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主流媒体看晋江 >>正文

晋江作为新型城镇化试点“人·城·业”共发展

www.ijjnews.com   泉州晚报  2014-06-09 17:30
  

  以人为本 同城待遇拴心留人

  新型城镇化不是新一轮的“造城”运动,也不是新一轮的“灭村”运动。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首先要解决人的城镇化问题。“保障全覆盖,待遇均等化”是推进人的城镇化的基本思路。

  工业经济的鼎盛期,晋江百万流动人口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但公共服务、生活保障跟不上的现实,让熟练工、技工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放弃了高薪,离开晋江另谋职业。缺乏高端人才,晋江企业遭遇发展停留在低附加值的半成品、成品生产环节,无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环节的尴尬。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倒逼晋江从留住人才入手,思索制定更完善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机制,帮助外来人口更好地融入晋江。

  应着这样的发展需求,晋江在全省率先出台《晋江市流动人口落户管理实施意见》,进一步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明确无房也可落户。原本需要连续5年居住在晋江并办理居住证、暂住证才能落户的外来人口,现在只要连续在城区居住2年或在乡镇居住1年即可落户。去年以来,已先后有9665人在晋江落户。

  同步落实的,还有外来务工人员的同城待遇。晋江赋予持有“居住证”的外来人员享受义务教育、社会保险、公职人员招聘等28项市民化待遇,推动外来人口市民化。尤其在教育方面,晋江将全市公办学校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零门槛开放,赋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晋江本地学生一样的就学升学权益。现在,在晋江就读的外来人员子女达到20.33万,占学生总数的58.7%。如今,持有“居住证”顺利解决子女就学问题,已经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留在晋江打工最高兴的事之一。贵州籍外来务工人员黄山平与妻子在陈埭镇一家鞋企打工,凭着“居住证”,他们的孩子被免费安排进入陈埭镇的公办小学江头小学就读,夫妻俩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

  保障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同城待遇,晋江在农业人口就地城镇化上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解决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城乡低保、新农合、城乡居民养老等社保实现“城乡一体化”,让农民享有与城镇居民一样的社保待遇。数据显示,晋江城乡低保的受益对象超过2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9.9%,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62.2万人,有12万名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开始按月领取养老金。同时,建立“凡征必保、即征即保”的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维护被征地人员合法权益。

  城市布局 全市一城完善配套优化功能

  优化建设提升城乡面貌,按照“全市一城、一主两辅”的布局,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完善配套、优化功能,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品位新城区、特色小城镇、美丽新农村。

  仅仅依靠“保障全覆盖,待遇均等化”的思路推进人的城镇化,还不足以实现晋江整座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城市的更新改造一样至关重要。坚持“全市一城、统一规划”的理念,晋江主动融入泉州环湾建设大局,将全市649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城来统一规划,确立“全市一城、一主两辅”的空间发展格局,继“九大组团”之后,去年启动了“五大片区”改造,从全面征迁转入建设阶段的战略性征迁,大手笔、大规模持续城市更新。

  “五大片区”都是晋江城市建设的关键区域、关键节点,其改造时完善晋江城市功能分区、优化空间布局的关键。罗裳片区位于行政中心区、世纪大道两侧,改造后将构建文化中心区和行政服务区;梅庭片区是典型的“城中村”,改造后将有利于迅速繁荣城西核心区;博览片区是构建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战略要地,鞋都片区是双龙路东拓两侧区域,对于繁荣鞋纺城、连接中心市区与泉州行政中心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紫帽片区是泉州西大门、晋江北大门,结合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发展旅游服务、商务休闲、养生度假等现代服务业态。

  无论是“九大组团”还是“五大片区”,城市的面貌再怎么改变,晋江为民建城的理念始终一以贯之:晋江把最好的地块留给百姓,每年把2/3的建设用地用于建设公园绿地、市政配套、公建设施以及安置房,而用于商业开发的仅为1/3。在堪称晋江城建提速示范项目的梅岭组团,40%的地用于城市景观,建设人工湖、八仙山森林公园等,而真正用于商住房开发的用地不过22%。梅庭片区在改造中坚持安置房建设先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公益项目先行的理念,安排最好的地块建设安置房、安排黄金地段建设文教卫、公园绿地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最大限度保障公共资源服务于市民。

  生活环境的蝶变优化,也延伸至晋江的各个乡镇,甚至是村里。以往被人嫌弃的磁灶镇大埔村,现在建起了一栋栋整齐挺拔的小洋楼,脏乱不堪的村道被干净整齐的硬化路取代。梅岭街道仙格安置小区毗邻刚建成的八仙山公园,周边学校、医院、农贸市场配套设施齐全,回迁群众都说“生活质量提高了”。

标签:城镇化|晋江
稿源: 泉州晚报  编辑: 邓驯邓驯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