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铁路实施新运行图 增开多条铁路强化高铁作用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28日),全国铁路迎来了三件大事儿,首先,春运第一天的火车票开始全面发售;第二,厦深铁路、西宝高铁、渝利铁路、广西沿海铁路等多条铁路同时开通运营。第三,就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实施了新的列车运行图。
乍一听,感觉还是火车票这事儿最重要,不过实际上,后面两件事儿其实对我们老百姓未来出行的影响更加深远。拿上海来说,新的运行图里,上海到哈尔滨开通了直达高铁。这是目前国内运输距离最长的高铁线路,过去走这条线,怎么也得1天1夜,24个小时,现在只需要12小时57分。一方面,速度更快了,另一方面,不再绕远儿了。
还有上海到深圳的动车,全程运行时间普遍在12小时以内。另外您知道吗?这份新的铁路运行图,不仅大大改善了火车的运行效率,连飞机也跟着受到了影响。相关航线的机票价格未来也会随着火车的大提速,跟着降价。
方案显示,全国铁路增开客车75对,全国铁路开行的旅客列车将达到2369对。那么为什么要进行这次调图?调整后会有哪些变化呢?
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胡亚东:统筹高铁和既有线通道能力,优化全路动车组和普速客车资源使用,按照全路春运客车开行方案,一次性安排客车上线,努力满足广大旅客特别是重点地区旅客出行需求。节前安排开行旅客列车2667对,同比增加157对。节后开行旅客列车2667对,同比增加139对。
预计明年春运,国家铁路发送旅客2.57亿人次,增长7.9%。计算一下,2014年春运要比今年多发送1千7百多万旅客,仅这一增量就相当于每天每分钟多发送近300人,整个北京城的市民都出行一趟,可以说运输压力特别大。此次调图正是为释放这些新线路的运力运能作准备,为缓解春运出行难出新招。事实上,在2013年春运中,高铁首次成规模出现,京广、哈大以及此前已经开通的京沪、郑西,还有长三角地区的沪、宁、杭等高铁全部上阵,新增客流中7成来自高铁。
新一轮调图将进一步强化高铁作用。不仅调整了京沪、宁杭、杭甬、合蚌和京广等旅客列车的对数,还增开了部分长距离跨线动车组列车。比如有哈尔滨、长春、沈阳经新开线路“津秦”,至上海、宁波、青岛、济南方向的列车,还新增了北京到桂林,青岛、济南到广州的动车组列车。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全国共有厦深铁路、西宝高铁、柳南客专、衡柳铁路、渝利铁路、广西沿海铁路等多条铁路线同时开通运营。其中,厦深铁路是连接厦门、汕头、深圳三大经济特区的第一条快速铁路,全长514公里,从原来的13小时旅程提速到现在的3个半小时,旅客惊叹,早晨深圳啖早茶、中午厦门观海听涛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付先生携妻子带着不到2岁的小女儿去香港,今天特意赶9点从厦门始发至深圳的首班车,他说,原来也坐飞机,现在像春秋航空等民营公司已经取消了这一航线的班次,以后厦深铁路将成为他们全家去香港游玩时的首选出行方式。
付先生:选择铁路比较方便,时间选择比较多。假如9点多没赶忙上,机票的话就要改签,铁路可以改到9点半。我感觉铁路还是熟悉,安全系数方方面面比较好。
这位乘客的想法其实挺有代表性的。在铁路便捷、尤其是提速了之后,坐火车还是坐飞机出行真的值得我们好好纠结一下了。
没错,坐飞机本来的优势是快,但架不住老晚点,赶上运气不好航班直接取消了更郁闷,坐火车就很少有这种情况,而且给人的心理感觉更踏实。随着铁路线路的不断提速和优化,航空公司的国内线路会不会被进一步压缩?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认为,铁路的倒逼,从航空公司的角度来说,有弊也有利。
李晓津:高铁的快速发展对民航确实有比较大的影响,这个影响有负面的影响,也有正面的影响。负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分流的影响,比如高铁开通以后,预计有30%-70%左右的旅客会转乘高铁。另外一个负面影响是可能会降价,根据测算,高铁每提速1个小时,对应航线上的票价必须降价50块钱左右。比如哈尔滨到上海压缩时间为19个小时的话,民航票价必须降1000块钱,才能够留住原来这些旅客。高铁对民航也有两个正面的促进作用,高铁开通的航线基本上都是热门航线,哈尔滨、上海、厦门、深圳、广州等等,这些航线本来也是民航的资源比较紧缺的航线,虽然会分流一部分旅客,但是客观上也使民航可以减少运力,减少对资源的压力。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民航可以用富裕出来的运力开辟一些新的航线。总的来说,通过两者的竞合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与其说是铁路与航空公司相互挤压,不如说是相互补充,是为我们的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比如同样是上海到哈尔滨,飞机票打3折再加上税费,是700块钱左右,性价比也不会低于高铁。这个选择不单单是纠结坐火车还是坐飞机,而是纠结哪个更快速?哪个更经济?哪个更舒适?想必这也是铁路和民航未来角力的方向。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