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福建省海洋文化嘉年华活动特刊丨闽南侨批与海上金融之路

www.ijjnews.com   晋江市融媒体中心《晋江乡讯》社  2024-06-21 17:06
  

福建省海洋文化嘉年华活动特刊

编者按:海洋文化是源于海洋而产生的文化,具有开放性、冒险性、进取性特征,福建作为滨海省份,海洋文化古老而深厚。值此福建省海洋文化嘉年华活动启动仪式即将于6月21日在晋江举办之际,根据晋江市委宣传部工作安排,《晋江乡讯》设立“福建省海洋文化嘉年华活动特刊”,邀请闽南文化研究专家林华东撰写《宋元泉州与中国海洋文明》、漳州侨批专家林南忠和经济学博士杨碧琴共同撰写《闽南侨批与海上金融之路》、石狮文化专家卢俊杰撰写《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请广大读者给予关注。

“侨批”又称“番批”,闽南语中“番”泛指海外,“批”是“信”的意思。侨批又有“银信”之称,金融属性十分显著。侨批就是海外华侨通过水客、信局或者金融邮政机构汇寄给国内眷属连带家书或附言的汇兑凭证。侨批的出现,早于官方邮政和金融机构,是闽南侨乡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萌芽和先驱力量。侨批是海洋金融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有“海上票号”之称,其汇兑网络的构建和诚信行为兼具重要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一、侨批的金融属性 

(一)
侨批海上金融研究史料价值

2013年6月侨批档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享有“海邦剩馥”“侨史敦煌”“海上票号”等美誉。侨批档案即指侨批及与之相关联的信件、账册、票据、广告、匾额、印章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侨批是近现代闽粤侨乡最具特色的民间草根文献,其独特金融属性对研究华南区域对外货币金融史颇具学术价值。侨批运作包含了汇水、物价、金融邮政机构、金融中转地、海内外金融监管等海量货币金融历史信息。

学界最初因侨汇关注侨批,主要研究侨汇规模、成因、用途、机构、逃避限制及治理等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一体化、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再次推动侨批金融属性研究。日本学者滨下武志、山岸猛等基于亚洲经济圈构建历史和闽粤侨乡田野调查,深入讨论侨批与亚洲金融贸易体系之间存在的内在共生关系。侨批业网络经营对我国原始金融市场萌生发展独具作用,成为我国现代金融发展的先驱力量。

货币元素是侨批核心组成部分,“元”“银”“圆”是侨批档案出现频次最高的文字。清末民初时期闽南侨批货币称谓大量包含“佛银”“鹰洋”“龙银”“银”等外来银元,二战后国际金银价格频繁波动,《美国白银购买法案》等事件深刻影响了国民政府法币改革,侨批货币称谓也由此改变为“法币”“国币”“银元券”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侨批汇款从港币到人民币,充分体现了新中国有力开展货币斗争和捍卫金融主权的历程。侨批汇款币种信息充分保留着我国货币历史沿革印记,综合反映了清代以来与中国沿海地区贸易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货币金融发展轮廓,生动折射出近现代闽南地区货币流通的变迁历程。货币金融元素是侨批档案核心构成,对研究我国近现代货币金融发展演变极具珍贵史料价值,有助于加大推进马克思主义国际货币金融理论同侨批文化和海丝文化有机结合,筑牢海内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富有闽南特色的当代中国货币金融发展体系。

(二)
侨批汇款记载

18世纪,吧城(今印尼雅加达)华人档案《公案簿》中记载:1788年11月12日拜三(星期三)公案:摇振前对买檀香来吧(吧城)钱30文,作批银托带回家(中国的家)。

1790年6月2日拜三公案:钟应浩叫钟春长(双方均为广东梅县人,钟春长于1785年、1787年、1790年……来回家乡做生意的华商)。投词具禀:“晚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有花边银(西班牙银圆)70圆,交钟春长代带回家,供养老母。谁料他良心顿丧,在广东游玩……”

这些公案记载说明,在1785年以前荷属(印尼)吧城与广东侨乡之间已有银信往来。文中多处提及“批银”“带家信并银”“银信”等用词;“钱30文”“花边银”都是货币名称,“钱30文”为中国钱币,“花边银”指的是西班牙双柱双地球银币,从中可以了解到清中叶海内外货币流通情况以及银信递送货币类型,亦可窥见吧城华人社会民间汇兑及金融流动史实。

(三)
早期侨批实物

目前发现最早的侨批实物是咸丰戊午五月廿六(1858年7月6日)由住荷属东印度吧城温辛德寄信银2元给广东嘉应松口市的三兄天华。侨批为折合式信件,即侨批信简,信中还讲述了银元上海兑价较佳,说明当时各主要埠口货币汇兑存在差价。

△咸丰辛酉元月印尼巴城寄官路张社侨批信简

闽南侨批方面,漳州南风侨批馆收藏有一件咸丰辛酉年(1861年)8月9日印尼吧城曾祖琴寄给家乡官路张社弟弟曾祖泉的侨批。在外打拼的胞兄,给家中寄来15英元,“英元”即墨西哥银元,民间亦称“鹰洋”“英洋”,这是目前所发现的寄往闽南最早的侨批实物。

  

二、闽南侨批的经营

(一)
闽南侨批局概况

“水客”即帮助侨胞侨眷携带银信和回批的个人。水客时代,由于收寄地域大多为同村同社,收费也普通较高,加之个人信用局限,已无法满足侨批业务发展需求,侨批信局应运而生。闽南侨批局诞生于清末,繁荣于民国时期。

清同治十年(1871年),晋江安海人郑灶伯、郑贞伯兄弟在安海兴胜境(今中山北路)创办郑顺荣批馆,该信局是有文献记载的福建经营最早的侨批信局。郑贞伯、郑灶伯的父亲是清末驿站“走文书”的驿工,两兄弟受父亲影响,在家乡开设郑顺荣信局,经营泉州、安海、厦门一带的侨批业务。

△漳州流传天一信局总部建筑

早期信局还有清光绪三年(1877年)开设于厦门的黄日兴信局,创办人为永春人黄日兴。影响较大的有创办于1880年的“天一批郊”,创办人为漳州龙溪流传村旅菲华侨郭有品,鼎盛时期天一信局发展成为在国内外有30多家分支机构的大型民信局。此外,泉州王顺兴信局也是影响较大的一家信局,创办于1898年,在1930年至1935年间,王顺兴信局的银信含汇票业务量达100万元大银,为当年泉州侨批业翘楚。

△王顺兴信局

△经王顺兴信局递送的侨批

△1947年8月新加坡信通汇兑庄
转厦门正大信局侨批露封

 

正大信局是继天一信局后在闽南地区较具代表性的大型侨批信局,由龙溪人郭奕周于1928年创办,总部设于厦门。正大信局是一家综合兼有头、二、三盘业务的大型信局。鼎盛时期在国内设有分号31家、联号2家,共33家机构,在海外设有37家机构,营业网络覆盖今天的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22个地区,构建了区域广泛的跨国侨批网络。

侨批局中也有一些为侨栈兼营侨批业务。据调查,20世纪初,厦门口岸就有客栈184家。厦门的新顺和、晋利,及稍后的连春、三春、捷顺安等信局,都由客栈发展而来。还有一部分水客为了招揽业务,自行在口岸设承转局,在内地设解付派送机构,并进一步扩大代理国外侨批业务。王顺兴、恒记、美南等信局就是由水客发展起来而设立。

民国初年到抗战前夕,是闽南侨批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厦门是闽南金融中心,是华侨出入的主要口岸和国际邮递口岸,闽南侨汇承转局多数设在厦门。据统计,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九年(1920年)经厦门汇入的侨汇额每年在1700万元左右;民国十年(1921年)增至2000多万元,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达到顶峰,分别为8000万元和9000万元。

(二)
邮政金融机构参与侨批经营

随着侨批业的发展,私营侨批业与国有邮政局之间竞争日趋激烈,民间私营侨批业开始受到政府遏制。1933年底国民政府交通部邮政总局指令,国内民信局于1934年底停止营业,而专营国外侨民银信及收寄侨民家属回批者,定名为批信局,准予通融继续营业,但不得兼收国内信件。经营海外业务的批信局因其服务的独特性与优越性,得以保留下来。

△1956年中国银行为合昌信局解付侨汇凭单
△1946年华侨银行侨批经营的批封 

1937年4月,泉州中国银行成立侨汇组,并由管辖行厦门中国银行承顶合昌信局牌照,招聘原锦昌信局(泉州最大的三盘派送信局,1937年元旦倒闭)信差,专门办理侨汇派送事宜,打破了国内侨批派送业务由私营信局独办的局面。而在海外,作为20世纪上半叶华资银行中最为重要的金融机构——华侨银行,在20世纪30-40年代也设立收信汇兑部,直接参与侨批经营。

1938年5月日军占领厦门后,截断华侨汇款,封锁华侨出入。此时厦门与华侨关系最紧密的客栈、船头行、信局等,要么倒闭,要么转移至鼓浪屿和泉州营业,还有小部分转移到石码。抗战期间,受战争影响,1938年全省侨批业减为67家,1940年又再减为50家左右,其中闽南地区所受影响最大,1940年仅有20余家。而具有银行背景的合昌信局及邮政储金汇业局的业务却有较大发展,1940年经收海外批信34万封,1941年达37万封,约占福建省进口批信的1/3。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交通恢复,海外侨胞纷纷寄信汇款回国,赡家侨汇激增,侨批业随之恢复并迅速发展。据福建省邮政管理局统计,1946年间,仅泉州计有20家头二盘信局,其分号及联号达683家,其中属国内的238家,属国外的445家。从抗日胜利至1946年底,仅晋江县侨批业累计经收侨汇达160.78亿元法币。这一时期侨批业最大的特点是进行金融投机,批信局收入来源不再以批信佣金为主,而是依靠金融投机获利,造成战后批信业畸形发展。1947-1948年,受通货膨胀影响,华侨寄信频繁,有的每隔几天便寄一封侨批,所以这段时间侨批数量也不少。

1949年以后,侨批业归属国家银行管理,而设有中国银行机构的侨区,则由中国银行管理。根据“便利侨汇”和“维护华侨正当权益的政策”,政府部门对侨批业采取“团结与管理”的方针。1950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福建省侨汇暂行处理办法》及《福建省管理侨汇业暂行办法》,对侨批业收汇实行给奖励金或手续费的办法,鼓励侨汇结售给国家银行。1950年1月,厦门首次登记核准营业的侨批局共86家,同年8月,全国归侨侨眷福利会议进一步明确“便利侨汇、服务侨胞”的政策方针,调整公私和私私关系,使侨批业成为国家银行的代理收汇行业。1972年,国务院文件通知取消国内私营侨批业,侨汇业务由银行接办,从业人员归口当地银行管理。1976年1月起,福建各地收汇局的机构和名称取消,人员归当地国家银行管理,侨批业务一律由银行接办,民间侨批业遂退出历史舞台。

三、闽南侨批金融网络

华侨华人进出口岸及中转口岸均为侨批邮件的网络节点,侨批信局几乎覆盖闽粤沿海及东南亚的重要埠口。其中厦门(闽南人出洋口岸)、新加坡(东南亚中转中心)、香港(华侨华人出洋、进出口中转地)、汕头(潮汕、梅州地区、漳州南部民众出洋口岸)为四大重要节点地。闽南侨批的传递网络以新加坡与厦门、汕头之间为主要传递渠道,由两处口岸为基点,各自向业务区域扩展。这样,以跨海洋(跨国)的海上连接为主线、海外海内两边呈喇叭形状、纵横交错的侨批运行体系便形成了。其中,海上连接部分由国际邮局运作,呈喇叭形状的部分由海内外侨批局经营。

(一)
东南亚侨批中转中心:新加坡

1845年,新加坡与中国香港之间已有定期邮船,每月来往一次,定期邮轮的川行,十分有利于侨批局的经营。1876年,新加坡当局针对不断增加的华侨汇款,于马吉街81号开设了一个既管理又经营侨批的“华人小邮局”。

1887年,新加坡已有49家侨批局,其中潮帮开设的占34家,闽帮占12家,客帮2家,及广帮1家。根据侨批寄邮数量及金额的统计,1886年是18万封,1889年是28万封,汇款数额每年约达100万元。到1891年,除原有正式登记的49家侨批局外,还有无固定地址的水客16人往返各地,作流动式的收取侨汇银信,新加坡的侨批业已初具规模。

△新加坡成丰栈信局街景

据调查,20世纪初期,新加坡已有侨批局200多家,槟城有70-80家,巴达维亚有20家,万隆有1家,日惹有2家,梭罗有3家,三宝垄有8家,井里汶有3家,马尼拉7家(仅重要者),曼谷有50多家,西贡有30多家,仰光有1家(仅记录最大者);在国内,厦门有70多家,汕头有80余家,广东其他地方有8-9家,香港有7家(重要者)。从上述记载看,当时新加坡侨批局数量占国外侨批总数的一半,可见新加坡侨批中心的作用。

 

(二)

华侨华人出入口中转地:中国香港

中国香港一直以来是华人出洋移民的主要中转地。从19世纪中叶起,有成千上万的华人开始移民美国,从事开矿和修铁路的工作,同时,大批华人也开始移民澳大利亚和东南亚,香港就成了华人移民的中转港。这些移民为西方列强开发各自殖民地提供了稳定的劳动力来源。香港作为移民出洋的中转港,也提升了其作为金融、邮政中转地的重要性。

香港有着环南中国海交易圈金融汇兑与邮政中心的特殊地位,在20世纪初期,香港有侨批中间店20余家。其中属汕头帮的有11家,属厦门帮的有9家。这些中间店通常按年收取代理佣金,或按照办理汇款的金额抽取2%作为报酬。

上世纪50年代初期,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东南亚的一些侨居国政府对华侨汇款采取限制与封锁的政策,侨批信函和侨批汇款大都通过香港中转,汇款货币以港币为主,侨批和回批等函件大多经香港中转。

(三)
闽南侨批中心:厦门

△1899年的厦门海关

厦门地处福建南部,是一个海岛型港口城市。明末清初因海上贸易而兴起,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交通尤其是与东南亚贸易的交通中心。鸦片战争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对东南亚的殖民开发,闽南沿海向东南亚的移民规模逐渐扩大。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厦门开放通商后,闽南人通过厦门港跨洋过海谋生者越来越多,由此初步奠定了侨批网络的基本经营制度与运作模式。19世纪中后期,批信局大量设立,厦门也成为闽南侨批的中转中心。

据统计,从1840-1910年,经由厦门口岸出国的移民人数为257万人,回国移民人数为152万人,净出国移民人数为105万人。同时,厦门所集散的闽南侨汇数量颇巨,19世纪最后30年,每年平均600-700万银元;20世纪头20年,每年平均1800-2000万银元;20世纪30年代,每年平均4500-4700万元。大量的侨汇持续不断地进入厦门,再从厦门转入内地,构成了厦门及其周围地区商业和金融业的支柱。因而多数闽南侨批总局都设在厦门,以厦门作为中转,辐射范围为泉州、漳州、龙岩、三明部分地区。

在福建侨批中分为厦门系、福州系、兴化系和闽西系四大侨批体系,厦门系在建四大侨批体系中一枝独秀。据统计,1935年福建省内规模较大的侨批信局有185家,而厦门就占了153家,1931年是厦门侨批业的高光时刻,高峰时共有170多家侨批信局落户厦门。

  

四、闽南侨批对海上金融的贡献

(一)
促进跨国金融发展

侨批局的产生早于中国本土现代银行,侨批局虽然是中国旧式的金融机构,但不断吸收海外先进的银行业管理模式,相对于中国本土的民信局、钱庄而言,侨批局经营颇具现代色彩。因此有人称,侨批业运作模式也是中国现代银行业的基础,其兼有国际邮政和国际汇兑的业务,引发一些国际银行、华资银行的介入,进而架起了一条由中国通往东南亚,连接欧美的国际金融网络。这条由亲情串起来的海上金融之路在世界风云变幻中,历尽艰辛,一直顽强地保持着中国与海外的金融联系。透过那一张张华资银行的汇款票单、侨批汇票、支票以及由侨批业渠道传入的侨批,再现了以华资银行、侨批业为主的颇具华人特色的海上金融之路,彰显了具有浓郁南国特色的国际金融文化。

侨批业伴随着闽粤乡帮族群海外移民的客观需求而自然产生,之后,随着国际与国内社会与科技的进步,自律地、市场化地发展。凡是自生、自制、自主的事物均具有很强的发展力。在海外,侨批局有的嬗变为银行,有的华资银行衍生出大型信局,比如泉州人经营的建南信局发展成建南银行,该行曾经发展成为菲律宾第二大商业银行;和丰信局则是由和丰银行衍生而出的大型侨批汇兑信局,除了新加坡总局、分局外,在其他国家和国内都设有分局,依托和丰集团及所属和丰银行强大的资金实力和网络分布,和丰信局和其他大大小小的信局一道,共同建筑起闽南地区和海外的海上金融发展之路。

  

 

(二)
继承侨批金融精神遗产

侨批业上百年经营历史为当代的我们留下宝贵金融文化遗产,包括信用文化、制度文化、守正创新文化等,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闽南侨批与海上金融之路的生动体现,值得大力传承借鉴。华侨华人以严格的经营理念和一言九鼎的信用,逐渐积累了诚实守信的信用资本。侨批业在东南亚与国内侨乡之间形成的经营网络,涵盖海外华侨侨居地与祖地各主要侨乡,是建立在乡缘亲情与方言族群的人脉基础上的,这种以地缘和血缘为主的社会资本为其网络经营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户流和资金流。

侨批业可以说是一种“草根金融”,但它以诚信为本,以诚信为发展基石。侨批金融网络关系以相同文化归属特征为基础,血缘亲缘地缘保证了处于网络的各当事人具有对称信息,彼此之间自然受到乡群信誉的非制度非正式约束,有着传统朴素的信用,这也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一直具备的精神品质。

 

(三)
镜鉴当代中国金融国际化发展

侨批构筑出一条由亲情串联起来的海上金融丝绸之路,对南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仍有重要现实意义。侨批网络是一个多世纪跨国资本流动形成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世界华商经济网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凝聚起海内外华侨华人的中华文化认同,至今仍有助于中国货币金融国际化发展。

闽南侨批业在华人社会跨国空间结构性嵌入、国际金融网络协同发展、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当代中国对外货币金融体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当今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建设离岸人民币中心仍得益于传统侨批网络优势。当下,我们应该加大将侨批文化有机融入中国特色现代金融发展体系研究,立足庶民视角刻画中国近现代对外货币金融发展的世界性和民族性,打造富有闽南特色的当代对外金融品牌,助力中国逐步实现建设金融强国目标。

  

作者简介

林南忠,集美大学校外合作硕士生导师,漳州市闽南文化研究会理事,漳州南风侨批馆创办人;

杨碧琴,闽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编辑 郭梦雅 张春媚

审核 陈文经 陈超雄

标签:
稿源: 晋江市融媒体中心《晋江乡讯》社  编辑: 刘忠琴陈子汉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