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暖心!留泉州过年人才 “优才卡”让春节更有味

www.ijjnews.com   泉州晚报  2023-01-26 12:50
  
  享商家折扣、生活补贴、“人才之家(社区)”惠才服务、免费游玩景区和乘坐公交……一张“优才卡”,让部分留泉过年的人才享受到一系列优待,在春节里找到别样的“年味”。

  人才故事

  这个春节有了“浓浓年味”

  “在人才之家手绘尤克里里很有趣,这个春节年味很足,值得留念!”1月25日下午3时许,不少人才在参加泉州(晋江)国际人才港举办的人才留泉过年活动后开心地说。

  原来,为丰富人才的文化生活,鼓励人才留泉过年,泉州(晋江)国际人才港在春节期间连续第3年为留晋人才承办系列活动。今年,人才港特意准备了手绘尤克里里以及DIY花灯两场免费体验活动,在泉州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可携带家属(限配偶和子女)免费参加,持“优才卡”的人才也能报名参与这一活动。

  在泉州(晋江)国际人才港,人才带上孩子体验手绘尤克里里。 (吴宗宝 陈超颖 摄)

  首场手绘尤克里里活动吸引了近30名各类人才前来体验。他们有的带上爱人,有的带上小孩,认真绘制心中独一无二的尤克里里,大家在欢声笑语中交流作品、合影留念,在浓浓“年味”中度过欢快的一天。

  “人才之家(社区)”让包括“优才卡”持卡的人才在这个春节有了“家的年味”。近年来,泉州注重整合园区党群活动中心、创客空间、城市“会客厅”、闽南古厝等资源,布局建设“人才之家(社区)”,致力于让人才有家的温暖。这些“人才之家(社区)”涵盖综合型、行业型、专业型、服务型等类型,在为全市产业人才提供政策解读、项目路演、休闲娱乐等服务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这是最好的“新年礼物”

  “‘优才卡’让我可以享受到系列优待,这是泉州给我最好的新年礼物!”春节期间,连超铭在一场同学聚会中聊起了自己回到家乡就业后的获得感,让大家羡慕不已。

  作为土生土长的泉州人,连超铭从福州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回到泉州,进入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成为一名视觉工程师。工作期间,丰泽区委人才办、丰泽区人社局工作人员曾来到单位宣传“优才卡”的申请方式及优待政策。

  “起初,我对这张卡的申请方式、优惠内容一知半解,经过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以及从网上了解,我就申请了一下,没想到很快就审核通过了,服务特别棒!”申领到“优才卡”后,连超铭多次前往清源山风景区等本地旅游景点游玩,“每次到景点,我都会迫不及待地打开微信小程序出示‘优才卡’,来一场免费的旅行,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从申请“优才卡”到享受各项优待,连超铭对泉州的归属感日益增加。他告诉记者,新的一年里,将立足自身岗位、发挥专业特长,用努力奋斗回馈这座有温度的城市,为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部门点评

  让持卡人才

  在泉生活更有质感

  一张“优才卡”,让持卡人才在春节期间享受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是泉州送给他们的一份特殊礼物。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泉州的产业根基持续厚植、创新载体不断优化、产业基金加速崛起,拥有施展才华、追梦圆梦的广阔舞台,近年来吸引了不少倾注热情、施展抱负的优秀人才来泉就业创业。

  “优才卡”是泉州努力打造人才成长最优生态的暖心举措之一。据了解,符合条件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技工院校全日制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取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人员、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人员等对象均可申请“优才卡”。

  下一阶段,泉州市将持续深耕人才“港湾计划”,落细“涌泉”行动,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不断打造更舒心的宜居宜业环境,让持卡人才在泉工作生活更加便利、更有质感,助力打造青年人才向往地、青年发展友好城、创新创业首选地。

  泉州“优才卡”使用情况

  (截至2023年1月10日)

  ①公交乘车19762次

  ②景区游玩432次

  ③商家打折372次

  ④1010人申报一次性生活补贴

 

(泉州晚报记者_吴宗宝 通讯员_李霖颖 范文礼 林达里)

标签:
稿源: 泉州晚报  编辑: 卢珊珊卢珊珊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