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要慎选慎用保健食品
本报讯 前阶段,保健食品市场中不断出现一些不法分子或组织以公益健康讲座、健康诊疗、学术交流、会展销售等形式变相销售高价保健食品,并在讲座现场大肆夸大宣传所推销产品能治愈各种慢性疑难疾病。
今年5月至9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打击保健食品“四非”(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添加、非法宣传)专项行动,晋江市食药监局在开展市场专项整顿行动中,严厉打击各种保健食品违法行为,立案查处保健食品案件9起,查扣假冒保健食品品种23种,罚没款9.9万元,全市保健食品市场经营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同时,晋江市食药监局总结出保健食品变味健康讲座违法行为的六大危害,请消费者警惕提防:
1.讲座组织者行踪十分隐蔽,无固定办公场所,各组织间联系十分紧密,客户资源全共享,严重侵犯市民隐私;2.讲座时间地点变化不定,居民小区、酒店宴会厅、影剧院、体育场、培训中心课室等轮换开讲,严重扰乱市民正常生活;3.讲座内容虚假夸大,冒用世界知名组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名义,夸大产品功效和适用范围,承诺无效退款,雇托现身说法,严重误导消费者;4.产品随意定价,价格严重虚高,严重扰乱市场秩序;5.跟踪老人至家中,威逼利诱强卖产品,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6.产品质量堪忧,非法添加药物,延误病情,严重危及老百姓生命安全。
保健食品并非人人有效
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我国《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保健食品不是单纯的营养品或食品,而是针对特定人群使用的。我们都知道,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均衡、全面地摄入营养,才能维持人体健康。但由于每个人的生活条件、活动规律以及膳食习惯千差万别,所以很容易出现缺少某一种或多种营养素的现象,再加上年龄的增长、消耗的增加,就容易出现某方面的健康问题。而保健食品正是针对这种情况,供应特定的营养素,以达到调节人体机能的目的。但正由于保健食品主要目的是提供特定的营养物质,对一般人来说,营养价值并不一定就很高。因此,我们在选择保健食品时,一定要针对需求来选择,否则只能是白白浪费金钱。 保健食品不能治病,选购保健食品的另一个误区就是容易把保健食品当做药品,迷信其“能治病”,很多保健食品宣传也正是抓住消费者的这种心理进行误导,实际上,保健食品和药品有本质性区别,保健食品并不要求治疗功能,把保健食品当药品,很容易延误治疗时间,有病了,还是应该上医院,否则将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如何正确选择保健食品
一、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但可以用来进行辅助治疗。国家对保健食品的功能规定有27种,包括:免疫调节、调节血脂、调节血糖、延缓衰老、改善记忆、改善视力,促进排铅、清咽利喉、调节血压、改善睡眠,促进泌乳、抗突变,抗疲劳、耐缺氧、抗辐射、减肥、促进生长发育、改善骨质疏松、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美容、改善胃肠道功能等。在保健食品包装标签上不能含有或暗示具有治疗作用,凡是超过上述27种保健功能范围的宣传都是违法的。
二、注意标志和批号。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预包装食品容器上(食品标签)应有卫生部对这一食品的批准文号和卫生部规定的保健食品标志。国产保健食品为:卫食健字第号,或者国食健字第号,进口保健食品:卫进食健字第号。
三、保健食品的标签除与普通食品一样应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外,还应注明适宜人群,食用量及食用方法。
四、保健食品不可以代替药品。一种新药品的面市,必须要有大量的临床试验,并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查批准;保健食品没有规定治疗的作用,不需要经过临床验证。
五、理性选择保健食品。每种保健食品都有适宜的人群,选购时应该按照个人的差异,认真选择,不能按照送礼习俗,胡乱选择,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如发现违法生产经营保健食品行为的,应及时向晋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报。(举报电话:12331,85629901)
- 药店试水奶粉还缺“零部件”2013/10/29
- “篡改商品生产日期担责”有望入法2013/10/25
- 11家奶粉企业入围北京4药店开卖 多问题待解2013/10/25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