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凤回巢 泉州每年投入人才专项经费2000万元促科研成果转化
依托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建起的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发挥综合优势,以灵活的人才使用模式,打造国内一流的装备制造高端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高地
产业与人才的匹配方程式
6秒完成鞋底自动喷胶,每条成型线可减少8—10名刷胶熟练工,每天可加工3000双,而预售价仅为欧洲品牌同类型设备的1/3。这一国内首条自主产权智能机器人柔性制鞋成型生产线,融入3D视觉数据采集、喷胶轨迹自动生成等先进技术,已被特步等民企采用,成为泉州“机器换工”推广应用示范项目。
这是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与黑金刚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成果,仅用不到一年就完成研发,项目课题组负责人是德国海归人才李俊。
去年9月,装备所与海源机械联合研制的国内首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型碳纤维纯电动汽车,亮相厦门国际投洽会。该项目牵头负责人何鹏,也是德国“海归”。
作为首个落地泉州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泉州装备所创建三年来,已从制造强国的世界著名科研院所和企业引来海外高层次学科带头人9位,其中6位是“德系”,并聘请多位外籍资深专家担任特聘研究员或客座研究员,成为国内外高端创新人才的集聚器。
三年来,这支团队所发出的人才“裂变效应”令人惊讶。该所已与企业建立联合研发中心7个,联合开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41项,几乎每项科技成果都走在国内外前沿。
以产业需求揽才
如果没有极具发展前景的产业集聚平台,就很难吸引高端人才入驻。为此,三年前,泉州市向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提出建装备制造研究所构想。
然而,以前海西院以化学研究为主,建装备所是全新的。“装备所从零开始筹建难度大,在泉州开展筹建工作比较艰苦。”海西研究院负责人说。
怎样办?瞄准当地产业需求揽才,打造产业与人才的匹配方程式。
2013年6月,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副所长兰国政带队,赴欧洲考察装备制造业科研情况,并招聘高层次装备制造人才。
“现在,制造业非常热门,工程化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所长刘海舟说,赴欧洲考察期间,几乎每周都有国内知名高校、研究所和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到欧洲招揽工程技术人才。
“有中科院这个国字号平台,装备所主攻方向与我所学专业相近,这是一个好的创业机会。”何鹏就是被考察团招聘过来的人才之一。
现年34岁的何鹏曾主持宝马电动汽车i3碳纤维车身设计、美国通用以及欧洲宇航局等多个工程研发项目,到装备所后,被破格任命为副所长,并成了“活广告”,从他母校慕尼黑工业大学又引来4位学科带头人。
“人才引进,既要‘顶天’又要‘立地’。”兰国政认为,要释放高层次人才效应,最终还得看“金凤凰”引回来后是否能充分发挥作用。
“每位科技人员进所后,我们要求先到企业调研,科研项目都来自企业。”刘海舟说,由于人才研究领域与当地产业相契合,他们很快进入科技主战场,装备所也形成人才生项目的良性循环。
给一个舞台,出一片精彩。装备所主动与泉州等地企业对接,从实践中发现重大的科学问题,着力解决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组织实施了一批高水平科研项目。
目前,装备所与企业横向合作研究项目有31项,已立项各级各类纵向课题26项。其中,“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机械手臂动态路径精度提升技术的开发研究”列入中科院——工研院(台湾)重点合作项目;“小规格瓷砖智能识别分拣包装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等5个项目列入2015年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创新重大专项;8个项目列入泉州市“燎原计划”“数控一代”示范项目。
造才催生“裂变效应”
海外高层次人才既要引得来,还要留得住、用得好。
“高层次工程化人才是香饽饽,当时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汪凤翔博士有不少名校抢着要。”刘海舟说,这些人才在国外工作可以过很体面的生活。他们之所以回来,就是想在国内干一番事业。
特殊的人才政策、创新的运行机制、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成为泉州装备所造才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地筹建泉州装备所,海西院设立人才特区,实施与工程化人才引进和团队制定相适应的人才政策。同时,创新人才评价和引进机制,引进人才时参考其国外工作经历、研究项目、技术专利、工程产业化成果。
不拘一格选人才,催生新兴产业。刘海舟说,学历不是很高,但有经验,在国外工程化做得很好,这样的科研人员也可引进。对已经引进到位的人才,着重考察到位后的业绩,做到评判标准多元化。所里还允许科技人员参股、办企业,激发其创新创业积极性。
转型中的泉州,对创新人才求贤若渴。市里每年安排人才专项经费2000万元,对科研成果在泉州转化的装备所人才实行激励政策,并在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倾斜。
人才新政让装备所像磁铁一样,已吸引80多名海内外科技人才加入,其中博士18名,已组建8个科研团队,建起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系统等5个实验室,还有3个实验室正在建设。去年,泉州装备所先后被认定为福建省智能制造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福建省智能制造工业软件公共服务平台。
边招人、边建设、边科研、边转化,装备所建设加速度。海西研究院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装备所力争科研团队达10-12个,人数达120人以上。装备所还将发挥综合优势,以更灵活的人才使用模式,打造国内一流的装备制造高端创新平台、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开发和协作中心。
(记者 李珂)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