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日本自卫队潜艇“潜”入菲律宾 背后包藏野心

www.ijjnews.com   新华社  2016-03-20 12:50
  

  菲律宾军方重启苏比克湾军事基地用途(资料图)

  日本海上幕僚监部近日称,日海上自卫队一艘潜艇15年来将首次访问菲律宾苏比克湾,参加19日开始的年度公海演练。同行的两艘护航舰还将首次造访越南金兰湾。

  去年以来,日本通过联合军演、提供装备、“声援”等手段不断与菲律宾等国互动,并积极渲染和炒作南海问题,无端影射和指责中国。

  专家指出,日本并不是南海问题当事国,但一系列举动背后都体现出其欲插手南海事务、加强在南海军事渗透的野心。这种“活跃”背后隐藏着日本“军事扩张”倾向,值得警惕。

  【插手南海】

  去年以来,菲律宾和日本在军事领域“互动”颇为频繁,两国多次举行联合军演,其中不少军演都是首次举行。

  专家特别指出,去年6月在南海举行的联合军演中,日方一架P-3C反潜巡逻机接连两天抵近我南沙礼乐滩附近飞行,显然是日本插手南海事务的重要动向。

  今年2月29日,菲律宾与日本签署军备协议。日将向菲供应军事硬件、相关技术和二手装备。这是日本首次与东南亚国家签署防务合作协议。

  菲方上周还表示,将从日本租赁5架教练机在南海巡航,“以保护菲领土主权”。这也是日本作为南海问题非当事方,再次“掺和”该地区事务。

  此外,安倍政府近年来还主动加强与越南等国的军事合作,包括军舰访问、提供二手巡逻船等。

  中国社科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杨丹志指出,去年下半年以来,日本明显调整了其在南海地区的政策,加强了介入力度。

  “日本与一些国家的合作逐渐从‘功能性’转化为‘战略性’,其意图是增强日本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影响力,”他说。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朱锋说,目前日本政府的南海政策核心依然是联合美国及一些南海周边国家对中国施压,以此遏制和对抗中国。

  外交学院教授周永生认为,日本和中国在东海存在领土争议。介入南海事务,从某种角度上说,可以缓和日本在东海问题上面临的压力。

  “日本希望通过渲染和炒作南海问题,把中国引入与一些国家进行对抗这样一个‘泥潭’”,他说。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本月1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日本不是南海有关争议的当事方,我们对其行动保持高度警惕。我们敦促日方谨言慎行,不要做使局势复杂化、有损地区和平稳定的事。”

  1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日本在南海问题上没资格说三道四。

  【警惕军扩】

  日本海上幕僚监部称,一艘“亲潮”级潜艇和两艘护航舰将赴菲参加本月19日开始的演练。该演练将持续到4月27日。

  此外,日本防卫省还将派出最先进的“苍龙”级攻击潜艇参加下月的日澳联合军事演习。分析人士称,此举意在争取可能高达370亿美元的军售大单。

  此前据日媒报道,日本新安保法案或于3月底正式实施。专家称,这无疑将助推日本加强自卫队的军事活动,涉及范围不仅包括南海,还有东海及印度洋等地区。而“军备出口”则是将日本打造为军事大国跨出的实际一步。

  他们指出,这些举动背后凸显的是安倍政府想要加强本国军事影响力的意图,其中蕴含的“军事扩张”倾向值得警惕。

  军事科学院日本问题专家江新凤研究员认为,在安倍政府的推动下,日本的军事政策已经出现调整,实际动作也已“配套”跟进。

  “日本目前正处于国家转型期,其目标就是成为拥有军力、可发动战争的‘普通国家,”江新凤说,“由于美国也在推行其‘亚太再平衡’战略,所以日本正好借了美国的‘船’出海,迈出转型的实际一步。”

  去年9月,日本执政联盟凭借议席优势,在国会参议院强行表决通过以行使集体自卫权为核心的安保法案。日本从此彻底抛弃“专守防卫”国策。这一法案也被反对者称为“战争法案”。

  不仅如此,安倍政府今年的首要目标就是修改束缚日本行使武力的和平宪法。如果这一图谋得逞,日本将彻底摆脱二战后在军事上所受的束缚,在军事扩张的道路上更加没有顾忌。

  本月1日,一些菲律宾籍“慰安妇”受害者在日本驻菲大使馆门前集会,抗议两国加强军事合作,认为这可能导致菲律宾人再度遭遇战祸。

  “许多遭受过日本侵略国家的历史惨痛回忆还没有完全消除,日本的做法只会激起民众不满,”杨丹志说。(郑昊宁)(新华社专特稿)

标签:自卫队|潜艇|背后|南海|中国|地区
稿源: 新华社  编辑: 颜英婷颜英婷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