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工作报告解读 晋江市人民法院:肩负司法使命 谱写为民新篇
昨日,在晋江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晋江市人民法院院长洪志强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今年来,晋江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43123件,办结案件38379件,收、结案数均居全省基层法院第二,执行到位金额逾23亿元,人均结案426.4件,6个集体、10名个人获得省级以上表彰。
以服务大局为统揽
护航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晋江市法院统筹推进防疫审执工作,逆行出征抗疫,200余名干警出征助力疫情防控工作,20名干警获奖励表扬,诠释了新时代法院人的责任担当。同时,出台复工复产司法保障措施,有力维护防疫秩序,并通过线上平台开展网上立案、调解、开庭、执行等工作,确保“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
为全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晋江市法院开展专项活动,出台纾困解难措施,助企业渡难关谋发展。审结商事案件10805件,标的额逾23亿元,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严厉打击涉企犯罪,审结非公领域职务犯罪案件15件;审结非法经营、合同诈骗犯罪案件40件,优化公平诚信营商环境。
晋江市法院还完善知识产权多维保护机制,设立诉调对接工作室,诉前化解纠纷216件。推出“三端三联三高”机制,推行要素式审判,平均审理周期减少9天。严打各类侵权行为,审结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373件,同比增长28.2%;同时,强化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打击力度,刑事案件连年下降,2个案例入选“泉州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以平安建设为主导
守护高水平和谐
为推进平安建设,晋江市法院强力打击刑事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审结各类刑事案件2392件,审结黑恶势力犯罪案件14件,执行到位财产刑1169万元。同时严厉打击重点犯罪,重拳惩治腐败犯罪。
此外,晋江市法院审结多起破产重整案件,妥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审结2138件,标的额达5.7亿元。审结非法集资、传销犯罪案件11件,涉案被害人3万余人、金额1亿余元。
为全面夯实诚信基石,晋江市法院强化执行攻坚,执结各类案件17147件,实际执行到位金额逾23亿元。开展专项执行活动15场,执结219件,执行到位金额2400余万元;深化运用“执行+慈善”机制,发放救助款185余万元。成立跨域联动执行协助中心,开展全方位执行合作。
以协同共治为目标
促进高效能治理
今年以来,晋江市法院全力助推法治政府建设,依法快速审查涉重点项目非诉行政案件,开辟全流程“绿色通道”,审结非诉行政案件553件,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为推进诉源治理减量,晋江市法院推行“1+1+N”诉调对接模式,诉前化解纠纷9487件,万人成讼率同比下降7.5%。选聘多名港澳籍人民陪审员、特邀调解员,多元高效化解涉港澳民商事纠纷。该机制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人民法院涉港澳司法合作优秀成果”。
在提升公众法治意识方面,晋江市法院组建青年法官普法宣讲队,选派19名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开展普法“八进”活动180余场次,受众万余人。同时强化线上传播,借助新媒体传播法治好声音。
以为民服务为宗旨
保障高品质生活
晋江市法院还积极推动智慧便捷的平台建设,完善12368热线服务,网上立案10693件,跨域立案1124件。线上线下立案服务全覆盖,当场立案率达97.2%;依法为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43.3万元,让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让便民服务更有温度。
晋江市法院还聚焦回应民生关切,审结婚姻、赡养、继承等各类家事案件1072件,依法发出人身保护令,支持全职家庭主妇离婚诉请家务劳动补偿。强化涉老涉少司法,打造“法护松鹤”老年人权益司法保障品牌,严打针对未成年人犯罪。
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晋江市法院发出泉州首份污染环境司法预警书,审结泉州首件“碳汇补偿+劳役代偿”环境公益诉讼案、晋江首件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案。5个案例获评全省优秀案例、省市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5个案例入选“泉州两江流域水环境司法协同保护典型案例”。
洪志强表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晋江市法院将以聚焦提升站位、聚焦筑牢公信、聚焦升级服务、聚焦深化改革等“四个聚焦”为抓手,紧扣服务大局,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审执质效,优化营商环境,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晋江实践、谱写“晋江经验”新篇章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记者 沈茜 通讯员 尤燕玲)
- 司法为民有温度 暖心调解促和好2022/12/06
- 坚持先锋引领 唱响平安最强音2022/11/30
- 【记者走基层 共学二十大】用司法温度化解实践中的堵点难点2022/11/08
- 新塘司法所开展政策法规宣传2022/10/01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