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探寻侨批里的海丝记忆 小记者研学课堂收获多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4-06-23 07:40
  

  晋江新闻网6月23日讯  昨日,晋江经济报小记者研学课堂走进梧林传统村落百福轩。本报小记者参观福建省侨批与海上丝绸之路主题文献展,制作“福船”,探秘福建海洋文化,收获满满。

  “侨批是什么?”带着疑问,小记者跟随晋江市档案馆工作人员的脚步,通过文字、图片等了解到,侨批是海外华侨华人寄给国内家乡眷属的汇款和书信的合称。

  一封封侨批看似普通,细读之下,小记者发现,它们记录着19世纪以来中国国际移民迁徙、生存、创业和发展的历程,也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承与交流。1915年,华侨许经满在寄给晋江龙湖母亲的家书中提到了“杀文”,即肥皂。小记者这才知道,原来闽南语里的“肥皂”来源于马来语“Sabon”。

  “侨批蕴藏着老一辈华侨华人浓厚的家国情怀,应该好好保护它们。”当小记者王奕赫了解到,近年来,福建省档案部门为档案文献的保护抢救与开发宣传所做的努力后,感触良多。

  当天,小记者还尝试用旧式信纸写一封信。小记者曾令宇想写信给妈妈,但看着印着竖线条的信纸,却无从下笔。这时,他注意到华侨詹廷耀寄给母亲的家书,于是按照上面的格式,以“慈母大人膝下”起首,一笔一画认真地写下自己想对妈妈说的话。

  此外,小记者还化身手艺人,动手制作“福船”,深入了解福建海船水密隔舱制造传统手工技艺的精髓。

(记者 欧阳霆)

标签:福建省侨批与海上丝绸之路主题文献展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王佳欣王佳欣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