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陵始学之地:安海石井书院
泉州因气候温润,冬日少寒,自唐代甚至更早便有“温陵”之称。另有一说,因为朱熹曾在泉州讲学,因燠多寒少,他赞称“山陵独温”,简称为“温陵”。
石井书院位于今晋江市安海镇,据《八闽通志》载,南宋绍兴年间,朱熹的父亲朱松曾为石井(今安海镇)镇官,在此处开办了鳌头精舍并授徒讲学,而这座精舍便是石井书院之端,后朱熹也曾在此讲学,是一座极具历史价值的书院,也是闽南地区历史上最早的书院之一,与温陵书院、小山书院、欧阳书院并称泉州四大书院。
朱松字乔年,号韦斋。据《舆地纪胜》载,“绍兴初,故吏部郎韦斋朱公松为镇,士向慕之,故侍讲文”。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朱松因反对向金乞和,被贬谪来到泉州石井任镇监,因早年受二程(程颢、程颐)学说的影响,他在闲暇之余,常在石井的优秀士子中讲习“理义之学”,讲学的场所便是鳌头精舍,开启了泉州理学先河,他也被称为“泉州开讲理学的第一人”。
朱熹18岁考中进士,22岁出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据《舆地纪胜》载,“来官同安,间至镇,与镇之长上访父时事”。朱熹在同安时,常至安海公事或访友,也如其父一般在鳌头精舍讲学授课,论说经义,“启迪文风,诲掖士子,因而人才蔚起”。
二朱在精舍讲学带给后来的石井书院的贡献,主要表现为“门户开放”的教育理念。不仅广收弟子门徒,在讲学上提倡“无峻壁之限,无干彻之约”,形成了比较自由的讲学之风。
在治学上,朱熹则提倡“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鼓励学生读书带着质疑的态度,学会主动地探索研究,重视学生形成个人的新看法、新思想。清代张伯行《黄勉斋文集序》记载:“晦翁倡道东南,士之游其门者无虑数百人。”众多学者和求学者一起进行学术探讨,逐渐形成了兼容并蓄、互相吸纳、取长补短的学风。
乾道年间,朱熹的学生傅伯成客居安海,因当时朱熹学说被视为“伪学”,鳌头精舍也受到打压,他不忍鳌头精舍被废,便改为“二朱先生祠”,绘二朱画像并奉祀之。据留元刚《石井书院记》所载,嘉定三年(1210年)石井镇官游绛因“石井居郡之南,亦号多士,距郡学二舍,负笈者告病日闻”,为便于安海的学子就近求学,也不浪费鳌头精舍之便,游绛向泉州知州邹应龙建议重修鳌头精舍,邹应龙“捐公帑四十万以倡”并“如州县学之制”将精舍改为书院。当时泉州漕运司、市舶司、士绅百姓等纷纷捐募资金,共筹书院修建之资。时任泉州通判朱在(朱熹第三子)亲自负责修建书院的相关事宜。
据《安海志·书院》载,书院“面三峰,会众流,厥基宏崇,敖淑规制,殿于中,堂于后,为斋者四。杏坛筑于西序之前,祭器藏于东序之左。又即堂为别室,以祀二朱先生。三门引峙,绕垣环周,檐甍层复,凡三百楹。公私经费合四百万。赡养有田,肄业有舍;释菜之仪,考士之式,大略可睹矣”。自此,石井书院成为泉州最早创建的规模堪比府、县学的一处书院。
另据清乾隆版《晋江县志》记,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泉州知州游九功“留心教化,拨五废寺田于石井书院,以廪学徒始”。南宋时石井书院的建设得到了地方官员和士大夫的大力支持,完成了精舍向书院的转变且颇具规模,成为当时泉州重要的书院。
元代的石井书院由官方主办,据《金门金沙二房张氏房谱》所载,张隆基作为当地有名望的儒者,曾担任石井书院司纠。此外,书院规制完备,设有山长、司纠、待宾、训导等教职,保持着春秋“释奠诸礼”的礼法、读书人“深衣幅巾”的服饰,一直保留南宋时书院教育和礼法的特点。
至明代洪武初,陈惟白、刘绍祖出任书院训导,但洪武十三年(1380年)后,不再委派学官补缺,也不再拨钱修葺书院,石井书院迅速衰败、倾圮,居民请为己产。至成化十三年(1477年),应国学生庄概等人上告所请,泉州知府徐源、推官柯汉重建了书院。弘治十年(1497年),泉州同知罗惠亲访书院,见其破败,便请泉州知府李哲一同号召,由安海等地绅民捐资,全面修复书院并竖以石华表,置“石井书院”匾额,基本上恢复了南宋时书院的面貌,时户部郎傅凯作《重建鳌头石井书院记》记录了这次重建活动。
嘉靖九年(1530年),应乡民再次所请,由知县钱楩出公帑及富民捐资,修葺了书院的二朱祠堂并增加了十余间书房。但据清乾隆版《晋江县志》载,万历初因朝廷尽废天下书院,改为乡约所,石井书院也未能幸免,“祀朱韦斋及晦翁,岁久垣圮”,随后豪富抢占书院土地并建屋,泉州知府窦子偁亲自视察,“谒二先生祠,勒反侵地,仍谕某子葺祠赎愆,复捐俸以佐工乏”,保住了书院。虽经明代泉州官民数次修缮,但是石井书院再难恢复南宋时期之盛,着实让人惋惜。
清顺治年间,因为“迁界”之故,石井书院再次被毁废,至康熙年间才得重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陈琰知晋江县看到书院已成废墟,“悯之朱祠就湮,倡率鼎建”,带头捐俸并得安海士绅解囊相助,在旧址按原来规模重建,建有启圣祠一座,中堂三间,夹室三间,并重塑朱熹像祀于启圣祠中。
后书院又多次续修,乾隆七年(1742年),应安海士绅所请,在书院另建专祠祀朱松,但尚未恢复延师聚徒讲学。乾隆十四年(1749年),通判马铭“慕朱先生之风”,提议扩建书院,泉州士绅踊跃响应并捐资出金,增建了仪门及两庑,并再次延师讲学,重启书院传授教育功能。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通判靳起柏偕同进士王世浚、乡绅施士膺与施仕龄、举人杨攀桂、曾朝阳及诸绅衿等修缮书院。嘉庆十九年(1814年),举人黄仕葵、施继源、柯琮璜等再次主持书院的大修,将明代所塑并置于承天寺内的朱子像重新安置回书院之中,与新塑的朱子像同祀一龛。这也是清代最后一次对石井书院的大修活动。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实行“新政”,废除千年科举制度,开始兴办新式学校,石井书院也被改为公立两等学堂,后又在此创办过女学,开闽南新式教育之先河。石井书院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只留存祠堂部分,而学院部分被弃置。2008年,晋江市对书院进行重修,恢复了原来三进院落的规格。如今步入书院,前殿拜亭及西廊庑舍犹保存尚好,百年古柏依旧葱郁,使人仍可见往昔书院“三门列峙,绕垣环周;檐甍层复,凡三百楹”之雄姿。
从南宋至清末,石井书院数经废兴,但因二朱的影响,这座书院一直为官民所重视,使得这里能兴学倡教,历久不衰。书院十分注重《易》的研习。《易》作为《五经》之首,内容晦涩难懂,多靠个人研习领悟,得益于书院长久对《易》的研习和教授,让安海儒生多学《易》并促进了泉州研究易学之风,尤其在朱熹之后,有“天下言易,皆推晋江”之说。据相关研究,泉州历代研《易》且有著作者共计89人,其中明代达69人,成为明代重要的研究易学地区之一,其中不乏名士,如与唐顺之齐名的文学家王慎中,泉州府晋江县人,被后世称为“嘉靖三大家”之一,也是明代颇具盛名的易学家。
另有学者据《安海志·选举》统计,从明景泰元年(1450年)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的276年间,安海共有119个举人(不包括武举),其中注明学《易》者便有61人,占半数以上,可见明清时期泉州地区研习《易》之发达和人才之繁盛。
安海石井书院历经800余年,经“二朱过化”后,被誉为“温陵始学”和“闽学开宗”之地,对泉州成为人文鼎盛的理学重地具有非凡意义。
(作者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