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厝大叔创作公益短片 揭露街头骗术
晋江新闻网8月23日讯(记者_柯明娇 董严军 文图)一群大叔,走在晋江街头,拿着长枪短炮,操着地道的闽南口音,忽然灵感来袭,自导自演,即兴拍出了第一部街头预防诈骗短片《猜瓜子》,十天后网络点击率超过20万。
这群大叔来自一个名为“闽南追影”的摄制团队,30多名成员平均年龄40岁左右,大部分来自大泉州的民间拍摄机构,其中以晋江、石狮为主。
空闲时间,团队组织创作以预防诈骗为主题的公益微电影,揭露社会上常见的街头骗局,至今共拍摄十余部短片。其中,短片《掉钱计》三天之内就突破了100万的点击率,片中诙谐的闽南俚语、真诚朴实的表演及脍炙人口的闽南歌曲令人印象深刻,深受网友喜爱。
四处采风即兴创作
农历七月是拍摄行业的淡季,也是一年当中“追影”团队成员最能聚集在一块儿,四处采风、拍摄、创作的时候。近日,在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记者见到了从罗山、陈埭、永和、英林、深沪等地前来的会员,他们正在这里采风,准备在闽南传统大厝里拍摄一部相亲题材的短片(如图)。
“这是采风,也是一次集体出游,大家都乐在其中。”团队负责人之一、来自陈埭的林银欣告诉记者,他们是一群爱玩的“好摄”之徒,很多人从事摄影、摄像工作已有20多年,平时以民间红白喜事、庆典工业专题片为主。
去年年中的一天,大伙聚集在一起泡茶聊天,有人提议利用手头的设备,拍些有趣又对社会有益的视频。恰巧,人群中刚好有人曾被路边的骗子骗过,大家一拍即合,决定拍摄揭露街头骗术的公益宣传片,在提醒市民防止被骗的同时,还能通过泉州建筑、闽南语展示闽南文化。
说做就做。他们为团队取名为“追影”,意为到处取景、拍摄,此后便开始召集圈内同行,利用闲暇时间四处采风,去过宁德白水洋、永春、浙江横店等地,采风过程中也不时有即兴创作。
例如,在大家搭车前往永春采风的过程中,由于公交车半路坏了,在等待换车的间隙,有人提议现场拍一段公交车上骗手机的短片。在征求公交司机的同意后,大家立马开始分配角色,沟通好情节后便开始拍摄,不到一个小时就搞定了。
记者在网上搜索这个名为《骗手机》的视频看到,短短两分钟,情节简单明了,流畅的对白,以及闽南男人特有的语言表达风格,令人看了忍俊不禁,并对其中的情节印象深刻。
穿插闽南俚语
创作贴近生活
“坚持用闽南语创作,宣传闽南文化和建筑,也是我们团队成立的一个初衷。”在团队中负责剧本创作的陈龙君说,闽南语文化正在慢慢消失,尤其是一些经典的闽南俗语,现在许多年轻人都不了解。因此,他们在表演过程中会穿插融入一些闽南俗语,例如在《掉钱计》中劝人莫贪心的闽南俗语“贪字贫字壳”“想要好业穷先到”等。
来自英林镇的柯贤卿今年67岁,是团队中年纪最大的。他可是闽南俚语的“活教材”,剧本创作中出现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俚语都出自他之口。值得一提的是,柯老伯的儿子和儿媳也是“追影”团队的成员,父子俩在片中也扮演着父子角色。
陈龙君告诉记者,他们拍摄展示的都是一些贴近生活的街头骗术,用闽南语表达的另一个原因是想让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看到、听到,避免上当受骗。
来自罗山街道的姚清岭是在泉州某媒体工作多年的新闻工作者,他在团队中负责策划和现场调度,并经常提供一些拍摄的创作素材,“将平常工作中见到的一些社会高发骗术、案例总结出来、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知道。”
今年,“追影”团队计划再拍三四部片子,而所有拍摄经费都是会员们自己掏腰包,编剧、表演、拍摄、剪辑都由团队人员担任,集体创作,纯粹公益。
“我们不是专业的演员,没有很到位的动作和表情,但我们还会继续用闽南方言,创作更多有启发和教育意义又符合百姓口味的公益微电影。”陈龙君说。
- 公益广告创意设计大赛 本月底截稿2015/08/20
- 新骗术不看会后悔!一女子上当当网买书被骗50万2015/08/15
- 公益网站站长以助学金诱奸多名女童 至今逍遥法外2015/08/14
- 40岁大叔扮萝莉与男网友开房4次未被识破2015/08/14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