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街镇动向 >>正文

据传南宋皇帝夸这井水甘甜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6-04-10 10:54
  

宋元古官道还有百来米在营边村和冷水井村之间

据传南宋皇帝夸这井水甘甜

“千年营边古桥宋元时期的‘国道’”追踪

  晋江新闻网4月10日讯 报道了《千年营边古桥宋元时期的“国道”》(详见本报4月5日7版)后,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关注,不少读者纷纷询问,现在的官道还有遗存吗?

  就在记者想再度探访时,晋江市谱碟研究会的黄水山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他说:“现在仕春村的冷水井自然村,还保留着一段古官道,应该是这条官道现在仅有的一小段了,非常难得。”

  这个消息让记者颇为激动,近千年前的古官道到底长什么样子呢?昨日,记者在黄水山的带领下来到了冷水井村和营边村交界的地方。

  和想象中的古朴、恢弘有些出入,现存的近百米古官道就在一处低洼的菜地里,上面覆盖着厚厚的植被,已经无法行走。我们走到菜地低处的田埂间,可以从侧面看到这截古官道用花岗岩石条垒成的路基还裸露在外,但已经风化厉害,又黑又黄。

  难得的是,古官道上还保留有糖水灰块。“这种糖水灰是糯米、糖加上灰,经过搅拌、捶打、压制而成的,非常坚固。”黄水山说,在古代建筑中,糖水灰可以让建筑物更为结实,在泉州地区常常用于建造墓地,房屋地基等等。“这也可以看出当年修官道的不易。”

  事实上,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沧桑的石条,未必是宋朝至今的。在冷水井村口,记者发现了一块裂成两截的古代大石碑。在村口闲聊的阿嬷们热心地提来清水浇在石碑后,记者才依稀辨出这是一块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立的《重修冷水井大路并桥碑记》。由于风吹日晒,上面的字迹大部分早已模糊不清。阿嬷们说,相传村里有一条古官道经过,嘉庆年间有对古官道进行了修复,所以立下此碑。

  “冷水井村是宋元官道的一部分,虽然官道基本上没了,可是一些历史遗迹,还是可以证明的,比如冷水井村的冷水井和‘相公宫’。”黄水山说,冷水井村原来叫“双和铺”村,后来因为冷水井而改名。

  一口冷水井有何魅力,能让村子因它而改名呢?原来,这又是一个与皇帝有关的故事。据传,南宋幼主赵昰逃亡到了冷水井村后,在村口的“相公宫”休息,随从们在旁边找到了这口老井,将井水呈到赵昰面前时,他迫不及待地大口喝了起来。这井水甘洌冰凉,幼主不禁脱口大呼:“哇,好凉爽的井水哟,真甘甜,真是好水!”赞美之辞溢于言表。因为普通话里的“凉”与闽南话的“冷”音近,村里一些德高望重的人听了赵昰的话后,便聚在一起商议,决定把“双和铺”村名改名为“冷水井”村,并一直沿用至今。而“相公宫”里的那尊相公爷,也因为皇帝的“御赐”,身上穿着金黄色的龙袍,头上还戴着皇帽。

  在热心阿嬷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村里那口冷水井。这口井的井栏粗糙,井口宽大,井墙是用花岗岩条石砌成的,已长出绿色的苔藓,看上去貌不惊人。

  “这口井的水质非常好、出水量也大,以前养了我们全村人。”李丽珍阿嬷说,以前只要有经过村口的人,都要找人借来水桶打一桶水喝,“大家都说这井是皇帝井,这水是皇帝水,现在虽然家家户户都有自来水,可村里的人,有个红白喜事,还是要到井里打一桶水回去,这已经是习俗了。”

  曾经通山达海的古官道将中国大地紧紧串在一起,如今仅凭着一点点遗迹,我们无法走进时光隧道,也无法遁入历史长河,这样的结果让人唏嘘,可这些历史遗存仍用千年的韧劲展示着自己的风貌。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趁着春日好时光,去走走,去看看。

  桥上榕树的自白

  “那榕树是长在桥上吗”“因为有那几棵榕树,营边大桥才更能显出古桥的韵味”“那几棵榕树和古桥真是相得益彰”……《千年营边古桥宋元时期的“国道”》报道刊发后,很多网友却对古桥边和桥上的老榕树赞不绝口。而桥上的三棵古榕树又是怎么说的呢?一起来听听看。

  我们三棵树或是宋元官道树后裔哦,一棵长在桥的北边边,另外两棵是从营边桥的石墩缝缝里长出来的,顽强地生根发芽,形成了浓密的大树冠,遮挡了古桥的大半真容。可是很多人都喜欢我们,他们说古朴的石桥、大大的树冠、流淌的溪水,让石桥古树成为一幅颇具古意的水墨画,完全就是perfect(完美)组合。

  一听我们自称古榕树,很多人不太相信,因为在晋江榕树挺多的,我们身量并不大,怎么就能称得上“古”呢?其实对于人类来说,我们真的年纪不小了,虽然没有古桥(距今约八九百年)的年纪大,可经过晋江农业局专业人员的树龄测定,我们可都是在100年以上呢!

  对于我们的来历,我们还是颇为得意的。要知道在宋元直至明时期,营边大桥可算是泉州通往厦门、广东的重要桥道之一,是当时的官道,也就是现今的“国道”,这也意味着我们极有可能都是宋元时期古官道树的后裔呢!

(记者_曾舟萍_陈巧玲_文/图)

标签: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吴晓婷吴晓婷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