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正文

千年总要走一回(涨姿势!)

www.ijjnews.com   晋江文化产业网  2016-04-21 17:11
  

  4月19日,@长城参加晋江文化产业微信公众号举办的“晋江谁最懂得玩”活动,为我们设计了游玩晋江安海的一日游路线(详见《走过长桥品美食(吃货必看!)》一文),反响热烈!在福建省档案馆工作的@陈咏民看到该文,也挥笔推荐了一条晋江一日游路线,他说:长城以安海美食为线索为大家设计一日游路线,我就从另一角度带大家游玩晋江安海吧!@陈咏民设计的路线除了介绍大家所熟知的安海必游之地外,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小巷、建筑、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千年总要走一回——晋江采风一日游

  很久以来就有一个愿望,那就是,邀请爱好旅游的福州同事朋友到我的家乡晋江古镇安海,去领略安海的古镇风采,因为千年古镇安海是“闽南文化”的核心区域之一,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异常丰盛。

  乘动车,游古镇,这个心愿随着福厦动车的开通而得以实现了,我决定带着他们,从北到南,即沿着“龙山寺——三里街——五里桥”这条经典旅游走廊,再深入大巷小巷,全面深入地探访这个闽南古镇。真是“一日游,永难忘!”

  1龙山禅寺熏佛香

  △龙山寺:“一片慈云”在心中

  千年古刹龙山寺,“天竺钟梵”石牌坊,还有“龙山宝地”古碑刻。这天适逢农历三月初一,弟子信女香客特别多,寺里寺外香烟缭绕,热闹非常。

  △清代道光年间雕刻的石狮子

  我首先隆重推介寺门前的两尊石狮子,这可是清道光年间雕刻的精品,狮身上还有铭文呢。前殿东西两侧墙上的“二十四孝”石刻“连环画”,多么精美细致的图案、人物、景物,还有那采用整块青草石雕成的“螭虎窗”、抱鼓石,令人叹为观止的清代闽南石雕艺术!

  △龙山寺清代石鼓

  这都是龙山寺的瑰宝啊!

  △龙山寺“廿四孝”石刻

  就连钟鼓楼内的石柱也是清代的遗存。大家听我讲解,听得津津有味,听得入迷,而三位手执高级照相机的年轻人赶快连连按动快门,也有的用手机拍摄自己喜欢的景物。他们说,寺虽不很大,但有“感觉”,是一座真正的古刹!进到中殿,重点观赏那一对清代蟠龙石柱,说它是闽南地区最精美的石雕龙柱一点也不过分。

  △龙山寺清代石雕龙柱上的仙人雕刻

  你看那活灵活现的龙身,那穿云破雾的神态,那彩云间的仙人、童子,无不精美绝伦!

  客人们忙问,最珍贵的明代木雕金身千手千眼观音在哪里?就在大殿正中的玻璃佛龛里,可惜没开灯看的不太真切。台北龙山寺,鹿港龙山寺等都是从这里分炉而建的。随后大家又到后殿,参观游览,殿顶的闽南多彩剪瓷雕也引起大家浓厚的兴趣。还见到高大的“鞭芝花”已开始绽放红花。

  △龙山寺“鞭芝花”开了

  △安海龙山寺

  2“石井书院”阅历史

  告别千年古刹,我们一路从型厝村直下三里长街,我指着路旁门牌请大家看:“中山北路”,大家哑然失笑!这么窄的“小巷”,也叫“中山北路!”是啊,像国内的城市一样,大都有中山路,而且安海镇还细分为“中山中路”、“中山南路”呢,这也可证明安海近代以来就是一个十分繁华的城镇。

  △安海廿四境之一的“鳌头宫”

  我们经馆口巷前往“石井书院”参观,路过通天巷对面的鳌头境小小的“境主公宫”,看到最近刚刚恢复的楹联,是历史学家顾颉刚二十年代到安海考古时发现的,他曾在《泉州的土地神》一文中写道:“安海土地庙鳌头宫的楹联不是外地土地庙常见的‘公公十分公道,婆婆一片婆心’而是‘天下无双大老,世间第一正神’”。这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原有的楹联早已不知去向,如今这对新刻的黑石楹联,是由安海乡贤鳌头境蔡载经老先生提供资料、由本境蔡祖慰、龚培群先生捐资复建的。

  新修缮竣工开放不久的“石井书院”,恢复了历史原貌,安海乡贤许集美先生题写匾额。安海石井书院是泉州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保存也最为完好。这里也是“朱文公祠”。

  △安海“石井书院”大殿内景

  “鳌头石井书院”碑记和八角井是在重修过程中重要的新发现。石埕院中,只见老树发新枝,几方明清古碑记、杏坛石碑也都用玻璃罩保护起来。东西庑廊是“二朱过化”和安海建镇880年以来历史文化图片、文物展,中殿东西各有两间厢房也陈列安海石井书院和文教历史相关图片、文物、模型。大殿中有朱松、朱熹父子的塑像,上面高悬三块牌匾。殿西侧陈列的一架仿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兴趣,纷纷与它合影留念。大家对安海的历史文化都兴趣盎然,东畔的安海民俗图片展也深深地吸引了我们。

[1]  [2]  下一页  尾页
标签:千年|安海|晋江|龙山寺|石敢当
稿源: 晋江文化产业网  编辑: 颜英婷颜英婷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