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以优良作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福建省各地有序有效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以优良作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连日来,我省各地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开展学习教育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抓住学习重点、精心组织实施,高标准严要求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24日,莆田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研究《关于在全市党员中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部署莆田市学习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全市各级党组织要紧扣要求、一体推进,在“实”字上下功夫,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学习教育。要坚持深学细悟,突出领导班子示范带动学,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用好莆阳御史文化等资源,启智润心、砥砺品格,确保学有质量。要坚持靶向聚焦,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对标对表、以上率下深挖细查,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加强警示教育,确保查有力度。要坚持标本兼治,照单整改、见筋见骨,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建章立制、化风成俗,确保改有成效。要坚持开门教育,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真心诚意接受群众监督评判,持续深化“清风润莆田”,朝着“和美莆田、共同富裕”新愿景奋勇前进。
24日,南平市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暨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南平市学习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抓好学习研讨,用好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红色文化、朱子文化等特色资源,深化运用“闽北讲习班”宣讲机制,提高学习教育的覆盖面、实效性。要抓好问题查摆,注重对标对表,突出深挖细查。要加强警示教育,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举一反三、引以为戒。要抓好集中整治,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要抓好开门教育,深入开展“吃茶话事”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和基层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要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将开展学习教育同落实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结合起来,同完成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同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结合起来。
24日,龙岩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部署龙岩市学习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开展学习教育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以推进作风建设常态长效的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聚焦重点任务,高标准严要求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努力在深学细悟上下功夫,确保学有质量;努力在深查真查上下功夫,确保查有力度;努力在真改实改上下功夫,确保改有成效;努力在为民利民上下功夫,确保可感可及;努力在推动发展上下功夫,确保成果转化。要精心组织实施,扎实把学习教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强组织领导,力戒形式主义,强化宣传引导,确保学习教育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28日,宁德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部署宁德市学习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聚焦“学有质量”,在深学细悟上走前头,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中央八项规定的理论源头和实践起点上,准确领会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聚焦“查有力度”,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深挖根源主动查,以案为鉴对照查,真正把问题找准找实,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聚焦“改有成效”,在真改实改上出实招,对账销号、系统施治、久久为功,推动整改往深处走、在细处落。要聚焦“民有所感”,在开门教育上求实效,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主动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切实让老百姓感受转作风树新风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28日,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部署实验区学习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抓好学习研讨,突出领导干部带头学,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加强教育培训全面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抓好问题查摆,注重对标对表,突出深挖细查,坚持以上率下,针对不同层级、不同类别、不同领域的教育对象特点,采取差异化警示教育,做到举一反三、引以为戒。要抓好集中整治,坚持边学习、边查摆、边整改,坚持立查立改、即知即改、联动整改,强化纵向联动、横向协同。要抓好开门教育,加强调查研究,落细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弘扬“四个万家”“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作风。要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总结和用好学习教育的经验做法,切实抓好整改落实,不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福建日报记者)

- 省委常委班子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不断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2025/01/22
- 福建各地有序有效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025/03/28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2008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