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大学生拍泉州民俗“唆啰嗹” 纪录片香港获奖
民俗表演中,有些角色男扮女装(纪录片截图)
“不抢救性多拍些,可能后人就看不到了”
传统文化日渐流失,又遭年轻人不解,传承成了纪录片的思考核心
纪录片指导老师许由文说,“唆啰嗹”这样的题材,也曾有学生拍过,但没有像黄纤纤他们这组拍得这样精致、出彩,因为这个题材本身拍摄难度很高,需要精心准备。于是,这次的课堂作业,就在他的推荐下,参加了全球华语大学生影视奖。这是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创办的,已有十届,被香港影视界誉为“华语学界大学生的奥斯卡”。
一开始,片子到了香港展映交流,就引起国内外许多大学生的浓厚兴趣,表示赞叹和向往,觉得这是独一无二的特色民俗,需要保护。不过,也有人不解。一位上海戏剧学院的学生就质疑说,民俗进入酒店、高楼大厦,跟现代文明格格不入,是一种讽刺。
对此,许由文说,这是一种地域上的文化差异,也是传统文化应该思考的问题,越来越多的“90后”学生不理解、不喜欢去拍这一题材的片子,“但我一直很鼓励学生去抢救性地拍一些纪录片当作‘资料库’,其实很多传统文化面临尴尬的局面,很多以前古老的文化正在慢慢流失,很可能我们的后人就再也看不到这些文化了,但我们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也是中国的纪录片市场为何都做不起来的原因”。
□文化名片
唆啰嗹
“唆啰嗹”也称“采莲”,因反复吟唱“唆啰嗹”得名,是泉州地区在端午节时表演的一种民俗踩街舞蹈,已有800多年历史。民俗以古越文化装扮唱念的表演形式,直接源于古代泉州“驱疫傩”及唐宋宫廷“采莲舞队”,祝愿风息涛平,驱邪消灾,祈望航行履险为夷、海运亨通、海贸繁盛。
清代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唆啰嗹”广泛流传于泉州城内以及晋江、南安、惠安等沿海地区,尤其是晋江沿岸码头。但是,随着一些民间“唆啰嗹”艺人老去,以及一度被作为封建迷信产物,这一民俗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唆啰嗹”表演仅保留在晋江安海,至今还十分活跃。
2008年“唆啰嗹”,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