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正文

【新型城镇化】乡愁记忆 以前在楼顶能望见泉州东西塔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4-06-09 11:06
  

  微微抬头望着眼前花园式的二层小洋楼,身着黑色西装、浅黄衬衣,戴着红色领带的旅港乡贤苏千墅满眼深情。

  【人物名片苏千墅:早年就读于晋江华侨中学,后随父母移居香港。大学毕业后投身商海,先从事制衣业,后涉足金融、贸易界,建树良多。荣任香港福建社团联会永远名誉主席、香港晋江同乡会永远荣誉会长等职务。

  5月23日,今年68岁的苏千墅随香港晋江同乡会访问团回晋江访问,同行的香港乡贤共有一百多名。当来到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参观时,苏千墅和大家一起踏上了那些熟悉的青石板路,再一次来到了自己曾经的家门口前。

  “这是我家的房子!”苏千墅看着眼前这座承载着自己家族历史和记忆的老洋楼,骄傲地和身边的一些朋友介绍说。

  涴然别墅是苏千墅的父母苏孙江、柯美英建造的,建成于1957年。涴然是苏孙江的别号。苏氏夫妇长期在香港经营侨批服务,帮助侨民向内地汇款,也利用汇款进行外汇买卖和货物进出口,长期往返于晋江、香港两地。

  别墅邀请了新加坡工程师陈水鲍设计,坐北朝南,中西合璧,砖石混筑,距离塘后街上的蔡氏家庙仅几步之遥。别墅改变传统大厝左右对称布局,无明确的顶厅,以十字廊联接两侧房间,东面有突出的六角形小厅,卫生间等辅助用房则建在西侧,大量运用古典柱式。一楼大门黑石门匾上刻:“武公衍派”,门联镌:“涴泽长流晶丽美,然心建业蔚璋英。”联中巧妙地嵌入苏氏夫妇的名字。

  “以前站在楼顶还能看到泉州的东西塔呢。”童年生活在苏千墅的记忆里依然鲜活。

  1959年,晋江侨中建校时,困难重重,校舍欠缺,经费拮据。苏千墅的母亲柯美英是创办晋江华侨中学校董之一,苏孙江一家不仅慷慨地将自家新建的涴然别墅借给学校作为办公室和教师宿舍,还捐资兴建学校的新教室。

  改革开放之后,苏氏夫妇和其子苏千墅先生都始终保持爱国爱乡本色,持续大力捐资兴办家乡教育等公益事业。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苏千墅曾感慨道:“我深知父母创业的艰辛,但他们即使在创业最艰难的时候,仍筹集资金,创办华侨中学,缓解家乡子女就学的困难。父母爱国爱乡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我只有鞭策自己一如既往地敬重教育、造福家乡。”

  据不完全统计,至2008年,苏千墅捐资公益事业已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苏千墅伉俪也成为“晋江市捐赠公益事业功勋奖”的第一位获得者。

  2010年,梅岭组团片区改造中,苏千墅代表家人与政府签订了征拆迁协议,将涴然别墅交给了政府,但在苏千墅的心里———这还是他的房子、他在家乡的根。“得知要拆迁后,我们四兄弟通过电话沟通了一下,大家都很支持。”苏千墅说,对父母辛苦建起的涴然别墅,家里人有很深厚的感情,但为了家乡的城市建设,家里人的认识很统一。

  “母亲也说政府有需要,我们就支持,要为大局着想。”苏千墅说,当时远在菲律宾的母亲柯美英得知此事,也非常赞同他们的做法。

  涴然别墅,如今也已是五店市传统街区内的一大景观。别墅自建成后即栽种了龙眼、竹子、七里香、玉兰、三角梅、茶花、兰花等花木。绿意盎然,四时飘香,更为别墅增加了景色。国际连锁品牌星巴克看中了这座占地两亩多的花园式小洋楼,在不久以后将会入驻这里,把这里打造成为晋江市民平时放松休闲的一个场所。

  有时候,即使苏千墅没有回来,一些旅港的晋江乡贤回到晋江还是会自行找到了涴然别墅。有一次在没有苏千墅带领下前来的旅港乡贤蔡长平说:“我是苏千墅的好朋友,回来就想来看看,这些文化遗存让我们这些旅外的人充满亲切感和归属感。”(记者_董瑞婷 林文婧 阙杨娜)

  (感谢粘良图提供相关资料)

标签:新型城镇化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邓驯邓驯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