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招术破解智能化升级瓶颈
转型升级茶话会
“晋江智造”怎么走?
寻求个性化与规模化平衡
茶话会上,政府、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代表对“晋江智造”的走向发表各自看法
9月6日,由晋江经济报举办的晋江市转型升级茶话会在晋江-哈工大机器人研发中心会议室举行。本次茶话会聚焦智能升级这一话题,邀请了鞋服、食品、陶瓷等各行业代表企业就晋江传统制造业智能升级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乔丹、华宇、福派园、万利等企业高管,晋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林永红,晋江-哈工大机器人研发中心主任李华焘等相关负责人出席。
会上,企业代表普遍认为,要真正发挥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的效能,需在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实现规模化生产。而市场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形成规模化生产,这一问题的解决将是食品、陶瓷等企业在包装环节继续改善的方向;此外,智能制造应用、维修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则是助推晋江智能升级的重点。
解决个性化需求与规模效应矛盾
东莞作为自动化走在较为前面的示范地区,在很多方面值得晋江企业借鉴。不过,与会人士也认为,以鞋服、食品、陶瓷为支柱产业的晋江与以电子、手机配件为主的东莞,在产品结构和行业特性上具有较大差别。相比电子配件,晋江的行业产品丰富,需要不断地更换模具进行生产。每一次更换模具,就有可能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而这也成为晋江企业未来需要努力克服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福建省福派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许依梅告诉记者,食品的规格、形状丰富多样,只卖其中一种,就容易被同行瓜分市场。市场决定企业的生产模式,市场对食品的个性化需求及食品行业的特殊性,使得包装环节难以形成规模化。以棉花糖为例,棉花糖的形状千奇百怪,包装的大小和规格也各有不同。因此在包装环节,企业需要不断地变换模具,以适应个性化包装的需求。而这也将成为许多食品企业在包装环节努力发展的方向。
无独有偶。在陶瓷的包装环节,适应个性化需求,形成规模化包装也成为该行业自动化生产的发展方向。
“没有标准化,就难以真正实现自动化。陶瓷的大小、规格、品质不尽相同,适应生产需要,更换一次模具,需要半个小时,将影响整体效率。”万利陶瓷生产厂长吴家新表示,如何制定标准化的包装流程,如何调整更换模具的频率,匹配更加合理的包装生产线,陶瓷企业要让包装这一后道环节更加智能、自动化的思考方向。
事实上,解决个性化需求与规模效应矛盾不仅仅是食品、陶瓷在包装环节上需要发力的重点。对于鞋服企业而言,在生产过程中,他们也亟须解决这一矛盾。
“我们需要不断地更换配料、色料、不断调整size、不断更换生产线。长期下来,我发现这些动作使得‘全链条’智能生产不但不能节省成本,还降低了工作效率。”为此,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德平十分苦恼。
“随着年轻消费者对个性化鞋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多款少量的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企业认同,特别是那些定位在时尚的鞋服企业。”晋江-哈工大机器人研发中心副主任蔡宇祥表示,这类企业很可能上午生产的是35码的鞋子,下午就生产38码;很可能几个小时前生产的是L码的蓝色外套,几小时后就要生产XXL的黑色夹克。码数、颜色、材料的变化,频繁更换工装线,让企业得不偿失。
李华焘认为,对于定位时尚、需生产多款少量产品的企业,可将智能设备着重运用在开发端。不过,这样的方法只能平衡两者,不能解决矛盾。他建议企业把智能设备运用在高危、污染较重、重复性工作较多的环节,逐步实现机器换人,长期可降低成本。
引进和培养
专业智能制造应用维修人才
李华焘告诉记者,就晋江企业一线员工现有结构来看,仍以传统生产线操作工为主,能够熟悉操作“数控一代”设备的技术员工较少,掌握“数控一代”设备维护、修理技术的技术人员更是寥寥无几。受其影响,企业认为即便引进设备,也没法达到预期生产效益,由此影响到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工作推进成效。
“以鞋服行业为例,目前鞋业企业用工量最多的工序在鞋用帮面、服装针车上,相当部分鞋服企业反映,能够大量替代传统针车用工的电脑针车(花边机),目前大多有能力引进,但是由于与其配套的夹具开发、应用方面缺少相应技能员工,大部分企业只能遥望设备兴叹。另外,去年以来相当部分食品企业相继引进了一批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食品数控生产设备,也由于操作员工缺失,导致设备无法全面释放出应有的效益。”林永红透露。
“事实上,过去晋江鞋服行业中的生产主要还是靠车工进行,他们的素质普遍不是太高。引进高科技的智能设备,由谁来进行操作?设备坏了,谁来维修保养?”华宇铮蓥集团副总经理苏成喻认为,引进和培养专业智能制造应用、维修人才,迫在眉睫。
技术人才与智能设备的匹配也将成为晋江未来实现智能升级的重点之一。林永红表示,“许多企业反映,引入价格较贵的设备,但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操作;有的企业则反映,引进人才的等待周期太长,企业想立刻将智能设备进行投产较不实际。而引进和培养人才问题,也将成为接下去的发力方向。”
他山之石
东莞“机器换人”缓解用工荒
在“机器换人”上,珠三角地区走在了全国前列,东莞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今年,广东东莞第一家民营“无人工厂”开始投入建设,这标志着当地“机器换人”战略进入新阶段。
事实上,自2014年珠三角东莞、佛山等地相继发布“机器换人”战略规划以来,在专项资金的补贴激励下,这些地区实体制造业企业向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转型的氛围日渐浓厚。
以东莞为例,市政府设立了东莞市“机器换人”专项资金,从2014年起每年出资2亿元,连续3年共6亿元支持企业实施“机器换人”,最高补贴比例可达设备总额的15%。
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人介绍,至今东莞推动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机器换人”应用项目达到505个,投资金额达42亿元,可减少企业用工3万余人,企业投资成本有望在两年内收回。
当前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情况,决定了东莞等地“机器换人”战略实施的必要性。多位业界人士认为,在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转型“中国智造”的关键时期,地方政府“机器换人”战略的实施令企业“服下了一颗定心丸”,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2015年3月,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下称《计划》),这标志着广东已迎来全面推进“机器换人”战略阶段。
《计划》称,至2017年末,力争广东省三年累计引导2万家、超过5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三年累计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9430亿元。至2017年末,初步建成10个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建成2个国内领先的机器人制造产业基地,推动19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
(记者_巫舒静 施珊妹 王志前 陈巧玲 王家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