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彼得·扎克:工业设计为产品注入“魔力”
昨日,2013年“海峡杯”福建(晋江)工业设计大赛终评工作结束。记者专访了此次大赛的评委会成员彼得·扎克。
记者_张云辰 王家煜文图
人物名片
彼得·扎克(Peter Zec),德国红点公司总裁、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设计中心主任、柏林萨尔兰工程和经济应用技术大学教授,目前也是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资深高级顾问,为众多国际公司提供过传播和设计顾问服务。作为德国和国际设计界的专家,彼得·扎克还是《红点年鉴》和《国际传媒设计年鉴》的出版人。
创意设计
要结合科技创新
晋江经济报:您参与了此次工业设计大赛的评审工作。您对于此次评奖有什么感受?
彼得·扎克:在这两天的评审中,我非常激动和兴奋。虽然我第一次来晋江,但我看到了很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我期待这其中的某个作品能走向全世界。
晋江经济报:本次工业设计大赛的举办,对于晋江传统行业的发展有哪些帮助?
彼得·扎克:工业设计大赛的举办很有意义。通过比赛,作品与作品之间的比较,企业或者创作者本人才能知道哪个作品是最好的,才能知道自己的作品有哪些不足,与顶尖的工业设计产品的差距在哪里。
晋江经济报:这次工业设计大赛中您看了很多作品,有哪个产品让你印象最深刻?
彼得·扎克:从评审中,有两款鞋子作品让我印象深刻。一款是利用鲨鱼元素设计的鞋子,鞋子还带有按摩的功能。这个作品拿到国际上,也属于一个很大的创新。另一款鞋子则采用非常轻质的材料,让用户穿着时透气舒适,而且,这款透气的鞋子能立刻投入市场,这是难能可贵的。
晋江经济报:您认为一个好的工业设计作品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彼得·扎克:有些作品是有很好设计的概念,同时作品能立刻转化成商品,让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到。但有些作品只是有这么一个构想,不太实用,让它成为现实商品时机和条件还不成熟。比如在评审期间,我遇见一个作品是沐浴烘干机,我认为这是很好的设计概念、非常棒的创新,但要是让它实际转化为商品的话,我认为是不现实的。不是生活必需品的沐浴烘干机成本昂贵,仅仅是这一点就阻碍了它向商品化迈进。
晋江经济报:你认为创意设计在整个工业设计产品中所占的分量是怎样的?
彼得·扎克:我认为创意设计要结合科技创新,工业设计不仅仅是外观设计,它要注重人文生活,这才是工业设计的本质。符合了这种本质的工业设计对于一个企业、一个产业,才能发挥更大的力量。
让公众意识到
工业设计的“魔力”
晋江经济报:晋江传统产业这些年发展迅速,但工业设计力量和传统产业相比仍显弱小。您认为该如何迅速壮大晋江的工业设计力量?
彼得·扎克:我认为晋江工业设计力量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状态。在这一过程中,晋江应多促进工业设计者与生产企业的合作,给这些设计师们机会,让设计师们有更多条件接触市场,有这么一个载体让他们的设计理念变为现实,也让他们的设计更成熟。这对于工业设计走向产业化、国际化是很有帮助的。
晋江经济报:目前,晋江市政府正大力扶持工业设计,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德国的政府部门有没有针对工业设计出台一些相关扶持政策?
彼得·扎克:在几十年以前,德国政府在扶持工业设计者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去引导工业设计的发展,但现在已经不需要了。原因在于德国人已经普遍知道工业设计能为企业带来很大的利润。在当时,德国主要是为工业设计者们提供设计场所,并在设计教育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我认为,晋江应更多致力于提升企业和公众对工业设计的认识,让企业和公众意识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同时,晋江要为设计者们提供独立设计的环境及能够对接企业的平台,像国际工业设计园的搭建和工业设计大赛的举办就是很好的措施。
晋江经济报:您认为工业设计的投资回报率如何?
彼得·扎克:这种价值无法估量。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欧洲有一家公司专门卖水,一瓶普通的水能卖到20欧元以上。原因在于这家公司设计了一个很有创意的用于装水的瓶子,而这个创意产品也为这家公司带来了上百万欧元的收入。这就是工业设计带来的魔力。
- 金奖作品展示2013/09/25
- “海峡杯”福建(晋江)工业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出炉2013/09/25
- 海峡杯福建晋江工业设计大赛 获奖名单揭晓2013/09/24
- 工业设计助力晋江经济“升级版”2013/09/24
- 晋江市领导检查工业设计大赛成果展馆2013/09/24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