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吃“螃蟹”的勇气 引智、立制、建平台
——“操盘手”如何做好顶层设计?晋江市领导这样说
晋江新闻网12月15日讯 日前,晋江市“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推动转型升级”专题培训班(第二期)圆满结业。5天时间里,深圳吃螃蟹的故事深入人心,作为晋江的“操盘手”,顶层设计关乎未来的发展方向。晋江市领导表示,要怀揣着吃螃蟹的“勇气”,引智、立制、建平台,让诚信、谦恭、团结、拼搏的晋江精神再升级。
“深圳能取得如此成绩,在于他们从不局限于一时一域,始终做到解放思想、开放观念、放眼世界、放眼未来。我们就是要学习这种超前的战略眼光和思维方式,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敏锐的前瞻性做好顶层设计。”晋江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曾清金说,向“深”看,晋江要从四方面发力:一是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二是着力打造一流的发展环境;三是构建大监督、专业化廉政监督机制;四是更好地集聚天下晋江人的智慧。
增智、引智、建智让晋江“脑洞”大开
在引智方面,曾清金认为,晋江籍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多达30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涌现出一大批政坛精英、商界翘楚、学术泰斗、文化俊彦,声誉非凡、成就斐然,打造了实力雄厚的“晋江人经济”,“这是我们的宝贵资源,要全面实施‘回归工程’,变‘晋江人经济’为‘晋江经济’。”
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史思泉建议,教育作为首要民生,晋江转型升级步伐要走得更快更稳,必须使教育事业发展与转型升级目标相适应或适度超前。大学是城市之光,要加大扶持本地两所高职院校的力度,加快建设福州大学晋江校区;要充分挖掘晋江文化、旅游资源禀赋潜力,积极探索“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金融”“文化+旅游”“文化+体育”“体育+旅游”等跨界融合模式。
晋江市委正处级干部罗云认为,要下决心引进一批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学历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从而奠定晋江未来发展趋向,夯实发展基础;要下工夫培养一批本土型、成长型、潜力型、实业型企业管理、制造创造类人才,保证晋江企业和社会事业后继有人;要下力气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使人才进得来、留得住、有用武之地。
晋江市委副处级干部张文节提出,晋江要做好三篇文章,首先是增智,官员和企业家都要充电、深造;其二是引智,面向全国引进各领域的专业知识人才;其三是建智,引进民间的智库咨询公司或建立官方智库。
“有形手”“无形手”政企互动“手拉手”
对新一轮转型升级,除了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晋江“操盘手”,还要打造新型政企关系,推动政府“有形手”和市场“无形手”握手,这就需要进一步出台更为灵活的体制机制。
晋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连泉富建议,晋江要突出规划引导,研究出台五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引领提升产业发展层次;要突出政策激励,吸收深圳等地做法,出台简化、管用的政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晋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庄天怀用“能聚八方才,敢为天下先”来形容深圳给他留下的印象。他说,服气但不泄气、知难但不畏难,晋江要理思路、重筹划,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包括做好“十三五”规划和相关产业规划和配套扶持政策等;要抓改革激活力,加大政企互动,建设有效市场和打造有为政府,简政放权,形成良好的政企互动;要优环境、补短板,进一步汇聚天下英才,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发展中介服务机构。
深圳金融业的发展成功催生了众多科技型企业,当前正大力发展众筹。晋江市政协副主席洪元程建议,引导民间资本通过政府监管的众筹平台为好项目好企业投资,解决创新型企业融资难,促进民间金融正规化,“晋江民间资本多、投资难;小微企业多、融资难,众筹可解决‘两多两难’问题。同时,晋江每年有大量大学生毕业,也有大量国家专利技术未转化,大众创业不缺人才和技术,缺的是资金,众筹可助力众创,有效推动新一轮创业潮的涌现。”
一“实”一“虚”两平台
转型升级铺路石
转型升级,最关键的是依靠创新驱动。深圳之行,学员们感受最深的就是创新,而创新恰恰是晋江较为薄弱的环节。
晋江市委常委陈晋永建议与深圳搭建一批对接平台。一是政策对接。科技部门要首先出动,利用目前干部挂职的有利优势,更加密切与深圳科创委的沟通交流,小批次、针对性组织干部去学习取经,重点研究创新方面的政策体系、操作措施;二是活动对接。组建专门团队,全方位对接深圳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把一些创新机构、创新团队引来晋江办活动、对接项目;三是产业对接。深圳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5个未来产业,其中有一大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有的可能刚起步,有的规模还不大,可以引导晋江企业家来对接,与这些成长型企业合作;四是平台对接。深圳的科研平台、产学研平台资源非常多,这也是我们的重点对接对象之一。
学习深圳经验,关键是人才创新理念,“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晋江市政府副处级干部黄少伟提出构建“一实一虚”两个平台。“一实”即在与哈工大、中科院合作的基础上,借鉴深圳虚拟大学园的做法,引进更多知名院校及创客团队,把智能产业园的创新平台做实做大做强;以龙头企业的智能化改造、项目引进、示范应用为抓手,构建智能装备产业链体系,形成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一虚”即通过政策引导,通过深圳的人才中介机构或创新载体,探索在深圳组建晋江智库;借助深圳业已成熟的创业苗圃、创客空间、创客社群等创新服务平台,主动把晋江的智能化改造需求、项目等在深圳进行推介、对接、孵化,条件成熟再在晋江落地,破解晋江引才难的困局。
(记者_刘莹莹)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