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1.6亿平方米石结构房须改造 三改造途径 补助标准不同
昨日是第八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泉州市地震局等单位联合举办文艺演出宣传“石结构房屋改造”——
核心提示昨日是第八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泉州市地震局与泉港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石结构房屋改造”宣传文艺演出活动。市地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石结构房屋抗震性能差,泉州市的石结构房屋总量有1.6亿平方米,涉及人口300多万,希望通过演出和现场的互动,向广大群众宣传石结构房屋的危害性、改造的必要性、改造的相关扶持政策以及地震科普知识。
泉州市须改造的石结构房屋不少。图为市区西郊新村的石头房。(张九强 摄)
现状:1.6亿平方米石结构房屋须改造
泉州市处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地震断裂带上,历史上,泉州湾海外曾经发生过8级大地震。与泉州一水之隔的台湾地区,中强地震频发,也对泉州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泉州市作为存在地震安全隐患的地区,却有1.6亿平方米的石结构房屋,遍布各地,涉及人口达300多万。石结构房屋抗震性能差,泉州市及周边地区一旦发生中强地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必将受到严重威胁。因此,石结构房屋改造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急需共同配合解决的重要问题。
昨晚,由泉州市地震局与泉港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涂岭镇党委政府、老年大学艺术团、泉港区地震办公室共同承办的“泉州市石结构房屋改造暨防震减灾宣传文艺演出”,在泉港区涂岭镇文化广场举行。
缺陷:石结构房抗震性能不足
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围绕该主题,市地震局就泉州市石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做了介绍。目前,泉州市不符合抗震要求、需要进行改造的石结构房屋,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及以前建造的,主要分布在中心市区、晋江、石狮、惠安、南安和安溪等地。
石结构房屋抗震性能差与其使用材料和建造方式有关系。石结构房屋即主要以石楼(屋)盖板、石梁、石柱、石砌体作为承重构件的房屋,以及在其上部楼层采用其他结构形式的房屋。闽南石结构房屋使用木、瓦、土等其他建筑材料的相对较少,且大多建筑用石材皆为粗加工,平面布局也较为随意简单,一般无正规设计,基本无抗震构造措施,施工工艺不规范,存在众多不利抗震的缺陷。在中强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石梁、石板断裂或石墙外闪等破坏,危及人身安全。
途径:三种方式助推石结构房屋改造
目前,泉州市石结构房屋改造主要有三种途径:成片改造、零星改造和修缮加固。对规划保留的、具有保护价值的石结构房屋和街区,主要进行房屋维修加固、完善配套设施、环境综合整治和建筑节能改造。对无保护价值的石结构房屋,主要采取成片拆除重新规划建设和鼓励权属人自行按照规划要求进行翻建,或采用相应技术措施进行加固的形式实施改造。
城市规划区、县城、建制镇镇区范围内,未纳入五年内改造计划,或规划进行成片改造但超过五年未实施,以及城镇规划区外的石结构房屋,在符合规划要求,并留足道路及公共设施空间的前提下,均可申请自行改造。
位于五年内改造、近期重点建设范围以及市、县、镇一级主干道控制范围区域内的石结构房屋,可按程序办理用地和建设手续,组织异地建设。
补助:不同区域改造 资金补助标准不同
记者获悉,处在泉州市不同区域的石结构房屋,其改造的资金补助标准不同。具体如下:
(1)位于城镇规划区范围的成片石结构房屋改造,可申请纳入城市棚户区改造,获得以下补助:约6000元/套的棚户区改造补助,受理申请部门:住建、财政;约6000元/套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补助,受理申请部门:发改。
(2)城市零星石结构房屋改造可申请纳入城市棚户区改造,获得约6000元/套的棚户区改造补助,受理申请部门: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
农村零星石结构房屋改造可申请纳入造福工程,获得3000元/人的补助,每户补助不低于10000元,受理申请部门:乡(镇)人民政府。
(3)城市低收入家庭、农村五保户和低保户家庭等低收入弱势群体在(1)、(2)项补助的基础上,还可获得一定的政府财政补助,受理申请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4)上述补助标准将根据中央、省、市、县当年度下达的补助标准进行调整。
(记者 黄雅珊)
- 台湾宜兰发生6.2级地震 晋江、福州、厦门等地有震感2016/05/12
- 七问防震减灾常识 关键时刻能救命! 2016/05/12
- 泉州石结构房屋改造引关注 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2016/01/25
-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完善停车场等配套建设2016/01/30
- 泉州-旧城改造路灯杆被拆 米仓巷没路灯居民心慌2016/04/13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