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厦门岛内人口密度是岛外11.1倍 常住人口达381万

www.ijjnews.com   厦门日报  2015-05-18 08:22
  

  近日,厦门市统计局发布《2014年厦门市常住人口发展情况简析》,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4年末厦门市常住人口381万人,比上年增加8万人,增长2.1%。

  出生率

   二孩率提高6.1个百分点

  2010-2014年厦门市常住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从数字来看,厦门常住人口出生率13.8‰,死亡率3.3‰,自然增长率10.5‰;与上年相比,分别提高1.9个千分点,0.2个千分点和1.7个千分点。

  据调查数据推算,2014年全市育龄妇女生育二孩率38.1%,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

  解读:“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呈现上升趋势”,市统计局分析称,我市人口出生率曲折上升,死亡率相对稳定,带动自然增长率同幅上升。人口出生率比上年小幅提高。

  分析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政策因素,《福建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自2012年开始取消生育二孩必须间隔四年的强制规定,2014年开始实施“单独二孩”生育政策,符合政策生育二孩的群体明显增大。

  二是民间喜好,去年是马年又是“双春”,出现了扎堆孕育“马宝宝”的现象。

  身份

   五成人口为“外来郎”

   各区流入人口所占比重

  据调查数据推算,2014年全市五成以上常住人口户口登记地为其他地市,人户分离现象广泛存在,流入人口(即户口登记地为外地的厦门常住人口)规模庞大。

  从流入人口在厦居住时间来看,居住半年至一年的占16.9%,其中集美区比重最高,为20.7%;两年至四年的占40.8%,其中同安区比重最高,为48.8%;五年及以上的占42.3%,其中思明区比重最高,为51.4%。

  空间分布

   岛内人口规模接近饱和

  从空间分布来看,全市常住人口在各区的分布基本维持2010年格局。湖里区人口规模最大,成为首个常住人口突破百万的区;其次是思明区,两区常住人口所占比重达到52.2%,岛内人口规模接近饱和。

  从增长速度来看,岛外四个区人口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岛内两个区。分别是:海沧区增长4.2%,集美区2.6%,同安区2.5%,翔安区2.5%,湖里区1.7%,思明区1.3%。虽然岛外各区人口增长速度均在全市增速之上,但是岛外人口密度仅有1272人/平方公里,远低于岛内14097人/平方公里的水平,岛内人口密度是岛外的11.1倍。

  解读:市统计局表示,岛外地域面积广阔,随着重大功能性项目向岛外新城配置,新城综合功能不断提升,承载力和吸引力将显著增强,岛外人口规模还存在较大的扩展空间。

  年龄结构

   需抚养的少儿和老人增多

   城镇化进程持续放慢

  根据调查数据推算,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总抚养比27.8%,其中少儿抚养比20.6%,老年人抚养比7.2%,分别比上年提高1.9、1.2和0.7个百分点,抚养比逐步提高。

  解读:市统计局认为,虽然厦门人口年龄结构仍然处于劳动力供给充足、人口社会负担轻的“人口红利”时期,但是近年来人口抚养比逐年提高,反映出劳动力资源供给呈现减少趋势,加上目前人口出生率上升和老龄化进程推进,将对未来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城镇化

   城镇人口已达88.8%

  据调查数据推算,2014年厦门市城镇人口338万人,比上年增长2.1%;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8.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处于平稳发展阶段。分区域来看,思明、湖里两区城镇化率均已达到100%,其他区城镇化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海沧区90.9%、集美区86.4%、同安区68.6%、翔安区56.7%。

  ?解读:市统计局认为,随着中央政策对新型城镇化方向和内容的调整,推进城镇化速度的同时将更加重点关注城镇化的存量、质量以及已转移至城市人口的市民化,城镇化进程将继续保持缓慢增长的态势。

  (记者 刘艳 通讯员 杨晋)

标签:岛内|人口密度
稿源: 厦门日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