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正文

东石清透村百岁老人捐出百年稻仓 系祖上传下老物件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5-06-10 09:13
  

  晋江新闻网6月10日讯(记者_赖自煌 董严军 文图)昨日,晋江市博物馆收到了3件不寻常的百年老物件——方形柜体稻仓、椭圆形桶状稻仓和一条木板凳。这些老物件的捐赠人,是东石镇清透村的百岁老人蔡习和她的妯娌80多岁的张乌冻。是什么促使老人捐出老物件?这些老物件背后又有什么故事?昨日下午,记者专程前往清透村找到了两位老人。

  担心祖厝里的老物件腐坏

  百岁老人做主捐了出来

  今年102岁的蔡习老人和她的妯娌张乌冻是东石清透村张氏三房的后人,张氏三房的祖厝建成至今已有两三百年,此次捐给博物馆的几件老物件原来就一直存放在祖厝里。

  近日,清透张氏三房后人着手对祖厝进行清理,看着有100多年历史、常年闲置逐渐腐坏的几个稻仓,大伙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特别是族里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更是心疼得不行,毕竟这是祖辈人曾经用过、流传下来的物件,坏了就可惜了。

  就在张氏三房后人们寻思着这些老物件该如何处置时,清透村的村干部给他们出了个主意:与其闲置着,看这些物件慢慢坏掉,不如捐给博物馆,也算是晋江历史的印记。

  “对啊,就这么定了,捐给晋江市博物馆。”经过族人一番商讨,蔡习老人和张乌冻老人做了主,并以她们的名义把几件老物件给捐了。

  清透张氏三房后人张春嘉告诉记者,其实这几件老物件此前曾有人出价要买,但族人们都不答应,捐给博物馆,一来是给这几个老物件找到好的“归宿”,二来也是希望晋江的后人能通过这些老物件了解晋江更多的历史点滴。

  百年稻仓承载诸多回忆

  曾是全族人粮食储藏点

  “这些可都是祖上传下来的,从我16岁嫁过来时就有了,是我的上辈人在用的东西,年纪比我都大。”蔡习老人说,以前这些物件,特别是“土柜”(方形柜体粮仓)和“稻仓”(椭圆形桶状粮仓)可算是家里的大家当了。

  放置在祖厝里的老物件捐出去了,换来的是一本写有两位老人姓名的荣誉证书,她们虽然欢喜,但心里还是有些不舍。

  “对于这几件老物件,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心里都有满满的回忆。”同是清透张氏三房后人、今年75岁的张秀玉说,这几个稻仓一直沿用到上世纪80年代,后来才被闲置,早年间,它们可是全族人的粮食储藏点。

  张秀玉告诉记者,那个“土柜”当时是全族唯一的稻仓,谁家有点粮食都存放到这里,回想当年大伙存粮食的点滴,日子虽然清苦些,但也热闹。

  百年稻仓有一定历史价值

  或将用于相关主题展览

  在晋江市博物馆,记者见到了清透张氏三房后人捐来的老物件。其中,方形柜体稻仓高约1.8米,长约2米,分左右两个储藏格,由于年代久远,柜体一些地方已经有些腐坏,但整体保存还算完好。

  “这些老物件虽然经济价值不是很高,但对于晋江的民间历史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博物馆负责接收这些老物件的工作人员李先生表示,由于目前馆内暂时没有相应的展示区域,这些老物件今后或将用于相关主题的展览。

  

标签: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李华燕李华燕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