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法国留学期间打工铸铁 曾不止一次受伤
1924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巴黎合影。前排左四为周恩来,后排右三为邓小平。(翻拍)
鲜于浩: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西南交大人文学院院长、四川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等职。现担任四川省历史学会副会长,长期研究四川青年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
讲述者鲜于浩从1920年10月19日—1926年1月7日,这是邓小平的5年法兰西岁月。在法国期间,邓小平的名字叫邓希贤。名字后面是相应的数字编号。这些数字背后,就是邓小平从学校辗转各工厂的证明。在1989年到1990年,还是年轻学者的鲜于浩在法国做访问学者,其间他在法国外交部的档案馆里找到三份邓小平的留法档案。1996年,已是资深研究四川青年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的鲜于浩教授,作为一部纪录片的顾问,再赴法国。这一次,他首次确认了邓小平在施奈德工厂的工卡,并把邓小平留法期间的住址,能找到的几乎都找到了。
发现
◎工种档案
1989年到1990年,鲜于浩在法国做访问学者期间,在法国外交部档案馆的档案中发现了邓小平的“志愿”档案,鲜于浩说,邓小平当时名字为邓希贤,他选的工种是“铸铁”。
◎确认工卡
迫于生计,邓小平于1921年4月2日,来到了位于克鲁梭的施奈德钢铁厂,当了一名轧钢工。鲜于浩说,是我首先确认了邓小平的工卡。工卡上显示,工作能力:很好;工作表现:好;日薪金:6法郎60生丁;评语:志愿来厂工作。
◎三处住址
鲜于浩说,我们发现在巴黎比杨古特拉维夫街,邓小平曾在这条街上有三处住址,这说明当时的形势是很严峻的,在法国从事革命活动的危险性,在一条街上就有三处住址,说明需要随时进行转移。
除了发现邓小平在法国的档案,鲜于浩一家与邓小平,还有一碗红油水饺的缘分。
鲜于浩说,在1956年公私合营之前,邓小平和夫人卓琳一起来到岳母的苍蝇馆子,点了碗红油水饺。
“肯定是因为味道好,才安排邓小平来吃饭”。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