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6月70城房价半数止跌 深圳领涨全国

www.ijjnews.com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2015-07-20 09:20
  

  ◎每经记者胡健

  上月楼市环比止跌的城市还在增加。

  根据7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上涨的个数继续增加,涨幅略有扩大。

  6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有27个和42个,分别比上月增加7个和5个;下降的城市分别有34个和20个,分别比上月减少9个和8个。其中,深圳新建商品房价格领涨全国,环比涨幅达7.2%。

  关于未来,交通银行高级研究员夏丹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二季度房地产市场已经确立形成了年内回暖的基调,预计这种趋势年内将持续。

  伟业我爱我家报告也称,下半年或将还有一些利好楼市持续复苏的政策陆续出台,购房需求也有望持续稳定释放,下半年的交易量超过上半年将是大概率事件,房价方面,一线城市和重点二线城市的房价将随着交易量的回暖,继续上涨,但涨幅将相对平稳。

  20城涨幅比上月扩大

  房价整体仍在延续向上走势。

  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27个城市中,有20个城市涨幅比上月扩大,涨幅在0.5%以上的城市有6个;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42个城市中,有27个城市涨幅比上月扩大,涨幅在0.5%以上的城市有15个。

  根据交通银行的测算,6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均价环比上涨0.17%,较上月上涨0.1个百分点;同比增速-5.70%,降幅较上月继续缩窄0.64个百分点。

  一线城市表现抢眼,房价环比增速继续保持在3%以上,同比转正为2.97%;其中深圳领涨全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同比涨幅分别高达7.2%和15.9%。

  同比方面也呈现此趋势。自今年2至3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全面止涨后,深圳房价在4月份率先出现反弹,此后一直保持“一枝独秀”态势。

  今年6月,上海以0.2%的微弱增长重回新房价格同比正增长序列。这也是上海自2014年8月以来,首次出现新房价格同比上涨。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6月全国房价持平和上涨的城市进一步增多,尤其是大中城市二手住宅市场的复苏势头更加强劲。这与3月份以来,关乎楼市的利好政策不断,大中城市交易量的持续上涨分不开的。

  对于一线城市领涨全国的局面,同策咨询研究总监张宏伟分析说,今年“自住需求加改善需求”两股力量入市激发了市场需求更加集中释放和爆发,导致上述城市“日光盘”频现,基本面快速好转。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在土地供应持续稀缺的市场背景下,商品住宅供不应求已成为事实。

  张宏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自住需求加改善需求”两股力量入市刺激之下,出现高端楼市的销售量回升的现象与阶段性的爆发已不可避免。

  楼市分化态势将加剧

  房地产市场整体回暖背后的隐忧是分化格局越来越明显。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表示,一线城市需求较旺,成交量增长较多,新建商品住宅及二手住宅价格涨幅远高于二、三线城市。二线城市房价总体平稳,涨幅仍然较小。三线城市房价仍然下降,降幅继续收窄。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研报指出,截至6月底,其监测的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26091万平方米,绝对值相比5月份下滑1万平方米。目前库存规模已连续4个月出现下跌,“去库存”效果明显。

  根据报告数据,截至2015年6月底,一、二、三线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分别为3542、18346和4203万平方米,环比增加分别为-2.0%、0.5%和-0.5%,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的平均去化周期为15.2个月。

  但细究来看,一、二、三线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的去化周期分别为11.6、15.1和20.7个月,仍有明显的梯度差别,最近几个房价涨的最快的深圳的住宅的消化周期为7.1个月,甚至面临库存不足的风险,而一些三线城市则仍陷在库存泥潭中。

  胡景晖表示,供求关系相对合理的部分二三线城市,楼市也逐步走出阴霾,随着交易量的回升,房价止跌回稳,并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但是,一些前期供应量太大,而本地购房需求又较为匮乏的三四线城市,交易量难有起色,在短期内房价也难以摆脱持续下跌的困境。

  夏丹分析说,城市间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使其对人口的集聚和资金的吸引存在显著差异,各线城市分化将仍然明显。预计接下来房价向好势头将较二季度有所放缓,年内房价或将在一二线城市的带动下实现同比转正微升。

标签:房价|止跌|深圳
稿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 李华燕李华燕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