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帽首届乡村旅游美食大赛 61道农家菜惊艳亮相
晋江新闻网9月24日讯 田螺肉碗糕、原味牛肉、土鸭汤、生煎山地鸡、润饼菜、农家地瓜粉团……怎么样?看到这些菜名是不是已经开始抹嘴角啦?记者可是在现场吞了不少的口水呢!昨日上午,晋江紫帽镇首届乡村旅游美食大赛正式拉开帷幕,61道由紫帽居民亲手烹饪的特色农家菜肴满席飘香,受到了评委和现场群众的一致好评。
旅游美食相结合 紫帽刮起“美食风”
吃吃农家土菜,住住农家小院,感受农村自然清幽的生活氛围,如今已经成为众多深居城市的市民消除劳累、放松休闲的一大首选。在这样的需求下,近些年,晋江的农家乐发展迅速。而正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紫帽自然不会落在人后,把旅游和美食相结合,首届乡村旅游美食大赛应运而生。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首届美食大赛的消息发布出去后,紫帽镇各村干部群众反响热烈,报名踊跃,大家都铆足了劲想一展身手。
土鸡土鸭来了、红烧猪脚来了、农家炸姜粿来了、牛鞭炖番鸭也来了……最终,共有61道农家菜参加此次大赛。报名期间,美食大赛的菜品也成了各村村民茶余饭后的主要话题,一股“美食风”悄然刮起。
菜品亮相 村民感叹紫帽藏了这么多美食
由于不提供现场烹饪,所有参赛菜品必须在家里制作完成后再送到比赛现场。昨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紫湖国际高尔夫山庄紫庐商务中心多功能厅的比赛现场看到,村民们个个笑容满面地提着自己的菜肴前来。
“你看,平民来了,他的猪脚做得很好吃。”“是老曾,他的牛肉二宝汤可是一绝。”……现场,从各村赶来观看的村民一看到比赛选手进场,便主动相互介绍起来,似乎每个选手都是紫帽美食界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通过这种比赛,可以让紫帽的群众都把自己的拿手菜亮出来比一比,有利于提升各自的水平。”今年70岁的曾华雄是紫帽洋店村人,在紫帽经营菜馆近30年的他如今已经退休在家,但是拿手的牛肉二宝汤和牛鞭炖番鸭仍然让紫帽及周边乡镇的吃货们念念不忘,不少人还时不时要给他打电话订做。当天,曾华雄也带着这两道菜参加。
10时许,61道菜被一一摆上桌,瞬时整个大厅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美食的味道。不少现场群众感叹,如果不是举办这样的比赛,根本不知道紫帽民间竟然藏了这么多的小吃。
专家点评:很有在地特色仍有提升空间
最后,评委组依据原料质感与创新、菜品的色香味等要素现场评分,评出了紫帽首届乡村旅游美食大赛的“金奖菜”“银奖菜”“铜奖菜”和“优秀奖菜”。紫帽紫星村王建文的原味牛肉脱颖而出,被评为金牌菜。“越是原汁原味,有乡土气息的东西,我们越喜欢。”评委组专家笑着表示。
“以酒店行业标准来说,整体不错,体现了紫帽地方小吃的特色。”荣誉酒店晋江区出品总厨李芳龙在尝试完61道农家菜后说,作为地方特色小吃,就应该做出有文化底蕴、历史传承下来的东西,这次比赛看到了不少本地特色的小吃,比如原味牛肉汤、粽子、碗糕、油酥饼,这些都是当地最特色、最常见,过年过节必备的。这些菜很好,值得走出紫帽镇,推广到比如晋江五店市、小吃一条街等地方。
而从台湾邀请来的美食评论家、作家江列伟也认为,当天的比赛菜品整体很好,但有部分仍需要在外观上进行调整。“昨天一到紫帽就去吃了农家菜,发现原来紫帽这边的菜色是非常有当地风味的。”江列伟建议,紫帽应该尽量发挥在地特色,因为台湾在发展乡村旅游美食方面,也多半是结合在地观光和在地美食,就是在地居民喜欢吃的味道。
“为什么这次原味牛肉受到评委一致认可,其实它没有很花哨的外表,但是却有很深厚的底蕴,我觉得这也是紫帽的精神。”江列伟说,当天获奖的都是比较乡土的小吃,这表示不管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对于这种比较乡土的美食品味是比较一致的,这些都应该成为紫帽的一个特色在地美食。
紫帽镇纪委副书记、团委书记苏雅雅表示,举办首届乡村旅游美食大赛,旨在通过大赛,挖掘、整理紫帽镇民间风味佳肴,将紫帽山景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与美食创意文化发展相结合,造就紫帽品牌,让紫帽成为一个既好玩又好吃、让人流连忘返、印象深刻的地方。
据悉,比赛结束后,紫帽还将在“紫帽新语”公众微信号举办微信投票活动进一步推广获奖作品,同时,对这些独具特色的菜品进行包装,形成地方菜路,编成地方菜谱,在推广乡村旅游的同时推广紫帽美食,相互融合,为本地村民搭建创业就业平台。
(记者_蔡培仁 王家煜 文图)
- 晋江紫帽镇首届乡村旅游美食大赛等你来2015/09/13
- 乐活紫帽 “以农为本”做好乡村旅游2015/07/17
- “乡村旅游”主题征文 截稿延至14日2015/05/11
-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金井围头村入选全国示范点2015/01/12
- 高台县建成首家五星级乡村旅游酒店2013/11/28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