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后18省份调整统战部长 3人系异地空降
十八大后,全国统战系统人事密集调整。北京青年报记者统计发现,目前已有18省市统战部“一把手”换人,全国31省区市统战部长全部补缺、调整完成,其中最长的统战部长空缺长达一年之久。此外,另有一些统战部长因为年龄原因也即将卸任。
哪些人会被调到统战部工作?离开统战部长职务的人又都去向何方?
基本情况
地方统战部长研究生超九成
现任的31位地方统战部长中,有8名女性部长,“60后”也是8人。“50后”中,有4位已满60岁,包括1955年出生的天津统战部长刘长喜、辽宁统战部长孙远良、吉林统战部长刚占标和1954年出生的浙江统战部长孙文友。少数民族部长有7人,分别是内蒙古统战部长布小林,蒙古族;福建统战部长雷春美,畲族;贵州统战部长刘晓凯,苗族;云南统战部长黄毅,景颇族;宁夏统战部长马廷礼,回族;西藏统战部长公保扎西;青海统战部长旦科,藏族。布小林和雷春美是兼具“少女”特点的统战部长。
31位部长中,有13人十八大之前即在统战部部长领导岗位上,时间最早的已任统战部长将近10年。2006年,李微微和黄毅就已经分别任湖南和云南的统战部长,两人均是1958年出生。有三位统战部长2008年起任职,分别是天津的刘长喜、吉林的刚占标和安徽的沈素琍。剩下十八大之前任职的包括2011年上任的辽宁、江西、西藏的统战部长,2012年上任的上海、福建、广东、四川和贵州的统战部长。
另外18位十八大后任职的部长中,今年任职了7人,其中4月份4个省市集中上任,分别是北京、河南、湖北和重庆,5、6、7月各一省区上任,分别是宁夏、山东和甘肃。2014年履新4人,2013年7人。
31位统战部长大都具有较高学历学位,除了两人是本科及以下学历外,其余均为研究生学历,占比超过90%。其中,硕士研究生(包括在职)有23人,博士研究生6人。
调整原因
部长人选更迭主要涉及三大因素
从十八大后地方统战部部长换人、补缺的原因来看,主要有三大因素,最大的因素就是因年龄原因的正常调任。这些部长一般在1955年或者1954年生,离开统战部后到地方政协或者人大工作,一般任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或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例如北京市委统战部原部长牛有成1955年生人,任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7年,今年1月当选为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河南统战部原部长史济春也是1955年生,今年5月在卸任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后,仅保留一个河南省政协副主席的职务。新疆统战部原部长王伟1950年生,2013年直接卸任统战部长。类似的还有湖北、重庆、宁夏、浙江、山西、江苏、海南等省区市。
第二大因素就是部长落马。去年8月29日,时年54岁的山西省委常委、统战部长白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统战部长一职由孙绍骋接任。去年6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素毅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内蒙古本土干部布小林补缺。山东统战部前任部长颜世元在今年6月被通报降职处理,任山东省政协办公厅副巡视员,级别副厅。虽然官方没有明确表态颜世元到底“犯了什么事儿”,但是今年5月14日他的名字就不再列入统战部领导名单,随后还被取消全国政协委员资格、被罢免枣庄市人大代表资格。种种迹象都表明他可能“出事儿”了,统战部长由吴翠云接任。
还有一部分前任部长是调到其他部门工作,重庆、河北、黑龙江、广西、青海都涉及这个原因。
调任类型
18名新部长中3人系异地空降
大部分统战部长的更迭都是“无缝对接”,但有一些省区市也空缺了一段时间才有“新任”到岗。山西统战部长一职空缺最久,白云接受组织调查后一年,孙绍骋才履新。黑龙江空缺11个月左右,北京、甘肃空缺3个月,河北空缺5个月。这5个省市除了北京的前任部长是因年龄原因的正常调任以外,其余4省的部长不是落马就是被调到其他部门工作。
从调任类型看,有的是异地空降紧急“救火”,有的是本地选任。
北京、内蒙古、新疆、宁夏等15个省区市的统战“一把手”都是从本地干部中选拔。河北、山西、重庆均为异地调任。河北空缺5个月后,原重庆市委常委、统战部长范照兵调任河北,任河北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山西空缺一年后,原山东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孙绍骋于2014年9月出任山西省委常委、统战部长。重庆今年已有3任统战部部长,目前的部长宋爱荣在之前的4年半一直执掌新疆纪委,她的前任张鸣履新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不足两个月,便转任市委常委、秘书长。
十八大后上任的统战干部有年轻化的倾向,“60后”在全部十八大后任职的干部中占比超三成,是十八大之前任命“60后”干部的两倍。
- 31省份6月CPI数据出炉 28省份涨幅低于2%(表)2015/07/31
- 27省份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出炉 上海最高(表)2015/07/27
- 三部门通告查获走私“过期肉” 13个省份的所有冷库将进行排查2015/07/13
- 10多省份人口流失超过200万 一些省份持续净流出2015/07/10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