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江人】默默付出 村道一扫20年
晋江新闻网7月27日讯 昨日,晋江磁灶镇岭畔村委会工作人员称,村里有位外来清洁工“老潘”,扎根村里20多年,不仅见证了村庄变化,也为村里发展做出了贡献,希望能通过媒体表达村民的感激之情,也希望更多人来关注像“老潘”这样为村庄发展、城市建设默默付出的“新岭畔人”“新晋江人”。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岭畔村,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提起清洁工“老潘”,几乎每户岭畔人都熟知。
“老潘”全名叫潘龙江。1992年,40多岁的潘龙江从重庆秀山来到晋江岭畔,应征当一名清洁工。从昔日的黄土路到如今的水泥路,岭畔村的村道,“老潘”一扫就是20多年。
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在岭畔村委会旁的村道上找到了“老潘”。此时的他,正推着一部手扶车,顶着烈日清扫路面。得知记者的来访意图,不善言辞的他本想拒绝,但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劝导下,他最终答应接受采访。
“我做的都是本职工作,没什么好宣扬的。”朴实的“老潘”说,在岭畔待了20多年,他不仅目睹了村里的发展变化,更对这里的人和物有了感情,虽然已近古稀之年,但他还想为村里的发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岭畔村委会主任吴吉祥告诉记者,“老潘”每天早上4点多开始作业,一直忙到傍晚时分,这么多年来风雨无阻,就算是逢年过节,他也很少停歇。更值得一提的是,厝边们谁家有需要,打声招呼“老潘”都乐意帮忙。正因此,不仅村里感激他,村民们也都认可他。
“比起许多岭畔人,‘老潘’在村里待的时间更长、更久,村里的每个角落他比很多人都清楚,村里的每户人家他也都熟悉。”在岭畔村沿街经营一家店铺的吴先生说,“老潘”能在村里扎根这么多年很不容易,他对村里有了感情,厝边们也对他有了感情,早已把他看成是“村里人”。
对于村里和厝边的认可,“老潘”很是高兴。他说,早些年自己在村里搞清洁,为的是家庭生计,但如今儿女早已成家立业,曾多次劝说他回家安享晚年,但他心里总有一份不舍。
“我在岭畔这些年来,每到逢年过节,不只村里会送来慰问金、慰问品,有些村民也会自发送来衣物;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也都不会忘记请我吃顿酒。”“老潘”说,一个外地人在异乡打工,干的还是环卫清洁的基层工种,村里人不但没有嫌弃,反而给予了更多的关怀,让他感动之余,也产生了归属感。
采访临近结束时,“老潘”偷偷告诉记者,随着年纪增长,虽然自己过几年可能就要离开晋江回老家了,但他已经办理了晋江市居住证,很快也能像本地人一样享受到晋江的好政策了。(记者_赖自煌 文图)
- “新晋江人”生态环保流动课堂开课2014/07/18
- 【新型城镇化】让更多流动人口成为“新晋江人”2014/07/11
- 【新型城镇化】扎根新区 厂门口就可上公办幼儿园2014/06/09
- 无房流动人口也可落户 三年来9617人成新晋江人2014/05/25
- 伍堡边防派出所开设“新晋江人之家”微信订阅2014/05/10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