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收购、互联网+ 已成体育产业升级新利器
4月20日,在中国体育品牌之都福建省晋江市举行“中国鞋都”2016年全球鞋业暨体育产业发展趋势论坛,来自意大利、英国、越南、韩国和国内及台湾地区的体育产业专家、企业代表和媒体负责人,共同把脉体育产业未来黄金十年的发展走向与潮流趋势。未来十年,中国5万亿体育产业的机会在哪?来自国外的先进技术如何助推中国体育产业大提升?这些热门话题,都成为在场嘉宾关注的焦点。
“晋江系”延揽体育产业上下游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预计在2025年,体育产业规模总值将达到5万亿。这也意味着,未来十年将成为体育产业的一个黄金时期。
提及国内知名的运动鞋服品牌,人们很容易想到安踏、特步、361°、乔丹、卡尔美、喜攀登等,而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品牌则全部来自晋江。这个福建泉州下辖的县级市是如何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体育产品品牌之都的?
晋江拥有21个体育用品的上市企业、42枚国家级体育用品品牌,在体育产业市场规模迅速扩容的大背景下,“晋江系”运动鞋服品牌在体育产业链条上的布局也越来越深。从产品领域到体育赛事运营、体育培训,从体育制造业到体育服务业,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跨界和收购成为晋江系体育产业升级的利器:在安踏成为NBA的授权商后,又收购意大利运动品牌斐乐、英国户外品牌斯普兰迪,今年又与日本运动品牌迪桑特、企业伊藤忠商事达成合作;特步宣布与主营体育赛事运营的智美集团进行深入合作,运营2015年至2017年的城市系列马拉松赛事;贵人鸟也在去年开始和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合作,并成立了专门的公司——康湃思,主要进行校园赛事的运营、赛事传播及体育培训等项目。
跨界布局体现晋江系体育品牌雄心,通过对体育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晋江系”品牌实现了从“传统运动鞋服制造及品牌经营”向“以体育服饰用品为基础、多种体育产业形态协调发展的体育产业集团”升级。
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李建辉表示,打造体育城市契合晋江现状,更是着眼晋江未来。晋江将全面规划体育城市的发展,推动“体育+”,让体育城市成为晋江又一张响亮的名片。
东南亚制造PK中国制造
尽管中国体育产业市场拥有无限商机,但挑战也同时并存。2012年,阿迪达斯和耐克关闭中国的代工厂,关于“东南亚制造”的讨论甚嚣尘上。过去20年的制造业属于中国,而往后的20年,不少东南亚国家也在争抢这块蛋糕,鞋类出口国际竞争加剧,中国制造还有哪些优势?
安踏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的体育产业有相当的基础,未来将以“工匠精神”的角度,加上智能科技的技术,确保中国制造的体育产品走在世界的前沿。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石碧认为,面临激烈的竞争,作为体育品牌核心要地,中国晋江也在通过“体育赛事与城市旅游融合、体育制造业与工业旅游融合、全民健身与休闲旅游融合”三个途径来推动体育与旅游深度对接融合,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产业转型和城市升级。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表示,这次的体育产业博览会上,我们看到晋江的体育企业361°与百度跨界合作,联合成立“大数据创新实验室” ,全面拉开双方在智能运动装备领域的部署大幕,并携手乐视体育,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运动生态系统,将整体发展与“互联网+体育”生态融合嫁接,以此领跑行业;贵人鸟通过投资“虎扑网” ,联合景林投资成立体育产业基金,探索“互联网+体育制造业+体育服务业+文化传媒+金融”的新模式,智能制造和互联网已融入了晋江的体育产业。
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产业经验也极为重要。韩国国际文化交流协议会中国支会长张世焕认为,中韩体育产业应携手同行,应对挑战。来自意大利机械人自动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顾问Angelo Taurino则认为,中国的体育产业制造工厂,应与欧洲最前沿的高科技产品结合,他认为,科技研发与自动化的运动产品制造设备,可将传统产业的工作效率提高五倍,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文/图 记者 赵仲炜)
中国·晋江鞋业发展指数发布
经过三个月的试运行之后,中国·晋江鞋业发展指数在18日晋江鞋博会的开幕式上正式对外发布,这也是国内首个针对鞋业和鞋产品的综合指数,成为行业发展态势的晴雨表。“晋江鞋业拥有很完善的产业集群,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引领性,这是编制中国·晋江鞋业发展指数的先决条件。”编制团队负责人、中国商业统计学会市场调查与教学研究会副会长蒋剑辉表示。
(赵仲炜)
- 晋江 以工匠精神打造体育城市2016/04/25
- “鞋博会”升级“体博会” 晋江全力打造体育名城2016/04/25
- 晋江“体博会”:全球打响城市品牌2016/04/25
- 体博会 随手拍活动完美收官2016/04/23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