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宁德——中国扶贫的闽东样本
宁德扶贫仍存在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加大、部分困难群体难以“齐步走”等问题,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精准扶贫,攻坚克难
未通公路时的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旧景(图上左资料图片)、现在的下党乡,修竹溪畔的水泥路已经通车(图下左)、溪水潺潺,民居整洁清爽的下党乡(图上右和图下右)(拼版图片9 月10日摄)
行百里者半九十。宁德30年扶贫攻坚成效显著,但与全国多数地方一样,脱贫工作远未大功告成。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仍存在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加大、部分困难群体难以“齐步走”等问题。聚焦特殊困难群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闽东畲族群众同步实现小康,宁德扶贫工作正进入新的攻坚阶段。
整村推进瞄准“痛点”
刚刚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又一次就扶贫工作做出重大部署: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面对“十三五”扶贫攻坚“决胜战”的到来,近年来宁德扶贫思路适时调整,从几家几户到突出整村推进。“一帮三年”的整村推进战略去年进入第四轮,全市33个市级重点村,由厅级领导与市直单位挂钩,下派干部担任第一支书,每村拨给20万元专项资金。帮扶部门负责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谋划发展路子,筹集发展资金,并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通过整村推进,2004年至今已有1200多个建制村脱贫,占到全部建制村总数一半。
但在整村推进成效明显的同时,一些困难群体成为全面脱贫的“硬骨头”。《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宁德各县走村入户了解到,几乎村村都有病灾户,因病致贫成了基层干部最为忧心的“痛点”。
“现在山上有茶有竹都能卖钱,只要有劳动能力过日子不成问题,最怕的是生大病,一病就返贫了。”九仙村村支书蓝朱凑告诉记者,村里因病致贫的有十户左右。
蕉城区去年因病返贫人数达1100多人,占贫困总人数的7%。霞浦县下浒镇章家洞村27户贫困户,就有20户属因病致贫。福安市康厝畲族乡凤洋村患重症村民也有好几个,村民钟雪珍前年不幸患癌,手术费用花了10多万,劳动能力大受影响。
按福建省要求,纳入建档的贫困户每年按20%比例脱困,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有干部表示,这些建档的贫困户多是家庭生产经营能力薄弱的“锅底人群”,“完成这20%难度已经不小,如果再把病灾户纳入,则是难上加难。”
除了病灾户,还有一些夹心层和边缘群体同样值得关注。像在县域,部分城镇人口无田无地,打工为生,其增收难度不比农民小。
瞄准重点人群,推进精准脱贫,福建省及早进行谋划。福建省正抓紧编制“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明确针对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支持政策延续到2020年。精准聚焦全省70多万扶贫对象、23个重点县和2200多个贫困村,突出完善基础设施、突出发展特色产业、突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务见实效。
宁德市则把扶贫规划与产业发展、城镇化、生态建设等规划紧密联系起来,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聚焦14.5万(省定贫困线)扶贫对象、6个重点县和450个贫困村,计划2018年完成国定贫困线下人口脱贫任务,2020年,完成省定贫困线下人口脱贫任务。宁德市市长隋军介绍,此次扶贫攻坚尤其强调精准帮扶到户到人,要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多策并举,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
农民增收潜力待挖
“前些年商贩抢着收,一斤茶青上百元都卖过。今年高档茶收购价大幅下滑,低档茶只能挣点工钱。”坦洋村村委会主任胡晨潮说。
茶叶是闽东农业的第一支柱,全市种植面积超过130万亩,山区几乎无乡不茶。茶农茶企普遍反映,曾经“热得发烫”的茶叶经济正逐步降温,一是高档礼品茶消费热不再,二是各地竞相发展茶叶,市场竞争加剧。
不仅茶叶,水果、蔬菜、海产等特色农副产品都遇到同样问题。福安市葡萄种植面积超5万亩,产量7万余吨。今年高海拔乡镇按有机模式种植的晚熟优质品种,仍能卖到7元/斤的好价钱,但更多的却是10元3斤的“大路货”。霞浦县东山村去年紫菜行情很好,今年面积一下子扩大了1/3,供需矛盾凸显。在屏南县岭下乡,去年受北方越夏蔬菜南运冲击,部分高山蔬菜种植户甚至亏本。
一些基层干部表示,对未来农业增收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不能掉以轻心。宁德市农业局局长阮永光说,现在真是“滚石爬坡,越进越难”,特色农产品的增收潜力如何挖掘,农民致富的新增长点在哪,需要不断谋划摸索。
30年持续攻坚,大部分困难群众成功脱贫,但随之而来的也有小富即安、求稳怕变思想。胡晨潮牵头成立的茶叶合作社,下面有几十户茶农。他告诉记者,多年都按老套路,早早将茶叶包给经销商。“也想尝试新路子,但日子能过就不错了,亏了怎么办?”
寿宁县天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张恒茂说,山区农民比较保守,只有等你做成了才敢跟进,可晩一步市场又变了。而对于土地流转等新事物,不少农民也都谨慎以对,大学生回乡创业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土地流转。
传统种养业增收效应放缓的同时,乡村旅游开始在闽东兴起,观光休闲农业、美丽乡村开发等农旅结合的新业态发展迅速,有望成为农民致富的新增长点。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少:
——投入大,见效慢。坦洋村村口建起了气派的牌坊,规划了“一园两区”,目前已投入了700多万资金。福安廉村,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生态文化村等多个国字号招牌,投入已有1000多万。这些地方目前仍是大投入少产出。宁德近年虽有显著发展,但仍处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起步阶段,财力有限家底薄,遭遇“成长烦恼”:在发展上是以见效快、拉动强的工业为重点,还是以投入周期长的旅游业为支柱,选择颇为困难。
——规划水平一般,建设管理待加强。霞浦县的滩涂摄影基地和蕉城区霍童古镇,都有上佳的自然禀赋,但开发水平一般,接待能力有限。走在乡间,垃圾堆路、废物焚烧现象也不少见。记者乘船出海看捕捞,每网拉上来都有垃圾,有渔民随手又把垃圾扔到海里。
——缺乏整体营销意识,新技术手段运用不够。宁德旅游资源极其丰富,除了自然风光,还有红色旅游和少数民族旅游资源。但目前知名度没打开,乡村旅游星星点点,无法连片成线。专家建议,整合闽东旅游资源,做好线路设计,把宁德建成长三角、珠三角的休闲游目的地;充分运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低成本推广运营。
畲族小康不能掉队
如期脱贫实现全面小康,一个民族也不能掉队。作为全国畲族人口最为集中地区,30年来宁德畲族群众脱贫有了长足进展,但由于历史等原因,相比之下仍有不小差距。
目前宁德共有畲族人口19万左右,地处偏远的畲族村庄还有300个左右,占到了全市2成以上。畲族乡村大多财力薄弱,多靠上级“输血”,难以形成扶贫合力。尤其是缺乏经济能人带动,畲族群众闯市场能力相对不足。
福安市康厝畲族乡凤洋村主任钟林荣说,村里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都是老人妇女,种些茶叶、花生,日子也能过下去,但没有大的发展;尤其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一定程度靠天吃饭。不少畲族干部表示,畲族群众虽有发展意愿,但面临“缺方向、缺门路、缺资金、缺技术”等多重障碍。
相对于经济上的暂时落后,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流失更令人担忧。近年宁德连续举办“三月三”畲族文化节,畲族群众还在传统节日举办歌会等活动,有的畲族乡村还办起了民族文化传习所。虽然抢救、传承畲族文化的行动相继开展,但在城镇化的大趋势下,民族文化传承整体并不乐观。
记者走访畲乡村寨发现,部分村寨中,畲族文化只是“印在墙上、陈在柜中”,生产生活中应用在减少。尤其随着畲族群众大量下山进城,孩子集中到中心校就读,使用畲语掌握畲族习俗的越来越少。
宁德当地干部认为,要发掘利用好畲族文化资源,打造畲族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金饭碗”。蓝朱凑说,畲族的美食、歌舞表演都可以开发成旅游产品,但难在如何设计如何营销。钟林荣说,畲族服装做工讲究十分漂亮,但现在全村就剩一个老人会做了。正在金涵畲族乡驻村蹲点的福州大学干部孙正伟认为,闽东畲族要围绕民族文化这个“金招牌”,保护和利用相结合,发展旅游和文创业。
“全面深化精准扶贫,不是选做题,而是必答题,抓好落实就尤为重要。”今年9月份,福建省委书记尤权来到福鼎市赤溪村,与畲族群众等交流,他要求宁德,一定要把扶贫对象搞精准,把致贫原因搞精准,把扶贫措施搞精准,确保畲族群众如期实现脱贫目标任务。
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宁德吹响新一轮扶贫攻坚号角:到2020年确保全市农村贫困群众实现全部稳定脱贫;确保全市450个贫困建制村通过整村推进扶贫,实现群众和村集体“双增收”。宁德踏上彻底消除贫困的新征程。
- 习近平同志帮助福建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纪事2015/11/23
- 习近平4天2演讲为世界经济增长困境开哪些良方2015/11/21
-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2015/11/20
- 习主席的54小时APEC时间2015/11/20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