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正文

工商登记改革助推创业热潮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5-10-17 00:24
  

  今年以来,晋江新增创业主体20343家,仅仅9个月时间就超过去年和前年的增量之和。截至10月1日,晋江市场主体总量达107620家,逼近11万人,比去年底增长19.33%。其中内资企业31699家、外资企业2119家、个体工商户73802家。对于许多想创业又兼具创业能力的晋江人来说,“老板梦”照进了现实。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激发创业热情

  以前在塘岸街开服装店,现在万达商圈开创意手工店的小施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直接受益者。以前开设公司,要先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然后凭执照办理质监部门的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的税务登记证,还要到公安局刻制公章,跑前跑后不说,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开始营业。而现在,到市场监督管理局一个窗口递交材料,在家等上5个工作日,就能领取载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加一枚免费公章。“这些政策让我们‘草根’创业者更有信心做好生意了。”对比工商登记改革前后的创业历程,小施开心地说。

  早在2013年底,晋江在全省县一级率先推出“先照后证”工商登记改革。今年2月28日,晋江在泉州地区率先实施“三证合一”改革,通过原工商部门一个窗口受理、一份材料流转,就能办结包括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三证合一”的营业执照。6月1日,晋江进一步对接全省“一照一码”改革,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办理企业设立登记时,核发加载统一代码的营业执照,企业无须再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 “工商登记改革的原则就是‘能简则简、能省则省’,真真正正为群众带去服务提速的便利。”市场监督管理局分管领导表示,对于晋江而言,还要坚持“改革走前列”的先发意识。截至今年6月1日,该局共办理“三证合一”1927宗;6月1日至10月1日,共办理“一照一码”2508宗。此外,该局还通过预约服务,网上名称预先核准,提供网络或微信查询、下载服务等形式,多渠道分流窗口办照压力,实现扩容不增堵、办事免排队的服务效果。

  培育商标梯队提升创业层次

  晋江市市场监管局借助立体的马德里商标,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企业梯队,打造国际、国内、地区品牌方阵,已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拉动地方产业发展、引领“二次创业”潮流的支柱力量。

  “市场主体不仅要增量,更要提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该局主要负责人介绍,市场监管局着手从商标管理、诚信建设、质量规范等方面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帮助企业化生存压力为发展动力,以打造百年老店的思维,打造属于晋江的行业品牌。

  如何让著名商标生生不息是晋江一直在思考的。为此,市场监管局致力于培育著名商标梯队,确保存量、鼓励增量。今年来共申报福建省著名商标新认定申请45家、延续认定申请48家,泉州知名商标新认定申请51家、延续认定申请49家;推荐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参与第二届中国“商标金奖”创新奖的评选(全省仅两家);帮助“三六一度(福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18家2014年度商标工作显著企业兑现政府政策奖励170万元。截至今年9月底,晋江有效注册商标数量累计5.775万枚,占福建省总量的13%,泉州市总量的30%,位居全国县级市第一名。其中驰名商标41枚,占泉州市驰名商标总数的30.14%,位居全国县级市前列;著名商标235枚,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264枚,占泉州市总数的36.07%,位居全省县一级首位。

  政策连连看

  1.“四证合一”:对同时兼营第三类医疗器械、保健食品、预包装食品的新开办药品零售(含连锁门店)企业,将原来分别核发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保健食品卫生条件审核证明、食品流通许可证,改为只核发药品经营许可证,并在许可经营范围中注明其他兼营项目。实施“四证合一”以后,将四次提交材料、四次现场核查、四次发照、近40个工作日压缩为一次提交、一次集中检查验收、一次发照、10个工作日。

  2.个转企:推动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转制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保留原字号名称、免除土地房屋权属变更费用、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享受一次性补助2万元等优惠政策。 3.局所通办:利用市场监督管理局整合原工商、食药监、质监三个部门的契机,整合梳理许可审批职能,将原先需要到市局办理的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等许可权限下放到市场监管所,方便群众就近办理。

  记者 林文婧 通讯员 黄福星 林雅燕 黄筱璐

标签: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杜思思杜思思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