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新改建公园绿地477.7公顷“绿满泉城”提升市民品质生活
市民通过福道攀登紫帽山
趁着冬日暖阳,逛城市公园、走休闲绿道去!
《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一项研究表明,到公园或其他能感受到自然气息的地方逗留20分钟,就能显著减少压力。“公园20分钟效应”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中心市区不少市民群众惊喜发现,近年来居住小区周边的口袋公园、街头绿地逐渐增多,休闲健身设施更加完善,绿色生态空间可见、可感、可玩。据统计,2022年至2024年,全市共建成精品公园14个、郊野公园12.6平方公里、口袋公园380个、立体绿化1380处,打造园林景观路21条、花漾街区13个,累计新、改建公园绿地面积达477.7公顷。
大片公园绿地在扮靓泉州城市的同时,也成为人们亲近自然、拥抱自然、放松身心的绝佳选择,大大提升了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现场探访 生态浪漫线开放共享沿线景点串联成片
这个冬日,紧邻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的滨海生态浪漫线,成为网红景点。
该生态浪漫线环抱两江一湾,跨东海、城东、洛江三大区域,全长近20公里,包含洛阳古桥段、海堤段、后渚段、滨海公园段、中央活力区段等8个重要节点。记者体验发现,沿途重要节点的入口“不设防”,引导标识清晰,对首次游览的市民十分友好。如重要节点之一的滨海公园,去年绿化景观、儿童游乐设施、篮球场等全面提升,市民在丰海路就能看到公园多个停车场和入口,且多数入口处被打造成文化景观小品,配套了座椅等,充分释放了公园绿地开放、服务、共享的便民定位。
步入浪漫线后,美妙的旅程就开启了,特别是城东段,泉州城建集团在建设中通过拓宽调整、摊铺彩色沥青,打造了一条骑行道、跑步道及慢行道“三线并行”的平坦宽阔健康步道,“见缝插绿”打造立体绿化、配套休闲驿站,整体环境美不胜收,清新舒适。而在后渚大桥下,原本荒废的空间变成拥有凉亭、慢道和花木的静谧公园,如果抬头望去,还能邂逅近期美爆后渚大桥匝道的三角梅“花海”,像银河花海,又像桥梁戴上“簪花”。“能在如此美好的生态环境中散步,感受泉州日新月异的面貌,真的是相当愉悦!”市民宋先生称赞道。
代表委员建议 建设最美城市海湾 推广生态旅游线路
针对下一步的城市绿化建设和景观提升,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市人大代表吴志毅是晋江紫帽人,对紫帽山充满感情,几年前就对紫帽山景区及周边的整体环境提升进行建言。这几年,紫帽山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下,相继建成紫湖郊野公园、紫帽山紫溪谷福道等景点,形成了花团锦簇、整镇花色的美丽景观,吴志毅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认为,晋江市以紫帽镇全域为基底,策划生成61公里慢道系统,且已完成16公里建设,可谓大手笔。在下一步开发建设中,可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扩建停车场缓解停车难问题,引入泉州特色小吃项目增添烟火气,合理规划建设民宿、露营地等设施,进一步推动生态发展变文旅产业。同时,要进一步提升紫帽山景区管理水平,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加快旅游公厕等基础配套建设,给予游客更好的游览体验。
农工党泉州市委会提出,沿江滨海景观线是中心市区重要的自然资源,应在保障晋江、洛阳江滨海防洪安全的基础上,加强沿江沿线城市广场、城市公园、景区出入口等重要公共空间的营造,完善公共空间的服务设施,串联起江海景观大道、碧海银沙、黄金海岸等景点,打造美丽海岸线,全面提升滨水环境品质。
“口袋公园虽小,却能够满足附近居民开窗见绿、出门见园的愿望。”市政协委员唐良元建议,应进一步通过拆除违建、危房和临时搭盖等措施,腾退用地建设口袋公园,增加绿色公共活动场地;可根据“口袋公园”所在地块性质功能合理划分类型,增加配套相应的设施,例如社区型“口袋公园”可配置适老化锻炼器材、儿童游乐设施,商业型“口袋公园”可配置饮水器、休闲座椅、自动售货机,交通型“口袋公园”可配置长椅、果皮箱、导览牌;探索社会化运营和多方共建共管,通过展示墙、广告等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口袋公园”建设,探索“社区认管”“单位认养”“居民认护”等方式,试行“园长制”,广泛吸引社会主体和居民加入协同管理。
从提升泉州城市休闲旅游品质的角度,民进泉州市委会则提出,要加强沿江观景平台,升级洗手间、休息区、餐饮等设施;要结合清源山南麓的生态修复,打造生态旅游线路,吸引喜欢自然风光的游客。
部门声音 中心城区所有公园围墙已悉数打开
“建设美丽城市,要坚持以人为本、提升生活品质为宗旨。”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近三年来,我市以巩固发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为目标,以实施“绿满泉城”三年行动为项目建设推手,打造了一批山水生态园林、精品文化园林、百姓园林和城市门户廊道,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城市绿色、品质、活力生活的需求。
山水园林工程方面,我市结合山体修复、湿地保护和慢道建设,全面实施设施完善和间绿透绿工程,打开了观海视廊,滨海生态浪漫线、云麓公园、滨海公园、晋江南岸生态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慢道相继建成或完成提升改造。此外,还持续建设紫帽山等多个郊野公园共12.6平方公里。
文化园林工程方面,我市将史迹修缮与城市园林绿化相融合,中心城区对30余处世遗点或史迹点实施环境整治及绿化提升,打造了一批精品文化园林。结合城市古树名木保护,全面整理利用古树周边、林下空间,融入城市家具,先后建成后埔桥下古榕公园、后坑社区古榕公园、浔美王公宫古榕公园等多个主题公园。
百姓园林工程方面,采用“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破硬复绿、立体绿化”等举措,因地制宜建设通透式、亲邻型街边花园,支持鼓励临街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围墙进行拆除或通透化改造,泉州西湖公园等中心城区公园及一批单位围墙悉数打开,受到群众欢迎。
门户廊道建设方面,我市对城市主干道、进出城门户廊道进行绿化提升改造,加种常绿高大乔木和开花乔木,营造各具特色的道路绿化景观,中心市区主要道路基本实现“一路一景、四季有花”的靓丽景观。市城管局利用滨江、滨海开阔地带和成片的闲置地播撒花草籽,建设法石片区百亩花田、丰海路海悦府段马鞭草花田,先后打造虞美人、向日葵、波斯菊等多个网红花海,让市民群众无须远足即可欣赏城市花海。
(记者 陈淑华 陈起拓 宋尧 通讯员 郑智泉 庄晓杰 文/图)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