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上新背后的食企机会
上周,2023闽粤食品产能供需对接会在晋江举行,现场来自闽粤两地的食品制造商、贸易商、原辅料商、机械设备商、新零售等上百家企业齐聚一堂,就产能与需求展开面对面沟通。
火热的对接会背后,新一轮的拓品上新成为“主角”,渠道商渴望找到物美价廉的爆品,品牌商寻觅着与优质供应商合作,而作为供应链端的晋企该如何承接此波红利?
品牌接连上新
真的太“卷”了,消费者爱追新,品牌要疯狂上新。
来自台伯食品的相关负责人李志伟早早地从漳州赶到晋江,今天他的目标很明确,要为扩新的鱼糜制品寻找合适的生产企业,对接会现场来自晋江苗苗食品的“日式烤鱼”“炭烤秋刀鱼”等即食食品让他颇感兴趣。
“这家企业做的鱼糜制品从口感与种类上还是比较多的,更为核心的是他们在这一行已经有20多年的经验,这些综合的工厂优势都是我们优先合作与考量的点。”李志伟表示,当前,休闲食品的竞争越来越大,消费者对上新渠道比较关注,很多新品没有必要自己投产,找到合适的厂家,大家一起抱团合作才是王道。
李志伟的需求很明确,新产品推出的数量和速度不仅要多还要快,对于很多运用社群、抖音、直播电商等新零售渠道的品牌而言,试错成本不高。
展会上,福建省卓美优选食品有限公司的展位上也异常热闹,花胶海参小米粥、蒜蓉虾滑、梅菜扣肉等几十款预制菜产品引来不少渠道商进行洽谈。“我们是一家预制菜的供应链管理公司,目前,我们还在大量选品上新,展会上仅是我们的部分产品。”卓美优选总经理沈文晋告诉记者,他们并没有自有工厂,所有的新品均来自全国优质供应商,整合产品与渠道是他们工作的重点。
这股“上新”引发的涟漪效应,从终端门店与行业供应链端也可以窥见端倪。
“现场,有不少新零售、抖音渠道、拼团团长前来与我们洽谈合作。”泉州市苗苗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瑞苗告诉记者,前几年,公司也尝试组建团队运营线上电商等渠道,效果并不理想。“如今,我们更想把精力与资源用在产品研发与创新上,然后通过一些对接会与优秀的销售团队进行合作。”
“从我们承接的食品参展、上新的货架来看,今年食品上新的速度和数量比往年增长了不少。”作为一家专注做食品参展、货架的企业,晋江市振兴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曾焕举坦言,为了适应这种上新速度和频次,振兴五金也在积极研发各种创新的展架产品,以符合市场需求。
除了上述企业,记者也从现场观展和参展的企业处了解到,消费市场的回暖,渠道准入门槛低,以及流量成本的高企等诸多因素,不断刺激企业加速上新寻发展。
上新模式不再单一
与以往追着爆品上新不同的是,此波的上新更多元化。
立足已有优势拓新品。乐隆隆食品总经理蔡庆森告诉记者,预制菜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是可以预见的,无论是TO B还是TO C都有市场空间。现在预制菜产业更考验的是企业的研发能力、技术水平、渠道匹配度等综合素质。他透露,上半年,企业有意入局预制菜产业。
除了考虑到预制菜产业的市场潜力,蔡庆森表示,餐饮渠道和流通渠道是企业原有产品的主要渠道,企业原有产品罐头、小菜等与预制菜的受众重合度高,现有渠道、团队等成为企业的优势,进入该赛道并不会过多增加企业成本,反而是企业探索新增量的机会。
对于供应链水平高的企业而言,通过为知名品牌代工提高新品开发能力,进而反哺企业自有产品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以前的思路是公司有啥,电商卖啥;公司剩啥,电商卖啥。加入淘工厂后,通过‘厂小二’的贴身服务,我们开发了新品果冻。去年公司实现果冻销售8000万元。”对福建好来屋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来说,以强供应链切入国内市场,获得增量已经成为该企业进一步打响招牌的方式之一。该公司董事长洪荫治透露,该款产品在淘工厂销售已近30万笔,成为细分品类第一、淘工厂单品“销冠王”,推动了B端(企业端)客户对好来屋的认可。去年,好来屋先后成为喜之郎、徐福记、名创优品、奈雪的茶等品牌的供应商,代工业务更是为好来屋带来了6000万元的收入。
以不同的消费场景为卖点,搭建上新产品组合,让沈文晋对预制菜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目前,我们正在跟泉州一些露营基地合作,为他们提供各种预制菜的菜品组合。就比如,芝士系列产品就很适合户外的围炉煮菜,还有蒲烧烤鳗、河田猪肚鸡等深受露营爱好者的青睐。”在沈从晋看来,当前消费者消费习惯和理念的改念,分化出了更细分的人群和需求,为了跟上这种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守住优势,品牌不仅要在常规的渠道上积极深耕,还需要转变思路,利用新场景,为新产品搭建更多的使用场景。
露营餐只是沈文晋在商业布局中的一环,其向记者透露,结合旅游场景、健身场景、白领早餐场景等,他们也在积极寻找产品组合,以满足不同场景人群的需求,这也就是一开始他们要做预制菜供应链选品公司而不是制造公司的原因。
代工边界不断扩宽
如今的代工业务已经不再那么纯粹,要“代工”也要“代趋势、代创新、代供应链、代渠道”,危机中带着机遇。
与诸多忙着生产赶工的企业不同,沈文晋所在公司的几十款预制菜产品的供应商来自晋江、厦门、广东、上海等地,他的合作标准是有技术、有研发、有供应链,价格仅仅是他们合作的一个极小维度。“我们卖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消费者场景,而不是以流通或者电商渠道为主,因此,我们在供应链的把控上会更为严格。”沈文晋拿着眼前的一款产品介绍说,像“蒜蓉扇贝粉丝”这块,渔家翁的生产工艺与产品品质比较稳定,选择找他们代加工的同时,公司层面还会在这个爆品的基础上,做二次创新推出“蒜蓉粉丝虾仁”。
当下,代工已经成为许多企业跨品类拓新品的主要方式。有部分本土新入局预制菜产业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规划预制菜产业发展,多数是在已有基础上的一次“试水”。如调味品企业,其渠道和销售团队都是现成的,这类型企业往往会以代工产品的方式进入该市场,待形成一定规模后才会引入生产线进行投产。
此外,记者走访发现,有部分食品企业已经布局预制菜产业的上游供应链。他们企图挣脱该品类市场的竞争,利用已有产业优势“入局”该产业链。例如,有海洋休闲食品加工企业投资了鱼类养殖,除了降低企业产品的供应成本,还与预制菜加工企业进行合作洽谈。
代工的品类不变,可代工的价位却在发生变化。一个果冻的代工业务,正在慢慢被切割。
“这次的产能供需对接会整体还挺不错的,现场我们就与零零嘴、比比赞等一些渠道商品牌达成了初步意向,这一趟来晋江进行产能对接,很值得!”在广东济公保健食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黄建辉眼里,晋江有更多食品资源可以挖掘,这里就包括打工业务。
“这是我们帮王老吉代工的一款凉茶果冻,目前的市场反馈还是挺不错的。”黄金辉指着手中的一袋果冻说,现场这款果冻样品吸引了不少晋江本地的渠道商前来洽谈。他分析指出,现在的新品牌越来越多,这些品牌普遍都没有自己的供应链,他们会根据一系列的市场调研与定位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供应链,这个时候产区优势是一方面,可更多时候他们会更为注重企业本身给多少知名品牌提供创新性的产品,以及企业本身在产品创新、专利研发等方面的软实力。
这种代工的细分化也在本土供应链不断显现出差异化。
对深耕婚庆渠道的好邻居食品而言,基于其对产品及供应链的不懈追求,近年来,该企业陆续承担了雀巢、亿滋等知名品牌的代工业务。该企业相关负责人透露,国际品牌对代工的体系建设、管理水平、品质等各方面要求高,企业也投入了很多先进的生产线,承接这些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代工业务。目前,该板块对公司业务贡献很多。此外,知名品牌的代工业务又给了企业一定的实力背书,既让企业在洽谈新业务时更有底气,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客户群体,由此拓展了更多渠道客户。
走访中,记者从不少代工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代工企业本身自创品类,该品类在市场中拥有一定的市场与口碑,此举将为企业带来诸多代工业务的问询,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明星产品”只是敲门砖,后续企业在该品类的创新力与延展力,则成为生意达成与否的核心。
(记者 蔡明宣 刘宁)
- “春节档”在即 晋江食品发货忙2023/01/04
- 再增两条智能生产线 盼盼食品:员工返厂率达98%2023/02/04
- 蔡金钗:做优绿色食品产业,引领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01/30
- 蔡金垵:打造国际一流民族食品企业2023/01/28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