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账户免管理费逾半年 储户多“蒙在鼓里”
免费优惠需去银行柜台办理成质疑焦点。供图/CFP
“当年银行要提高收费标准或者要发行什么新产品时,短信通知可勤了,广告也到处都是。可现在要给客户免费时,怎么就秘而不宣,不能主动通知呢?再说,现在科技这么发达,银行完全可以让系统自动给客户免费处理,为什么非要大家跑去网点办理?这不是故意为难吗?”
“亲,你知道吗?5月1日起,银行卡年费和管理费都可以取消了!”近日,一篇题为《赶紧去取消银行卡年费、管理费,别再交冤枉钱了!》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中传得火热。
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本市多家银行了解到,各家银行的确可以给每位市民一个免收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的账户,但市民必须携带本人身份证和银行卡到银行网点申请办理。与微信文章所称的时间点不同,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这一政策从去年8月1日就开始实施了。不过,各家银行都没有大张旗鼓地主动通知和宣传。
现状
没人收到银行发送的免费提醒短信
目前,多数银行对日均活期存款不足300元或500元的账户,每季度收取3元的管理费。部分股份制银行收费则更高,也有一些小银行免收小额账户管理费。另外,一些银行要收取10元-20元的借记卡年费。
北青报记者查阅文件发现,去年2月,发改委和银监会就下发《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服务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目录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对于银行客户账户中(不含信用卡)没有享受免收账户管理费(含小额账户管理费)和年费的,商业银行应根据客户申请,为其提供一个免收账户管理费(含小额账户管理费)和年费的账户(不含信用卡、贵宾账户)。”文件要求,这一举措自2014年8月1日起执行。
不过,身为多家银行客户的北青报记者本人,从来没有接到任何一家银行有关账户免费的短信通知。北青报记者随机问询周围的市民,也无人收到银行发送的提醒短信。只有一位女士表示,去年曾经在某家银行的网点看到过相关的海报介绍。
回应
优惠措施确实没有通知老客户
北青报记者昨天从工行、建行等多家银行的客服了解到,这些银行的确没有就这些优惠措施发送过通知短信。客户要想享受这一优惠政策,必须携带本人身份证和银行卡去银行任一网点主动申请,不能通过电话银行和网银等电子渠道办理。此外,如果客户在一家银行有多张借记卡,只能有一个账户享受免收年费或账户管理费。
建行客服提醒北青报记者,这两个费用减免不必指定到同一个账户,可以分开享受。比如客户有两张建行的借记卡,最好选择平时日均余额较少的那张免收账户管理费,平时余额较多的那张则选择免收年费。因为按照建行规定,季度日均余额如果高于500元,本身就不需要缴纳小额账户管理费。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银行一直对代发工资、养老金、公积金等账户实行免费政策,已经享受了这些优惠的市民就不能再申办免费账户了。此外,按照文件规定,银行的金卡、白金卡等贵宾账户都不在免费范围内。对于这些卡的减免政策各银行有自己的规定。以某股份制银行金卡为例,日均账户余额在5万元及以上才能免年费,同时也可享受汇款免手续费的政策。
某国有银行的客户经理张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他所在的网点对于那些新开户的客户,一般都会告知他们可以免年费和账户管理费,但是对于老客户,的确没有主动通知,上级也没有这方面的硬性要求。
质疑
给客户免费为何一定要去网点办
“当年银行要提高收费标准或者要发行什么新产品时,短信通知可勤了,广告也到处都是。可现在要给客户免费时,怎么就秘而不宣,不能主动通知呢?再说,现在科技这么发达,银行完全可以让系统自动给客户免费处理,为什么非要大家跑去网点办理?这不是故意为难吗?”市民杨先生昨天对各家银行的做法表示不满,在他看来,银行对执行政策不积极就是怕大家都去申请免费,断了自己的财路。
对于客户的意见,有银行人士解释称,政策规定,银行应根据客户申请才能给予减免优惠,所以银行不能直接办理。此外,一个客户只能有一个账户享受免年费或账户管理费,但不少客户有多个账户,所以必须客户本人来指定,银行不可能越俎代庖。再说,很多客户此前都已经有代发工资、公积金等的账户,已经享受到优惠了,不能申请新的减免。对这部分客户来说,也不用跑去网点申请优惠了。
杨先生建议,即使需要客户自己选择减免收费的账户,也应该可以允许客户通过网银、电话银行等更便捷的渠道来办理,现在银行都强调电子渠道的作用,这样有利于客户的免费措施也应通过便捷的方式办理。
(记者 程婕)
- 新塘街道扎实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015/05/27
- 老人遇大雨,陌生女孩赠伞 发帖寻人:饭店免费吃1年2015/05/27
- 乘免费公交看沙排大满贯 一起“嗨”起来2015/05/27
- 龙湖镇 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015/05/24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