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开局之年 福建这么干
福建“十二五”的成绩来之不易,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
为实现以上目标,这七个关键词请牢记在心↓↓↓
关键词1:升级创新
注重从供给侧发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落实《福建省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推动主导产业强龙头促配套,重点产业提质量创优势,新兴产业加速度上规模,大力推进“互联网+”。
●制造业: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完成技改投资4800亿元,抓好500项重点技改项目;推进智能制造试点和“数控一代”创新应用示范工程,推动纺织服装、鞋业、食品、建材等行业实施“机器换工”。
●新产业: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和创新示范工程,培育新的产业接续和支撑力量。
●新业态:推动互联网经济创新发展,加强“数字福建”建设应用,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
●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转变、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鼓励发展快递业,支持金融业发展,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再融资和债券融资,促进资产证券化。
设立总规模60亿元的养老产业投资基金,全省养老机构超过1260家、养老床位达到16万张。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强化创新对提高供给质量的支撑。
一是激活创新主体。落实和完善鼓励创新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投入;
二是拓展创新平台。打造一批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新型众创空间。发展技术转移服务,促进科技成果对接转化;
三是完善创新机制。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机制。推动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
●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供给效率,加大“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帮扶力度。
关键词2:有效需求
●投资: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300亿元,完成工业投资8300亿元,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领域投资。
●消费:落实和完善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促进旅游、信息、汽车、健康、养老、教育、文化等消费。
把房地产去库存摆在突出位置,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
●出口:支持发展跨境电商,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加快“单一窗口”建设,创新口岸查验机制,实现通关提速降费。
关键词3:统筹发展
●科学规划建设管理城市。
一是强化规划。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注重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推广“多规合一”。
二是规范建设。实施宜居环境建设项目5000个,完成投资1500亿元以上。实施新一批市政提升“五千”工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大力发展综合交通。新建公共停车泊位2万个以上。
三是完善服务。推动管理方式向社会公众参与的“多元治理”转变。
●优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布局:推进福州、厦漳泉大都市区建设,做大做强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推进漳州、三明、莆田、南平、龙岩和宁德等区域中心城市发展。 有序推进县城扩容提升,抓好不同类型的新型城镇化试点。
●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守住美丽乡村的精神文化地标,实施新一轮“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支持转移人口购房租房。
关键词4:改革开放
●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和前置审批。
●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扩大“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成果。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施闽商回归工程,支持民营资本以多种方式进入基础产业、社会事业以及特许经营领域。
●鼓励发展投资基金,支持重点领域建设项目开展股权和债权融资。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促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平潭、厦门、福州三个片区彰显特色、差异发展。
●围绕“三区一门户一基地”的战略定位,高起点推进福州新区建设。
●发挥对台独特优势,加快平潭开放开发
●推进厦门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促进岛内外一体化和厦漳泉同城化,发挥经济特区龙头带动作用。
●落实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台车通过客滚航线入闽常态化行驶;加快向金门供水工程建设;加强闽台关检合作,促进人员货物往来便利化;办好第八届海峡论坛。
关键词5:保护生态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构建环保绩效考核制度,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落实生态红线管控制度。
●实施重点流域生态补偿办法,完善生态保护绩效与资金分配挂钩机制。
●植树造林100万亩,建立水土流失治理长效机制,完成200万亩治理任务。
●让子孙后代永享“清新福建”。
●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严格落实环保监管“一岗双责”,实施200项重点节能工程。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支持发展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落实水资源“三条红线”,加强水质、水量、节水管理。
关键词6:民生实惠
●全面实施两孩政策。
●全年实现脱贫20万人,安排“造福工程”搬迁任务25万人。
●新增城镇就业55万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养老、医疗保险从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
●全面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一体化和设区市统筹,加强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等制度衔接。
●办好投资267亿元的22件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新增幼儿学位3万个。
●建设“食品放心工程”。
●深入推进医疗保障、药品流通体制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办医。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因地制宜建设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大力支持文艺创作,发展文化产业,壮大体育产业,积极发展老年体育。
●完善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关键词7:政府服务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权力运行网上公开。
●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
●协同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
●深化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提高执行力,推进“四下基层”“马上就办”,创新服务、精准服务、并联服务。
●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把廉洁从政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确保权力在阳光下廉洁运行。
于伟国说:“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强动力、惠民生、防风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十三五’发展再上新台阶开好局、起好步。”
去年我省财政的钱都花在哪了?
预算报告是这么说的
屏山君先普及下知识。每个家庭要过好日子都要记账,要有一本记录家庭成员开支的“家庭账单”,对自己的柴米油盐、教育、医疗支出算一笔账,安排要妥妥的。而对于全省这个大家庭,也有一本关乎国计民生的“账本”,即预算报告和草案,用来记录财政的钱是怎么来的、怎么用的、下一年的收入和支出是怎么安排的。
昨日开幕的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印发了《关于福建省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代表们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据快报统计:2015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143.71亿元,比上年增加315.31亿元,增长8.2%。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44.08亿元,比上年增加181.87亿元,增长7.7%。
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95.77亿元,比上年增加689.07亿元,增长20.8%。
去年省级财政主要办了这些事,有图有真相,可要瞧仔细喽。
在经济下行压力大、财政收入相当困难的情况下,2015年我省财政收支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这其中,当然少不了财税体制改革的一份功劳。是啊,财政收入由中高速变成中低速,钱袋子瘪了,如何稳增长、管老百姓的吃饭,要问改革拿“红包”。不瞒您说,我省的财税体制改革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前列,13项重点改革铺开,成效杠杠的——
亮点一: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全省共清理336.59亿元,收回资金重点用于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
亮点二:改进财政支持方式。设立省产业股权投资资金,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试点范围,增强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本的引导带动作用。
亮点三:防风险。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摸清政府存量债务底数,并做好我省首个自主发债年政府债券发行工作,圆满完成全年199亿元新增债券和1150亿元置换债券发行任务。
说完去年的事,该谈谈今年的预算草案啦。政府预算是反映政府工作的一面镜子,那么,通过阅读政府预算,我们能得到哪些重要信息呢?
根据2016年预算草案,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474.56亿元,比上年增加330.85亿元,增长8%。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24.35亿元。
在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今年财政收入压力较大,增速趋缓,政府应精打细算,过紧日子,才能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确保重点领域和民生支出。
- 福建:预计2016年GDP增速为8.5%2016/01/11
- 2015年福建省GDP为2.59万亿元 同比增长9%2016/01/11
- 各地"十三五"规划蓝图初定 14省区欲申建自贸区2016/01/09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