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晋江时政 >>正文

提案扫描:创建文明城市重在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6-01-06 09:27
  

  提案扫描

   创建文明城市重在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提案者:民进晋江市总支

  提案内容:创建文明城市,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是晋江打造宜居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一个城市只有人人讲文明、人人做文明,真正做到“人人是形象、户户是窗口”,才是真正的文明。因此,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的关键。

  对于市民的部分不良文明习惯,有的是在思想意识上“视其小、言其轻、忽其微”,觉得扔一片垃圾、吐一口痰,看起来都是小事,但是众多小恶习便构成一个不文明、不整洁的家园。市民的文明素养不够,是他们没有在思想上建立起防卫体系,因此革除不文明的陋习必须从小事做起,从娃娃抓起。德育教育需要家长、老师和社会各界的人们以身作则,让孩子们从小在一个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让孩子们从小养成高素质,是在未来保证晋江市民素质不断提升的根本基础。建议,晋江市各中、小学校要将文明素质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并且与家庭联动,引导家长做子女的文明表率,同时督促、帮助家长消除陋习,倡导文明习惯,共建文明家庭;晋江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通过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学教活动,来进一步加深文明意识教育,努力使市民的认识有一个较大的改变。其次,通过建立社区文明市民夜校,以之为阵地,对市民进行普及性、经常化的文明教育;对农贸市场、建设工地、商贸、餐饮等外来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行业和单位,本着谁经营、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组织进行教育活动。

   充分发挥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职工主体作用

  提案者:晋江市总工会

  提案内容:一个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强市,民营企业是晋江实现制造向“智造”转型的主导力量。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打造晋江版“中国制造2025”过程中,需要与职业教育、企业职工培训、再就业结合起来,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新型产业技术工人队伍。

  建议把技工队伍人才培养工作纳入晋江市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加快政府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着力破除影响技工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服务企业转型升级、激发技工队伍创新活力中体现政府作为。要建立技工队伍人才培养联席会议制度,打破部门壁垒,整合各方资源,加强政策协调、工作协商和信息沟通,切实加强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领导,不断创新技工队伍培养机制,构建以政府整体规划为指导、市场需求为导向、职业教育为基础、校企合作为纽带、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开放化的技工队伍人才培养体系。政府在评优推先中,设置一定比例的企业技术人才先进评选,组织开展“首席员工”“首席技师” “晋江市杰出技术工人”等评选活动,由人社、工会等部门牵头组织开展,以市政府名义给予表彰。积极推荐优秀技术工人享受政府津贴,并破格晋级,推荐授予“劳动模范” “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不断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政治地位。

   发挥侨力资源优势,助推“海丝”建设

  提案者:晋江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提案内容: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丰富的侨力资源是晋江融入“海丝”建设的突出优势,因此,合理利用侨力资源,打好“侨”牌,发挥好晋江海外华侨华人在构建政治互信中的释疑解惑作用,在双边经贸合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牵线搭桥作用,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融合发展作用。

  建议做好侨务工作,引导华侨华人合理定位;依托华侨华人,推进“海丝”项目落地;挖掘侨力资源优势,整合融入“海丝”建设盘子;传播合作理念,推动政治和人文交流。

  利用华侨华人与住在国政府的良好关系,发挥海外侨胞熟悉晋江和住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的优势,利用侨商的商业网络和人际网络,引导更多侨商参与晋江与住在国的经贸往来。政府搭建开放平台,使侨商成为直接行为主体,或者成为晋江企业和沿线国家企业合作的中介纽带,实现在交通运输、港口与产业园区建设中强强合作,借助华商力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一方面将晋江侨商已经或正在进行的国际合作项目予以整合、提升、拓展,纳入“海丝”建设的盘子。另一方面通过海外华商整合世界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发挥其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在晋江的经济发展中寻找新机遇,并将其融入到相应的“海丝”项目上。注重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华侨华人社团特别是晋江籍社团建立密切的联络,实现资金、人才、信息、人脉、项目等方面的合作,提高开拓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的成效。

  (记者_陈海勇 董瑞婷 董严军)

标签:提案|创建文明城市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