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铆足干劲求实效 乘势而上谱新篇——安海镇深入学习贯彻晋江市党代会精神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4-12-27 18:36
  

  近日,中共晋江市第十四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胜利闭幕。会后,安海镇迅速组织学习晋江市党代会精神,并要求全镇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晋江市党代会精神上来,紧密联系实际,坚持定向定靶、聚焦聚力,全力做好明年工作。

  安海镇党委书记黄胜鑫表示,安海镇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本次党代会提出的“三个必须”,坚定高举“晋江经验”旗帜,在优势领域久久为功,在关键领域加力突破,更加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建设和全市“一三一三七”发展格局,深化拓展“1+6”专项行动,着力打造以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为先导、“产城人”融合为支撑、文体旅一体为亮点的产业链集群区、“产城人”融合样板区和生态融合示范区。

  安海镇镇长蔡文思表示,安海镇将认真学习好、领会好本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围绕安海现有产业基础,补短强弱、优化提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将持续推进古镇更新、新城拓展,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将坚持久久为功提升文化影响力,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快推进泉州市“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建设示范区项目建设;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努力创造更高品质美好生活。

  2024年,安海在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围绕本次党代会绘就的新蓝图,安海又将如何主动融入?本期“爱安海”,让我们一起走进安海,感受那股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产业向新 活力迸发

  “晋江市党代会报告指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安海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黄胜鑫表示,安海是产业重镇,产业基础扎实,安海将继续坚持强主体,培育壮大重点产业链,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推动机械、食品、纸制品、皮革等传统优势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升级。

  年终岁尾,安海这片热土拼劲不减,多个项目吹响冲锋号,掀起又一波项目建设热潮。

  走进智能装备制造业(晋江)重点基地安海园区(以下简称“智能装备基地安海园”),多家装备制造业企业重点项目建设正加速推进:海纳年产智能化成套设备20台项目,用地50亩,建设企业数字工厂和研发中心,项目建设已初具雏形,两栋厂房及综合楼正在加紧装修;恒钛机械配件组装项目已完成厂房钢结构主体建设;中德顺年产工程机械配件2.7万吨、港口机械配件3.3万吨项目外墙砖施工已完成,正有序拆除外墙脚手架。同时,园区配套道路施工等项目也在有序推进。

  据悉,目前,智能装备基地安海园入驻企业40多家,其中建成投产近30家,除了有盛达机械、海纳机械、凯嘉机械等多家龙头企业、规上企业外,还有涉及钢材、新材料、汽车配件、拖鞋制造等上下游企业入驻。

  智能装备基地安海园正是安海镇培育壮大重点产业链的缩影。

  长期以来,安海镇坚持链式思维、梯度培育抓产业,持续提升产业链实力、集聚水平、创新能力。其中,聚焦安海基础最好、产业链较为完备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通过基础配套高端化、核心部件本地化、整装制造集群化,推动装备制造从前端到末端的全链条升级。

  除了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向高攀升外,安海镇还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向智、向绿发展。

  今年11月中旬,兴业科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第四届专家委员会、福建省皮革绿色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兴业皮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业科技”)举行,来自全国各知名大学、院所的20多名专家代表齐聚安海,就皮革制造关键科学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深化产学研用融合。

  制革是安海镇传统产业之一。此前,排污量大、污水成分复杂、污染大是很多人对制革业的传统印象,而安海镇的龙头企业——兴业科技却用行动让皮革与绿色、环保有了深深的联结。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长期以来,安海镇积极引导、鼓励兴业科技组织科技创新和科技研发,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该企业技术中心于2014年12月通过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是国内皮革行业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此外,兴业科技福建省皮革绿色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于2021年通过验收并获得授牌。同时,兴业科技现代工业标准化技改项目目前也已完工并投产运营。

  如今,科技创新让安海传统产业更具活力,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安海镇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1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2家。

  与此同时,2024年,安海镇紧抓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建设机遇,以深化拓展“1+6”行动为总抓手,统筹推进开放招商、重点项目工作,全镇项目建设呈现全面升级、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

  一至三季度,安海镇聚焦“零地招商”等招商新方式新模式,充分转变招商观念,挖掘现有资源潜力,签约落地岁金腾达·大健康智能产业园、“南翼”基金集聚区、顺驰车辆配件生产项目等11个项目,总投资220.3亿元,项目开工率达64%。

  近日,记者来到岁金腾达·大健康智能产业园现场,可见桩机起落、机器轰鸣,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作为福建省重点项目,岁金腾达·大健康智能产业园规划总占地面积约180亩,计划分两期开发。其中,一期用地面积约65亩,建筑面积约7.68万平方米。项目立足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晋江区域功能定位和业态布局,将重点导入新一代智能制造产业、智能轻工产业及其相关配套企业入驻,打造大健康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园区。

  据了解,岁金腾达·大健康智能产业园所在地块原是安海镇龙头企业腾达陶瓷的老旧厂房。安海镇紧抓晋江市持续推进低效用地盘活利用和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机遇,把“腾笼换鸟”作为盘活存量用地的新路径,积极帮助企业梳理闲置土地、厂房,同时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引专业园区运营商岁金产业集团携手腾达陶瓷共同开发建设该地块,使得原本低效的用地重新焕发生机,也进一步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蔡文思介绍,除了岁金腾达·大健康智能产业园外,目前,联东U谷、恒欣云谷新材料等园区建设也在加速推进。通过深化综合产业园区建设,安海吸引优质项目、人才等要素集聚,促进全链条、全流程升级,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同时,安海也大力招引低空经济、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上下游企业,布局新赛道,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南翼基金集聚区建设,加快构建覆盖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基金服务体系。

  城乡融合 共促繁荣

  安海镇地处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晋西辅城核心区。长期以来,安海镇坚持在区域协同发展中找准出发点,立足全局谋一域。眼下,安海镇正积极融入闽西南协同、泉州“一湾两翼三带”发展大局,聚焦“强功能、提品质、兴业态、聚人气”等内容,努力打造厦漳泉发展轴上的节点强镇。

  路网畅通百业兴。区域协同发展离不开重大交通枢纽建设。近期,作为泉州市“聚城畅通”工程之一——晋江世纪大道南延伸(一期)项目正加速收尾。

  “安海将紧紧把握世纪大道南延伸、厦漳泉城际轨道R1线、沈海高速晋江西出入口工程等重大交通项目契机,联动东石、内坑等周边镇,打通区域协同发展大动脉,以大区域思维,打造辐射晋西、支撑泉厦的重要‘功能高地’。”黄胜鑫表示,安海将坚持内外兼修,持续推进古镇更新、新城拓展,全力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

  日前,记者来到安海龙山寺片区安置房项目现场,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2个安置地块总计18幢住宅楼已全部完成封顶。随着部分高层脚手架的拆除,可见该安置房的外立面设计以闽南建筑为特点,建筑顶部采用坡屋顶,给人以闽南特色的古朴韵味。同时,北环安置房项目的桩基施工也已完成,北环—龙山寺片区建设正加速推进。

  据了解,北环—龙山寺片区是安海镇正着力重点打造的高品质新城区,该片区秉承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产城人”融合发展理念,统筹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着力打造晋西辅城的重要功能区。

  除了统筹好老镇区与新城区的建设外,安海镇还围绕城镇品质提升,深入贯彻落实晋江市住宅小区管理品质提升专项行动,并结合安海实际,实施开展住宅小区“安居·睦邻”行动,策划了五大方面11项具体工作,不断改善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物业服务和治理机制,着力将小区建设成为群众满意的“美好家园”。

  以近邻党建为抓手,安海捷宏盛宴小区构建起了“3+X”邻里民主议事协商模式,成功推动小区雨污管网分流改造、公共视频更换、天然气户内立管改造等10多件小区微实事解决;充分发动居民参与自治,金沙城咸德苑小区热心业主自发筹资改造楼栋门厅、闲置花坛,睦邻氛围愈发融洽。

  此外,安海镇积极探索公共收益新路径,全面摸排小区公共资产、空间,深挖公共收益,盘活各项闲置资源,反哺小区公益、管理、服务。捷龙盛世小区率先启动智慧停车改造项目,不仅有效改善外围停车场秩序乱、停车难等问题,也推动了小区效益和环境“双提升”。

  改变的不只有城镇,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在安海,城乡融合也展现出喜人气象和崭新风貌。

  不久前,中共泉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24年度泉州市乡村振兴整镇推进“五好”乡镇名单,安海镇作为工贸带动型乡镇上榜。

  据了解,今年以来,安海镇以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为工作主线,立足工贸带动型乡镇定位,积极构建“强镇引领、以镇带村、连村成线、村兴民富”的乡村振兴新格局,为城乡融合发展打开了广阔空间。

  近期,大盈溪“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建设项目正有序推进,该项目依托乡村振兴试点村项目建设,紧抓曾埭村、外曾村、西边村、水后村、西安村5个村毗邻安平桥景区的优势,在市镇两级政府的助力下,运用“市属国企+村经联社+农户”新型乡村振兴模式,统筹大盈溪晋江侧2400多亩土地,推行土地流转。目前,该项目引进晋江产投集团联手创建泉州市“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建设示范区项目,项目总规已完成。

  大盈溪“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项目是安海镇以项目为抓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安海镇围绕各村实际,共谋划农村集体增收项目107个。

  其中,围绕产村融合,安海全面创新项目运营模式,不断完善村企合作机制,打造以仁寿村、下洪村创谷智造产业园为代表的“企业+村经联社”模式,并发挥装备智造基地、安平工业综合示范园、东部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等产业集群效应,把产业留在乡村;围绕盘活沉睡资源方寸地,策划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项目56个,面积1334亩,以瑶前村为模板,通过“确权确股不确地”实现“小田并大田”,解决耕地碎片化问题,确保“耕地零撂荒”,推高番薯、生菜叶等农产品在安海种植热度,目前安海已成为全省最大的一级生菜市场,日交易量已超百万吨。

  安海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安海将坚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以文塑镇 以文惠民

  晋江市党代会报告指出:“久久为功提升文化影响力,建设独具魅力的文化强市。”安海是历史文化名镇,拥有各级文物54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安平桥、龙山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长期以来,安海镇坚持深耕古镇独特而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做好保护与传承工作,并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本周日,一场“与海同行 乐跑安平”迎元旦亲子欢乐跑活动将在安平桥景区举行。

  据了解,此次欢乐跑路线设置于安平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内,通过将安海镇深厚的海洋文化及历史文化融入活动,打造“海丝安平”亲子健跑路线,让更多家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安海魅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今年以来,安海镇聚焦文体旅融合发展,以获评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和龙山寺“省级对台交流基地”为契机,持续挖掘安海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创新培育多元业态,积极提升服务配套,致力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实现全域旅游“多点开花”目标。

  今年10月27日,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群众体育系列赛“寻迹古镇 品味安海”徒步比赛在安海镇举办。近千名来自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运动爱好者齐聚一堂,用脚步丈量安海镇的秀美风景。

  当天的徒步路线结合安海着力打造的“安平桥—三里街—龙山寺”精品文旅路线,串联安海龙山寺、石井书院、陈清机宅等历史文物景点及非遗、美食等资源,为参与者提供了多元的旅游体验。

  除了积极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外,长期以来,安海镇还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富集地优势,着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文化惠民,以传统节庆节日为契机,持续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古镇安海,人文荟萃。目前,安海镇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项(其中国家级1项)。本周六,一场“探索闽南非遗·传承文化精髓”萌心计划(第四期)将在安海镇妇女儿童服务中心举行,通过邀请非遗传承人到场开展互动、分享,让少年儿童亲身体验和参与闽南非遗的传承和弘扬。

  连日来,安海镇坝头溪边村里十分热闹。随着位于村中的书藏楼美术馆新展“功名深藏——时代风骨·游艺东西”启幕,一批又一批访客慕名而来。据悉,此次书藏楼新展汇集了颜文樑、刘海粟、艾中信、陈钧德、关良等十多位近现代中国著名画家的数十件精品佳作,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质量的文艺供给。

  安海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安海镇将深入贯彻晋江市党代会精神,聚焦做强全域旅游,进一步深化“安平桥—安海湾绿道—三里街—龙山寺”旅游线路,逐点打磨、系统呈现,以三里街改造提升为主轴,串联安平桥、龙山寺两大国保单位,同步提升周边石井书院、奎光阁、霁云殿等文旅资源,连片打造环安海湾慢生活区;将强化项目引领,加快推进泉州市“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建设示范区项目,打造田园风光文旅新体验,全力保障龙山寺文化业态综合体项目,为推动新时期闽台佛教文化交流搭建广阔平台;将大力发展民宿、观光工厂、非遗展示等业态,完善“吃住行购娱”服务配套,提升过夜游占比;将加大宣传引流,以品牌赛事、大型活动造势,以菜粿、土笋冻等特色IP引流,拓展运用小程序、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持续推高安海文体旅热度,打造全市最具烟火气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本期策划:方锦枞 钱健铭 张志耐

  本期执行:记者 林伊婷 秦越

标签: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刘忠琴刘忠琴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