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正文

网传晋石有人玩“碰瓷敲诈” 建议遵守交通法规

www.ijjnews.com   石狮日报  2013-07-21 11:14
  

 

东南网7月21日讯(石狮日报记者 林春凯)近日,在石狮一些微信和网友的微博中,一条“有人在晋江石狮一带开车玩碰瓷敲诈”的帖子引发热议。该帖子称,有人开着豪车故意找人“撞车”,然后向对方索要财物,即所谓的“碰瓷”。类似的信息随即被网友们热传。就如何应对“碰瓷者”,一些网友认为“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自己没有交通违法行为大可通过报警来处理,无需惧怕“碰瓷者”,有的网友则建议通过安装行车记录仪等方式来保留证据。

有人玩“碰瓷”,小心了!

近日,网友“Rong_QILI”通过微信向记者反映,前段时间的一个晚上,他从一家酒店出来后驾车经过西环路时和一辆皇冠小车刮擦。事发突然,他吓了一跳。下车后发现自己正处在两个车道之间,而对方的小车则在直行的车道上,他觉得自己有些理亏。而此时,对方车上下来两个男子,凶巴巴地骂他并问他想怎么赔。因为自己开车前有喝几口酒,担心报警后对自己不利,赶紧和对方说好话,希望能私底下解决。经协商他付了三千元给对方才了事。事后想想这事,他觉得有些奇怪,因为他感觉当时那车子只是和他的车子轻微刮擦了一下。和朋友聊起这事,朋友怀疑他可能是遇到“碰瓷者”了,有可能对方在他从酒店出来后就“盯”上他了。

在该网友反映此事的时候,一条反映“石狮晋江有人玩碰瓷敲诈”的帖子正被网友们热传。帖子内容大致为:“在石狮晋江有车的朋友们注意点:最近发现有人在玩碰瓷。开的车有黑色锐志、银色锐志、红色皇冠、银色奥迪等,车牌悬挂的是广东牌。和这些车子刮擦后不要给钱,要马上报警!”在新浪微博、腾讯和微信中,记者都看到类似的消息。对于其真实性,一些转发的网友觉得“应该有这种事”。

“碰瓷者”一般会“盯”上谁

对于网友反映的“有人碰瓷”一事,记者咨询了市交管大队交管股一负责人。据其介绍,是否“碰瓷”并不好认定,一方面要证明对方是“故意撞的”有点难,另一方面,被“碰瓷”者往往也存在一些交通违法行为,比如酒驾、不按道行驶、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因为担心报警后自己也会受到处罚,而且因为无法证明对方是“故意”的,单从现场情况来看有可能自己的事故责任还会比较大,所以被“碰瓷”者往往会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直接拿钱给对方了事。这也给警方查处“碰瓷”类案件带来麻烦。因为对于此类案件,警方一般都是要“串案侦查”,即通过数起事故判定是否存在“碰瓷”行为。

采访中,警方分析认为,从国内已经侦破的一些“碰瓷”案件来看,“碰瓷”案件多发生在一些靠近路口的路段,或者一些交通较为混乱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车速一般都比较慢,容易制造交通事故,而被“碰瓷”车辆以外来车辆或者有交通违法行为的车辆居多。“碰瓷者会抓住一些人怕事、怕耽误时间,嫌麻烦,或者因为自己有交通违法行为怕受罚等心理,制造一些小刮擦的交通事故来敲诈对方。”采访中,有民警介绍,自从“醉驾入刑”后,也曾听说过有人在酒店停车场附近安排人员,看是否有人酒后驾驶,然后再伺机“碰瓷”敲诈。

如何避免遭遇“碰瓷”敲诈

如何避免遭遇“碰瓷”敲诈?对此,市交管大队一些民警认为,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作为驾驶人应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只要自己不违法,遇到事故时就无需担心报警后会受罚的问题,同时也可以避免给“碰瓷者”留下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如果觉得事故发生得比较可疑,或者怀疑对方可能是在“碰瓷”,应及时报警,并注意保留好现场证据,如果能请一两个目击者为自己证明更好。一些网友则建议在车上安装“行车记录仪”,以记录自己的行车情况及事故发生时的一些情况。网友“H_mi777”告诉记者,他也是听一个朋友的建议后,花三百多元买了一台行车记录仪安装在车上。有一次,他驾车经过学府路与石祥路岔路口时,与一辆摩托车相撞,对方一口咬定是因为他闯红灯造成的。但当他告诉对方自己车上安装有“行车记录仪”时,对方一下子就哑口无言并承认是自己闯红灯了。

标签:碰瓷 敲诈 建议 交通法规 网友
稿源: 石狮日报  编辑: 李华燕李华燕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