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街镇动向 >>正文

百年赞婶井 惠泽湖尾人——探访英林湖尾乡村景观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3-09-26 10:03
  

  晋江英林湖尾村以“海”闻名,系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省“水乡渔村”休闲渔业基地,“赶小海”、尝海鲜是许多人关于湖尾村的难忘记忆。其实,湖尾村的乡村景观也颇具特色,其中就包括颇具传奇色彩的赞婶井。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湖尾村北面的赞婶井。其周边步道全是硬化的水泥路面,一侧出砖入石的墙体上镶刻着“赞婶井传奇”“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字样,另一侧石头房墙体上则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彩绘,“饮水思源 百年甘泉——赞婶井”字眼,无不透露出传奇色彩。

  “赞婶井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湖尾村党支部宣传委员苏长林介绍,湖尾村地势高、又近海,村里的水井有些是咸水,不能食用,就连浇菜、洗衣服也不合适。一次,村里人在村子北边找到一地方挖井,挖到了约两丈深时,挖井人忽然听到井下传来叫喊声:“赞婶!赞婶!有人在挖你家的屋脊了。”挖井人听了后,便停止往下挖,并用砖头砌了井壁。之后,这口井的出水量丰沛、水质甘甜。因此,大家都称之为“赞婶井”。

  “这口井有上百年的历史。我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讲赞婶井的传说,我也经常到那打水。”今年51岁的苏长林说,这是村里最早挖的一口井,终年水流不绝。即使在干旱的年份,赞婶井从来没有干涸,而是源源不断地冒出甘甜的井水,滋养着湖尾村这片土地,也成为全村人的共同记忆。“大家对这口井有着深厚的感情,全村人都有到此打水的经历。”苏长林说,随着其他一些水井的开挖和自来水的普及,村民已不再需要每天到赞婶井排队挑水,但赞婶井却成了乡村景观。

  如今的赞婶井边立着木桩,木桩上装有吊绳和手摇打水“神器”。苏长林现场演示打水,只见他娴熟地摇动手柄,一眨眼就打起一桶井水,并欢喜地捧起水往脸、手臂上一抹,直呼:“很舒服、很清凉。”

  时间不语,却能忠实地记录着一切。湖尾村党支部书记苏文宣告诉记者,赞婶井现存的价值更多是“饮水思源”的精神内涵,是后辈对于前人的致敬。赞婶井既是口口相传的传奇故事,也是念念不忘的美丽乡愁。

  湖尾村人口2000多人,拥有菲律宾湖尾同乡会、香港湖尾同乡会、澳门湖尾同乡会三个村级同乡会;同时,湖尾村还保留着众多闽南古大厝。如何挖掘古厝文化?如何释放“乡贤+”力量?如何打造“赶小海”“吃在湖尾”招牌?这些要素如何融合发展,是湖尾村接下来的乡村振兴“必答题”。

  (记者 王昆火)

标签:英林|乡村景观|赞婶井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刘忠琴刘忠琴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