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政府做媒 把百家院校请到“家门口” 校企联姻 共谱“产学研”发展新篇章 2023年福建晋江校企人才合作对接会成功举办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3-04-14 10:58
  

  为进一步加强晋江产业与国内院校的交流合作,推动政府、企业、高校在人才引进、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等方面实现同频发展,4月13日,2023年福建晋江校企人才合作对接会举行。来自北京、陕西、贵州、湖南、四川等18个省市的108家院校代表专程从全国各地赶来,与晋江153家企业共赴一场“人才之约”。

  百校百企

  共谋合作发展之路

  作为今年晋江举办的首场大型校企对接会,当天的活动现场,500多人会聚一堂,热闹非凡。对接会开始前,一段5分钟的晋江城市宣传片“先声夺人”,向参会代表全方位展示了晋江产业优势和良好的人文生态。

  “作为县级市,晋江的GDP就达到3200多亿元,而且还拥有52家上市公司,让我十分震撼。”首次来晋开展招生工作的四川轻化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龚敏说,晋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有着优质的人才发展环境,学校设置的专业与晋江的产业体系契合度很高,今后将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深入推进产学研融合,精准对接晋江各大企业,助力晋江经济转型发展。

  首次来晋的“一带一路”职教联盟秘书长张红也对晋江充满好感。“晋江人很热情。”张红说,此前由于疫情影响,一直没机会到现场参加对接会。疫情政策调整后,联盟立即组织12家会员单位前来赴会,一来希望对晋江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二来也希望把更多联盟院校和晋江企业联系起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合作办学、学生交流等领域开展合作,让更多好项目在晋江落地开花。

  当天的活动现场,院校代表与晋江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对接交流,就院校优势专业、企业急需人才类型、薪酬待遇等信息进行了深入了解,并围绕毕业生供需信息交流、人才引进、就业实习、定制化培养、建立互访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目前,公司已和4家院校达成合作意向,并通过线上方式与四川轻化工大学的学生签订了意向合作协议。我们希望能以对接会为契机,不断探索与院校的合作交流新渠道。”361°人力资源部招聘主管刘德国表示,企业的创新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今年公司计划招收200~300名高校毕业生。以往通过企业自身对接院校存在较大困难,如今通过政府牵线搭桥,企业可以一次性对接多家院校,不仅省时、省力,还能做到精准对接。

  据统计,当天共有179家次院校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其中37家次院校与企业签订校企人才合作协议,今后将在协同育人、就业实践、共建资源等方面展开更深度务实的合作。

  考察签约

  深化产教供需对接

  为深入挖掘合作的契合点,推动更多好项目在晋江落地,活动现场落地多个人才合作项目,晋江市人民政府与陕西省“一带一路”职教联盟签署校地人才合作协议,晋江市人社局与武汉大学、湘潭大学、长春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等8所高校签署促进校企人才合作协议,有效搭建了校企就业信息共享、项目对接合作平台。

  此外,中国海峡(晋江)人才市场与四川轻化工大学、沈阳理工大学、长春师范大学3所高校就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共建、促进校企人才合作进行签约,将进一步推动校企双方产教供需对接。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企业的了解,12日至13日,主办方组织院校分团走访考察利郎、恒安、盼盼、信泰等晋江重点企业,为推动校企深入合作再续力。

  此外,四川轻化工大学、江西服装学院、开封大学等部分院校与企业在对接现场“一拍即合”,自行组团到百宏、三六一度等企业进行访企拓岗和实地走访;陕西科技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9所院校与晋华、渠梁电子、胜科纳米等集成电路产业园区重点企业针对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需求进行深入的对接座谈,近距离了解晋江企业在智能制造、市场开拓、创新发展等方面的成果,感受晋江发展的无限活力。

  “我们公司主要做氮化铝陶瓷基板及其相关电子元器件,广泛需要材料、化工等专业优秀人才。此次访企拓岗的对接方式,给企业和高校带来更多深入交流合作的机会,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人才保障,我们收获很多。”华清电子人资部经理金翠松为此次校企对接活动点赞。他表示,随着生物医药、石墨烯等领域大跨步发展,晋江企业对人才的渴求日益强烈。此次校企对接活动恰逢其时,帮助晋江各大企业筑牢人才“蓄水池”。公司也将以此次对接活动为契机,加强与高校对接密度,为企业招揽更多优秀人才。

  立足产业

  搭建人才培养“直通车”

  作为全国、全省县域发展排头兵,晋江民营企业众多,目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人才成为晋江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为解决人才需求问题,晋江聚焦企业所急、高校所需、人才所盼,帮助企业与高校之间搭建常态化对接交流平台,为实现跨越发展和产业提升搭建人才培养“直通车”。

  在把院校请到“家门口”之前,晋江政企今年已多次合力联手引才聚才,先后组团“走出去”到西安、咸阳、兰州等地开展多形式的校企对接活动,部分企业与高校围绕毕业生招聘、顶岗实习生安排、冠名办班、定向班培养、校企联合办学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

  “政企组团,通过政府的力量进行城市推广,同时利用相关人才政策吸引人才来晋江就业,可以说效果相当好。我们这次就收到了近100份简历。”参与组团招聘的信泰集团创研中心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黄得意表示,由政府牵线搭台,拓宽了企业招才引智的渠道,效果显著。

  记者了解到,从2019年至今,通过校企人才对接洽谈的方式,晋江企业与省内外近百家院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引进高校毕业生超万人,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在今年高校毕业生正式毕业前,我们还会组织企业到高校进行巡回招聘,让更多大学生选择到晋江发展。同时,在留住人才方面出台更多优惠政策,给人才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晋江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政、校、企”不间断的同向发力,把院校和企业更加紧密联系起来,推动产学研对接、全方位合作。

  “晋江是制造强市,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上述负责人表示,在帮助企业招引人才的同时,晋江也在大力实施技能人才振兴行动,持续推进产业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探索技能人才创新培育模式。4月,晋江经济开发区获批泉州地区首个“省级职业技能提升中心”,今后将进一步整合“政产学研”各方资源,打造“校产人”深度融合平台,培育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大美晋江

  敞开大门诚邀天下英才

  晋江创新创业有多大的发展平台?配套生活环境如何?这是院校普遍关心的问题。近年来,晋江坚定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人才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政策措施越来越实。

  不断提高人才待遇标准——

  对于新引进到晋江工作的全日制博士、硕士,可分别享受生活补贴11万元、5万元,且不限地域、不限专业、不限年龄、不限毕业时间。在一次性安家补助或购房补贴方面,凡是医疗卫生单位、中小学校(含中职学校)、高校和国有企业引进的全日制博士,将给予一次性安家补助最高50万元。对于新引进的非医疗卫生单位、中小学校(含中职学校)、高校和国有企业全日制博士,将给予购房补贴最高100万元。

  引才与留才同向发力——

  为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在人才服务体系上,晋江打造“全要素保障+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模式,实施人才生态链条提升工程。其中,设立了十多个人才之家,依托人才港、人才社区推动人才之家建网联片,常态化开展“人才杯”系列趣味运动、人才沙龙、人才疗休养等活动。与此同时,晋江还建设三创园、福州大学晋江校区等科创平台,完善国际医疗、国际学校、国际社区等高端资源配套,加快营造人才生态。

  激励人才建功立业——

  晋江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晋江市集聚技能人才若干措施》《晋江市硕博人才倍增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配套制度,聚力打造拴心留人的发展环境,“近者悦、远者来”的引才用才格局进一步形成。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晋江市委、市政府“求贤若渴”,通过不断创优营商环境,实施“人才港湾计划”,先后投入30多亿元构建了“1+N”现代产业人才政策体系,给平台、给政策、给服务。“在硕博人才倍增、高校毕业生集聚和技能人才振兴‘三大行动’中,晋江计划在三年内引进超500名博士、超5000名硕士、超1.5万名高校毕业生和超2万名技能人才。”晋江市人社局局长柯发音表示,当前,晋江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发展前景无比广阔,这片热土急需高素质人才赋能高质量发展。接下来,他们还将围绕晋江产业链人才需求,持续搭建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优效果的校地、校企合作平台,促进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良性循环,为晋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也翘首期盼海内外优秀人才关注晋江、选择晋江、投身晋江,成为晋江的“城市合伙人”。

  (记者 李玲玲)

标签:人才合作|校企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刘忠琴刘忠琴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