是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两者分割,要通过新兴产业发展带动传统产业的上升,避免让新兴产业挤占原有产业的位置。在产业升级方面,不仅是老树发新芽,还要做到老树新树成森林。”

  尤成德在留住人才方面也给出一定的建议。“要根据晋江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人才类型制定不同的政策。例如做好教育配套资源,让高端人才的儿女在晋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把家安在晋江。”

  吴贵华 华侨大学博士

  建设美丽乡村要尊重民意

  吴贵华认为,晋江每个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发展要结合每个区域的特色,例如结合每个镇旅游文化特点,打造具有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的精品产业小镇。

  谈及美丽乡村的发展,吴贵华认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要避开极端的误区。“有些地方发展美丽乡村通常会有两个极端的做法,一个是将房子重建打造新农村,另一个是完全走原生态的路线,我觉得在建设美丽乡村之前,要尊重本土居民的发展思路和意愿,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做有针对性的建设规划。”

  (记者_蔡斯洵)

标签:扬帆再启航|发展大家谈|海丝文化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