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论员:把抗战记忆镌刻在心灵深处
新华网北京9月1日电题:把抗战记忆镌刻在心灵深处
新华社评论员
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它总是高举穿越时空的火把,照亮一代代人前行的道路。
9月1日,全国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学。在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首次举行胜利日大阅兵的背景下,一部抗战史成了“开学第一课”最好的教材。迎来胜利日,我们该铭记什么?面对下一代,我们该传递怎样的历史观?在这个充满变革、思想活跃的时代,我们又该怎样守护共同的历史记忆?这也是需要全社会一起来温习和思考的一课。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70年过去了,那段饱蘸热血写下的抗战史,读来依然荡气回肠;那些舍生忘死为国而战的先烈们,思之依然感人肺腑。听抗战老兵讲故事,参观抗战主题纪念馆,瞻仰祭扫烈士墓,学唱经典抗战歌曲,点击“指尖上的抗战瞬间”……当一个个英雄故事让孩子们洒下热泪,当一段段真实影像震撼年幼的心灵,当一个个激越旋律引发澎湃的思绪,历史如同无言之教,写下了家国大义,也写出了英雄精神,在学子们心灵深处刻下印记、树起丰碑。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开学第一课”,对青少年是一份厚重的“精神礼”。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让孩子们触摸历史的脉搏,就能在历史的感悟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铺筑理想信念的基石,从而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一个学生实地走访南京受降遗址后感言:胜利是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不能读史则不知前人创业之艰难,后人守成之不易,爱国之心,何由而起。”越是思考当年国运危如累卵的局势,越是回忆先烈“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奋斗,我们就越深切地感受到:抗战胜利来之不易,今天的和平幸福来之不易。“苦难和胜利是精神力量的两大来源”,只有读懂了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才能真正唤起“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自觉,激发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力量。
正如恩格斯所言,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魂,一个伟大的国家总是善于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既是对过去的回眸,也是向着未来的开拓;既是学子们的“开学第一课”,也是面向全体公民的社会公开课。
诚然,在和平的阳光下,没有枪林弹雨,也很少有生死考验,但面对时代提出的复杂考题,依然需要从历史中寻找答案。身处社会转型期,如何处理好个体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进入改革攻坚期,如何增强定力、保持韧劲,不断啃下“硬骨头”?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何凝聚共识、汇聚合力,不断开创新局面?以史鉴今、继往开来,抗战这一“惊天动地的伟业”给予我们深刻启示和强大力量。
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个体梦想就会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融为一体;有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各项事业就能蹄疾步稳、善作善成;汇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我们就能战胜一切困难挑战,不断赢得新的胜利。从先烈精神中感知价值坐标,在共同记忆中构筑命运共同体,从历史进程中明确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社会的正气将更昂扬,发展的底气将更充足,我们迈向未来的步伐将更加坚定有力。丹青难写是精神,抗战历史和抗战精神,永远是我们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
“纪念碑是有灵魂、有生命的”,10余年间修建了77座抗日烈士纪念碑的金春燮老人这样说。历史的生命,正在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70年过去,抗战记忆从未沉寂,它始终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激荡着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力量,映照着走向复兴的漫漫征程。把光辉历史镌刻在民族心灵深处,让胜利荣光引领新的出发,我们必定能在携手奋斗中继续推进先辈们开创的民族复兴事业,去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崭新篇章。
- 抗战胜利纪念大会3日举行 习近平将发表重要讲话2015/09/02
- 古稀老人郑梦彪讲述安海抗战的那些事儿2015/09/01
- 荧屏今起聚焦纪念抗战胜利 娱乐节目电视剧停播2015/09/01
- “抗战胜利70周年专家谈”: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东方主战场2015/08/31
- 总统参选人攻击中国在美遭批 媒体:请提高发言水准2015/08/31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