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归侨个人档案捐赠晋江档案馆
越南归侨给个人档案找了个“家”
全部档案捐赠晋江市档案馆 此为晋江首例
郭金醒女士将个人档案转交给晋江市档案馆馆长黄项飞。
晋江新闻网9月12日讯 上世纪50年代初的家庭老照片,上世纪70年代的结婚证,上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的各种奖状聘书,2004年的一块“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奖章……昨日,今年69岁、祖籍厦门的越南归侨郭金醒将个人档案全部捐赠给了晋江市档案馆。据悉,这也是晋江市第一例个人档案的捐赠。由于捐赠的类别和数量较多,晋江市档案馆还在登记统计中。
“可惜在以前的多次搬家中,已有不少个人档案遗失了。”郭金醒告诉记者,她之所以决定把所有档案捐赠给档案馆,是希望为自己的个人档案寻找一个好去处,希望能为后世留下他们这代人所走过的足迹。
郭金醒原是晋江一名中学高级教师,1994年1月,因工作需要,她走上领导岗位,先后担任晋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晋江市政协副主席、调研员。从政期间,她多次撰写提案,为民谋事,其中《关于成立晋江慈善总会,促进晋江慈善事业发展》的提案,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并得到晋江市领导的重视,为促成晋江市慈善总会的成立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一定妥善保管好这批档案。”晋江市档案馆馆长黄项飞说,郭金醒女士交给档案馆的不仅是一份份档案,更是饱含故事的过去,是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是留给后人的珍贵精神遗产。
同时,晋江市档案馆也希望这次捐赠能进一步唤起全社会的档案意识,让更多有识之士将历史档案资料捐赠给档案部门,使散存于社会的于国于民有益的档案资料能得到永久保管、广泛利用,进而发挥出更大的鉴史识今、启迪后人的社会价值。
据了解,目前,晋江市档案馆馆藏档案20余万卷(册),除了民生档案、文书档案之外,不乏特色档案,包括明朝圣旨1幅、照片档案2万多张、族谱档案485件、印章档案39盒、艺术档案104件、荣誉档案509件、人物档案114卷及侨批档案实体4400件。
当前,晋江市档案馆正在开展口述档案采集工作,力求将口述档案加入馆藏特色档案行列,不断改善馆藏档案资源结构。(记者_董瑞婷 陈巧玲 通讯员_叶尚发 董清花 文图)
档案背后的故事
“踏上唐山的那一刻,我永远都记得”
在郭金醒所捐赠的档案中,有几张上世纪50年代的老照片,承载着她这一生都难以磨灭的印记。
1955年的那张老照片,是郭金醒和奶奶、妈妈、姐姐、弟弟一起拍的家庭合影,也是她们一家人当时回国时办理护照所需的照片。
“1945年9月,我出生于越南河内。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父亲响应国家号召只身回国投身建设。1955年,我们一行五人从越南启程回国和父亲团聚。”郭金醒说,当时不像现在需要每个人分开办理手续和拍摄人头照,她们一家5口人就合了一张影,过境检查的时候用。
“踏上唐山的那一刻,我永远都记得。”郭金醒清晰地记得入关时的情景,“我看到了亲切的解放军,听到了高昂激奋的《歌唱祖国》。奶奶说:‘唐山到了!’我的心情莫名地激动———原来这就是奶奶常常说的唐山,我的祖国。”
也正是从踏上国土的那一刻开始,郭金醒立下宏愿———这一生要报效祖国。回国后,郭金醒奋发图强,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
2004年,郭金醒获得了她人生中最高也最有纪念意义的一个荣誉———“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奖章。
“这块奖章我一直收藏着,从来没有戴上过。”在将奖章捐赠给档案馆前,郭金醒特意戴上了奖章,请摄影记者帮她拍下一张照片留念。
- 龙湖:简办父亲丧事兄弟俩捐赠10万元2014/08/31
- 爱子结婚 乡贤黄家洞捐赠168万元2014/08/30
- 邓小平法国留学期间打工铸铁 曾不止一次受伤2014/08/23
- 洪栋樑家族简办丧事捐赠善款2300万元2014/08/10
- 老民警的儿子 捐赠15辆电动车2014/08/08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