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厦门-警方捣毁3个假证窝点 8名民警清点了6个小时

www.ijjnews.com   海峡导报  2016-04-26 15:43
  

警方捣毁3个假证窝点 8名民警清点了6个小时

警方捣毁3个假证窝点 8名民警清点了6个小时

警方捣毁3个假证窝点 8名民警清点了6个小时

白天,他们游手好闲:时而打牌、时而打零工、时而泡茶聊天,看似不务正业。实际上,他们都有一份鲜为人知的主业,那就是做假证。

近日,厦门市公安局特勤大队连续出击,捣毁3个假证窝点,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

现象:假车牌和驾驶证变多

今年3月,厦门市公安局特勤大队在查缉假套牌机动车工作中发现,小车、货车甚至港澳台车辆等使用假车牌、假驾驶证现象变多,违法驾驶员获取假牌假证相对容易、成本低廉,且制假嫌疑人采用网上交易、线下邮寄的交易方式,隐蔽性较强。

3月23日,特勤大队在环岛路巡查中,拦下一部小车,开车男子神色慌张。经查,男子是无证驾驶,且使用假驾照。男子无证驾驶罚款1500元,使用假驾驶证罚款10000元,还面临行政拘留。

为此,市局特勤大队抽调精干警力,以查获的假号牌入手,循线追踪制假贩假窝点的中、上游线索,并初步掌握到3条制假证线索。但狡猾的犯罪嫌疑人采取制假窝点和暂住处分离的方式运作,给抓捕工作带来难度。民警介绍,抓这些制作假证贩子必须人赃俱获,才能更好取证。

特勤大队民警经过连续四夜五天的跟踪蹲守,才锁定制假窝点的具体方位。

冲击:一举抓获5名嫌疑人

民警说这些制假贩子一般藏匿于城中村,制假证处选址偏僻,和租住处挨得近,“平日他们打打零工,没活干就跟别人泡茶、聊天、打牌,看起来不务正业。实际上他们的主业是制假证,在暂住处排版好,再拿到制假窝点制作”。

经近两天的蹲守,3月19日,特勤大队冲击湖里寨上的一处制假证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彭某彪,男,30岁,湖南涟源人,缴获假印章45枚、钢印模具54个,假证成品、半成品450本和电脑、打印机、钢印机、剪切机等一批制假设备。

4月5日,民警循线冲击集美杏滨街道石厝村,该制假地点异常偏僻,抓获“夫妻档”犯罪嫌疑人彭某平,男,43岁;李某丽,女,41岁。4月11日,民警又冲击湖里区乌石浦二里的制假窝点,抓获“父子档”犯罪嫌疑人王某昌,男,48岁和王某波,男,26岁。四人都来自湖南双峰。

假证窝点应有尽有,令人触目惊心:假房产证、工商营业执照、驾驶证、机动车登记证书、健康证、餐饮服务许可证、房产证等,涉及很多政府单位和部门。

一些防伪系数高的证件等,因手头设备有限,贩子就把资料邮寄回设备精良和模仿度高的老家制作再邮回来。“假车牌一般在浙江制作好再邮过来,制假贩子基本以家庭为单位,相互间存在业务交叉。”民警说。

统计:8名民警清点6个小时

在现场,民警一共缴获假印章350枚,钢印模210枚,假证成品、半成品1500本,假机动车牌22副,伪造的药品经营许可证、机动车登记证书、国有土地使用证、房产证、居民户口簿、身份证、健康证、印章、营业执照等近700件及电脑、打印机、扫描仪、过塑机、钢印机、剪切机、字模等一大批制假设备。

为统计这些“战利品”,8位民警马不停蹄地清点,连饭都顾不上吃,连续奋战6小时,才清点完毕。

经查,犯罪嫌疑人彭某平系再犯,2004年3月,他曾因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理。

据嫌疑人交代,他们分工明确,有张贴、喷涂小广告,制造城市“牛皮癣”的“广告员”,像上述的李某丽就负责散发广告和接单;有负责与买主联系的“业务员”;有负责中间传递赚取差价又松散的“联络员”。制假贩子藏身于出租屋,不会与买主直接接触,违法行为已逐步职业化。犯罪嫌疑人一般采用手机短信、微信等联系方式,避免面对面接触,“下线”交易过程中一旦有风吹草动,“上线”立即逃遁。同时,犯罪分子还采用QQ等网上交易、线下邮寄的方式作案,作案隐蔽性强。

民警介绍,制作1本假证的成本在20元左右,经转手到买主手里则高达150元至500元不等。

目前,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分别由湖里和集美分局审理中。

警方提醒

购买使用假证也违法

民警表示,厦门警方将继续对各种制贩假证、假公章的违法犯罪活动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无论以何种形式进行的制贩假证、假公章违法犯罪活动,一经发现将坚决予以严惩。

同时,警方也提醒市民,依照相关规定,购买、使用假证件同样属于违法行为,一旦查实将受到罚款、拘留等治安处罚;如果涉嫌使用假证实施诈骗等行为,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市民千万不要碰触假证件,以免追悔莫及。

警方也呼吁,希望广大市民群众及时举报各种制贩假证章的犯罪窝点,对提供线索协助警方破案的,将根据相关规定予以奖励。

标签:
稿源: 海峡导报  编辑: 吴择吴择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