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瞬间切断手机正常信号 “伪基站” 狂发广告骗财

www.ijjnews.com   人民日报  2013-12-06 08:44
  

【社会危害】

可伪装成10086等号码,欺骗性强

不久前的一天,江苏南通市民甘先生在家中收到了一条短信,称银行卡密码器升级,请用户按指令操作。甘先生根据指令操作之后,发现卡内的49900元钱被人转走;广州的黄先生和同事同时收到了内容一模一样的垃圾短信,“号码显示为10086,说是预存399元话费就送智能机,同事打电话问10086发现根本没这事儿,可诈骗短信怎么会用移动的客服号码发出来呢?”

据了解,甘先生和黄先生收到的短信,都来自一种叫做“伪基站”的设备。

构成简单,假冒现有移动网络,强制发送广告和诈骗短信

什么是“伪基站”?据广东移动的技术人员介绍,伪基站其实是一种特殊的移动通信设备,它可以利用特有的技术,假冒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诱导在覆盖区域内的手机接入该设备,从而向用户手机大量发送垃圾短信,发送后迅速让用户回到原来的移动网络上。

“伪基站”的构成其实相当的简单,一个专用信号发射器、一台笔记本电脑、一部手机、一根天线、一个电瓶盒电源转化器就可以轻易组成。其中,手机是用来测频点的,到了某个区域后,用这个手机就可以测定出这个区域基站的频点,然后再把频点和短信内容输入到电脑安装好的程序上开始大批量群发,在不知道对方手机号码的情况下,可以使附近用户的手机收到短信。

“最开始是一些中小企业为了节省广告推送的成本,自己购买非法无线电设备来进行垃圾短信的发送,后来则有了专门的公司来承接这种业务,再下来就开始有不法分子利用这种技术装备来进行短信诈骗了。”广东移动的技术人员说。

据介绍,此类设备运行中,用户手机信号会被强制连接到该设备上,无法连接到公用电信网络,严重干扰手机用户的正常使用。不法分子通常将“伪基站”设备放置在汽车内,一边缓慢行驶,一边发送短信。

除了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四川等地也有大量类似案例。四川省公安部门的统计显示,全省除甘孜、阿坝外的19个地市州都出现过“伪基站”设备。

群发成本低,网络监控无法发现,且难以精确定位

“‘伪基站’具有欺骗性、灵活性、强制性等特点。”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办案民警巫凯介绍说,这种可移动的设备降低了群发短信的成本,欺骗性更强,危害也更大。比如说,“伪基站”更改的发送号码与银行真实使用号码相同,就具有极大的迷惑性,同时使用钓鱼网站规避了网银转账短信确认环节,欺骗性极强。

针对“伪基站”带来的严重危害,公安部门展开了打击“伪基站”的专项治理活动。据透露,公安部8月初部署指挥北京、辽宁、湖南、广东等12省区市公安机关集中行动,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29起,捣毁“伪基站”设备生产“窝点”4处,抓获犯罪嫌疑人217名,缴获“伪基站”设备96套。

然而,集中打击行动似乎并没有让“伪基站”绝迹,一些地方仍频频曝出类似案例。打击这种新型设备的难度何在呢?

中国移动四川公司网络技术专家万菁晶介绍,打击“伪基站”的困难在于:“伪基站”吸引用户进入覆盖区域后,用户此时已脱离移动公司网络,网络监控手段无法发现。只有当用户重新进入移动网络后,才能通过定位更新,判断此移动基站附近有“伪基站”存在。“这种定位只能定位到移动基站的覆盖区域,并不能精确定位‘伪基站’的位置。这时候‘伪基站’发送人员可能已经离开这个区域了。”万菁晶说。

南通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卢瑞华认为,此类案件打击防范难度较大。首先是成本低,作案方便。“伪基站”的核心软件可以从网上下载,而所需电子元件随时可以买到。同时,“伪基站”设备重量轻,便于携带,可在任意地区发送短信。其次,从无线电管理技术方面来说,目前对这种行为只能进行事后监管,只能在非法信号出现时,才能通过定位测向锁定信号源。此外,“伪基站”出现虽然时间较短,但利用其实施犯罪活动的数量不断增加,作案也越来越流窜化。

首页  上一页  [1]  [2] 
标签:信号|广告|手机|伪基站
稿源: 人民日报  编辑: 李华燕李华燕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